产科母婴识别卡的设计和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产科母婴识别卡的设计和应用

卢元美任容

卢元美任容(解放军第九二医院妇产科福建南平353000)

【摘要】目的进一步确保新生儿的护理安全。方法设计母婴识别卡并将其应用于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中。结果母婴识别卡的应用能有效地防范医护人员在与产妇或家属交接新生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保证了新生儿护理管理工作的安全性。结论有效地防范产科重大安全隐患的发生、增强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安全意识、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及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

【关键词】产科母婴识别卡护理安全护理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产科安全护理模式势必随着现代护理学发展的趋势做出新的调整。护理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衡量护理质量标准之一,也是患者选择就医时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1]。我院产科母婴识别卡的使用,有效地防范医护人员在与产妇或家属交接新生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保证了新生儿护理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安全意识,深受产妇及家属的好评。

1母婴识别卡的设计与应用

1.1设计与制作卡片的材质为硬纸片印刷品(类似明信片),大量印刷每张成本约为0.80元,分为粉红色和浅蓝色两种基本色调。其中女性新生儿使用粉红色卡片,男性新生儿使用浅蓝色卡片,大小为14×9.5cm的长方形,分为正反两面,左右两联,在卡片的中间有一波浪形反折虚线,便于剪开两联时对合检查。卡片的正面左联中可印上漂亮的妈宝亲子图片或可爱的宝宝图片,正反两面顶端中央的标题均为“母婴识别卡”黄底红边的醒目大字,在正面左右两联上方分别标明医院及编号如“NO:001”,两联下方分别注明“床号、住院号、母亲姓名、出生时间、婴儿性别”,在正面右联中间位置设有醒目的温馨提示,内容为:“在医护人员对婴儿护理检查工作当中,有需分离时请婴儿父母对识别卡要进行有效签字确认,否则不得让无关人员抱离父母身边!”反面为白色,眉栏填写项目从左向右分别有:“工作人员、时间、操作项目、备注、父母”,在反面右联下方设有温馨提示,内容同正面右联。

1.2应用新生儿识别卡是医护人员在与产妇或家属交接新生儿时的识别凭证,于新生儿娩出后将卡片正面母婴信息填写完整,经双人核对无误后,沿虚线剪开左右两联,将识别卡正面右联同新生儿一起交予产妇或家属,并告知其母婴识别卡的用法及重要性。当医护人员因治疗和护理需要将母婴同室的新生儿抱离产妇或家属时,取出相应床号的母婴识别卡左联至床边,解释说明来意后要求产妇或家属出示母婴识别卡右联,将母婴识别卡左右两联对合后认真核对识别卡上母婴信息,再交予产妇或家属核对确认,经双方核对信息确认无误后,医患双方在识别卡反面眉栏相应的空白处仔细将各项内容填写完整后,将右联卡片继续交还对方保管,治疗和护理后医护人员应再次认真核对左右两联交接卡,医患双方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将新生儿抱至产妇身边。

1.3制订母婴识别卡管理制度

1.3.1医护人员应认真填写母婴识别卡,并做好母婴信息的核对工作。

1.3.2每张母婴识别卡只限一位产妇及新生儿使用,不得涂改、丢弃或借与他人使用。

1.3.3每次医护人员因治疗和护理需要将新生儿抱离产妇身边时,应在床旁将母婴识别卡左右两联信息进行认真核对、识别并医患双方签名。治疗和护理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再次认真核对左右两联交接卡,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将新生儿抱至产妇身边。

1.3.4当班护士应做好母婴识别卡左联的清点、保管和清理工作,并注意与下一班的交接。

2体会

2.1母婴识别卡的应用能有效地防范医护人员在与产妇或家属交接新生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例如抱错新生儿、冒充医护人员抱走新生儿等,保证了新生儿护理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2.2通过母婴识别卡上的温馨提示,进一步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安全意识的提高,深受产妇及家属的好评。

2.3母婴识别卡的使用强化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形成一种约束,促进了医护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起“患者第一、安全第一、预防第一”的思想,本着对母婴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2.4母婴识别卡的使用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操作程序,提高了护理质量,排除了重大安全隐患引出的医疗纠纷,保障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3小结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母婴识别卡在母婴同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防范产科重大安全隐患的发生、增强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安全意识、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及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且成本不高,并深受产妇及家属的好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尹慧贞.临床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7,1(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