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自控能力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提高幼儿自控能力初探

陈杭

陈杭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实验幼儿园

【摘要】幼儿期是人自控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俗话说:三岁看大。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因此,个体良好行为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本文分析了幼儿自控能力弱的原因,并针对提高幼儿自控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原因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2-0129-01

一幼儿自控能力弱的原因

自控能力是人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当前,幼儿的自控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不能长时间坚持做某些事情,上课好动,喜欢做小动作,随意离开座位,不能按规则排队,容易发脾气等。笔者认为,幼儿自控能力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特殊的生理特点

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证明,个体自我控制的形成和发展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脑皮质抑制机能的成熟是人对自身生理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前提。对于婴幼儿来说,因为他们的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尚处于刚发育阶段,兴奋的感觉占优势,所以幼儿的行为往往都带有很强的冲动性,容易大哭大闹、发怒或者突然开怀大笑,自我控制能力差。

2.幼儿认知发展的限制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其前提条件是幼儿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意识,也就是让幼儿认识到应该自己管住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人的自我控制意识的大小与他对身边规则和制度的认知程度及自身行为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的认知程度有关。由于身体和智力的发展限制,幼儿的认知水平十分有限,这也是他们自控能力差的一个客观原因。

3.家庭成员对幼儿的过分宠爱

中国家长对幼儿的照顾和关爱大都超过了正常的度,达到了宠爱和溺爱的程度。即使幼儿已经到了可以自己做一些事的年龄,如吃饭、穿衣服等,家长还是会尽力地为其做好这些事情,唯恐孩子做不好或者累到孩子。这样就使得孩子形成依赖家长的习惯,做事情没有主见,且养成容易冲动的坏脾气。

二提高幼儿自控能力的途径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引导幼儿表达和调节情绪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重要条件,在幼儿园,教师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平等、宽松的心理氛围。首先,在日常的教育中,教师应侧重于培养和引导幼儿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样才能为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奠定基础。这个世界对幼儿来说是未知的、陌生的,因此,幼儿比成人相比更需要关爱、安全和尊重方面的心理需求,满足了他们的这些需求,他们才能有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感受。反之,如果幼儿长期被批评和忽视,就难以产生积极情绪,因此,教师应习惯蹲着倾听幼儿说话,并时常拥抱幼儿,抚摸幼儿的头,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体会到被接纳、被关爱的感受,觉得“老师都很喜欢我”,并为之高兴。其次,幼儿园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关于情感教育方面的活动,为孩子们创造轻松和谐的环境,使他们懂得谦让、团结、友爱、互助,学会控制不良情绪。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将幼儿的某些消极情绪引导出来。孩子在幼儿园都会有和小朋友吵架、任性、愤怒、大哭大闹的时候,对于这些情绪,教师要给予理解。

2.促进幼儿独立意识的形成

中国家长和教师为孩子考虑太多,喜欢替他们做太多事情,绝大多数幼儿的独立意识都比较差。为了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让幼儿学会自己做决定是促进幼儿独立意识形成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如,做游戏时,问小朋友:“你想玩搭积木还是想画画呢?”等。这些具有选择性的问题,可以让孩子独立思考,做出自己的决定。应该注意的是,在孩子做出决定之后,教师必须尊重他们的决定,即使这个决定教师并不喜欢。在幼儿做出自己的决定之后尊重他们,会使幼儿认识到自己决定的重要性,并慢慢地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当然,一些需要大人做出决定的事情,教师就应该让孩子看到大人的决定,而不需要进行A和B的选择。这样也会给孩子一个榜样,某些事情应该果断决定,而不能犹豫不决。这样通过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孩子的自控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3.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的自我情绪体验与生理需要有较大的联系。由于生理特征的不同,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三岁幼儿的自控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对于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要求不能太高。而对于三岁以上的幼儿,即中班大班的幼儿,要抓住他们大脑皮质抑制机能发展较快的特征,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促进幼儿自控能力的较快发展。这时教师可以教孩子养成和小朋友分享和合作的习惯、按规则排队的习惯、不随便和小朋友发脾气的习惯以及自己吃饭穿衣服的习惯等。

4.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教师天天与幼儿在一起,他们的情绪如何对幼儿会有很大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教师的情绪好坏是师幼关系好坏的基础,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教师应该要有良好的情绪转变心理机制,在面对可爱的小朋友时,教师应该主动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将一切烦恼暂时抛于脑后,用最好的精神状态、最灿烂的笑容和振奋的情绪面对他们、感染他们。有些教师缺乏耐心,会对调皮的孩子板着脸大声呵斥,甚至动手打孩子。这种行为都会给小孩的心理留下不好的印象,三岁以上的小孩还有可能会留下心理阴影。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初探[J].成功(教育版),2008(8)

[2]宋丽敏.培养幼儿情绪的自控能力[J].学周刊(A版),2010(8)

〔责任编辑: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