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周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周扬

周扬王兴高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莒县供电公司山东莒县2765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政治、科技、电力能源等诸多专业领域和社会元素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时代发展、经济提高过程中,电力能源是最原始引擎动力,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也相对较为迅速,尤其对于变电站运行维护来说,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设备较多,运行维护风险也相对较大。要对相关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和控制,降低这一过程中常见风险,将运行维护安全性进行提升。本文就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进行简单研究。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控制措施

引言:

变电站工作在我国电力事业中都具备着非凡价值和意义,尤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整体规模较大,涉及的设备较多,所以运行维护也需要因地而异,根据实际设备特点开展有效维护。然而在相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运行维护风险不容小觑,需要有效认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

一、变电站运行维护常见风险分析

(一)自然环境风险因素

变电站日常工作和运行过程中,都会受到一些自然环境影响,处于不同自然环境背景下,设备受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等诸多方面影响,都会为设备运行寿命和是否出现运行故障带来一定影响。如周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杂物较多,空气湿度较大,很容易造成设备损毁或运行故障[1]。尤其是油渍、水分和空气污染颗粒,长期累积之后,就容易对设备产生一定影响。除此之外,灰尘或杂物较多,很容易造成散热功能减退和接触不良,引发设备漏电或设备短路,造成设备损毁或安全事故。由此可见,自然环境风险因素是最常见一类问题,同时也是相对关键一类问题,严重影响着变电站日常工作有效性。

(二)操作不当风险因素

复杂的设备操作是变电站常见一类问题,尤其倒闸操作是电力设备或电力系统由一种状态切换到另外一种状态,其自身转变运行方式等工作具备着一定次序,是整体变电运行工作中常见一类工作重点。然而目前诸多变电站中该类工作没有实现自动化运行,需要人工操作。人工操作就会受到诸多影响因素干扰,危险系数相对较高。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和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其自身出现一定程度紊乱,或其严重导致设备损毁,影响整体电力工作,造成人身安全为先或电力系统财产损失。操作相对较为复杂,工作相对较为困难,工作风险相对较高,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个环节问题,诸多复杂设备都可能会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变电站自身工作,从而产生一系列风险。由此可见,复杂设备操作不当也是一个十分关键风险因素。

(三)安全措施风险因素

变电站自身设备规模和工作规模相对较大,尤其在这一过程中,变电站都会建设在远离居民住宅地区或人烟稀少的郊区,并且还需要进行安全警示标语,禁止周围人员入内,避免产生安全风险。这一系列安全措施相对较为有效,但是覆盖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对人员起到警示作用,但由于周围人烟稀少,动物、鸟类相对较多,对该类动物安全措施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中,缺乏警示性,从而很容易导致动物误入变电站,从而产生设备破坏或设备短路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使用安全和正常使用,有时受该类因素影响会出现局部电力系统瘫痪[2]。由此可见,安全措施风险因素是十分常见一类因素,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和充分重视。

二、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一)加强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十分重要一部分内容,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对于设备影响,在这基础上还需要有效落实消防管理、防汛管理,综合增强其变电站自身管理有效性。在环境方面,变电站设备环境直接影响着设备运作,温度、湿度过高,设备温度也会随之而提升,同时对设备运行状态带来一定程度影响。周围灰尘过多或存在油渍都会对整体设备运行带来一定程度问题,如油渍污染过多和灰尘过多,则容易引起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短路情况,而周围杂物过多会影响设备散热,严重会带来安全隐患。室内外消防管理需要进行合理管控,消防器械专放专用,避免周围环境中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同时,还需要定期对于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周围环境良好,不会对设备正常运作带来一定程度不良影响。

(二)强化操作人员管理

一系列设备仍然需要手动进行操作,设备运行状态切换,如倒闸等操作,自身操作流程和操作程序相对较为复杂[3]。需要加强操作人员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及业务能力,提升操作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将操作风险降至最低,提升设备管理和设备操作有效性。要不断提升队伍人才质量,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将设备操作等方面技术风险降至最低,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有效性,规避常见设备风险,将风险降至最低,提升设备管理和设备操作有效性。技术和设备在进行更新换代过程中,也需要对管理队伍人才进行一定培养和培训,注重技术发展和技术提高,从而显著提升整体操作有效性,降低人员操作过程中常见风险及人为影响因素,提升实际管理工作价值和意义。

(三)做好设备综合管理

设备综合管理十分关键,要注重设备及线路周围环境温湿度情况,定期进行运行维护,对老化设备进行维修,老化线路进行更换,及时发现可能存在风险问题,将风险降至最低。对于变电站周围,除了需要设置警示标语之外,还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一定程度控制,增加动物警示,避免动物误入变电站对变电站产生一定程度不良影响[4]。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加强周围环境管理,将周围线路及辅助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将老化设备加以更换,避免为电力系统其他设备带来不良影响,避免线路短路等情况出现。由此可见,实际操作中风险规避需要从细节问题入手,将每个环节可能出现和发生问题都考虑到其中,不断提升实际工作有效性和运行维护有效性,降低风险。

三、结束语

如上所述,不管是对我国电力事业来说还是对于居民用电来说,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工作影响意义都是非同小可,要充分关注到常见风险,对常见风险进行合理有效控制,提升管理工作有效性,降低可能存在的日常运行风险。

参考文献:

[1]任成刚,王兴洋,侯兴旺.500kV变电站运维的风险来源及控制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53-153.

[2]王坤.变电站运行维护服务器集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6,34(6):65-68.

[3]徐军.某传输发台35KV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点及防范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6):155-155.

[4]杨广兴.用于金属矿产的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及控制措施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6(8):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