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与骨科老年患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浅谈与骨科老年患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王文波

王文波

河南省济源黄河医院河南济源459000

【摘要】:目的探讨与骨科老年患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运用各类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方法。结果采取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增加安全感、亲切感和对护士的信任感,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中,与患者进行有效语言交流的同时辅以恰当的面部表情,亲切的眼神,雅致端庄的仪表等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可有效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骨科老年患者沟通技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的骨量在35岁以后一般会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骨骼的强度和密度均下降,因此,老年人极易发生骨折。如何与骨科老年患者沟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得尤为重要。

1.骨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

老年人由于钙、磷等无机物以及胶原、粘多糖等有机物质从骨内被大量排出体外,以及老年人胃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和雌激素水平降低,使老年人骨代谢障碍、骨骼的弹性和韧性减弱,脆性增加,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较高,容易发生骨折。由于骨科患者卧床时间比较长,容易出现并发症,老年人极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与骨科老年患者沟通前的准备工作

2.1认识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等[1]。

2.2知识上的准备:了解骨科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等。

2.3技巧上的准备:掌握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准备谈话内容、所需资料、用具及时间分配等。

2.4护士的个人形象:整洁的衣着、端庄的仪表。

3.与老年人沟通的原则:亲切胜于亲热、态度胜于技术、多听胜于多说、了解胜于判断、理解胜于同情、劝解胜于教训、启发胜于代劳。[2]。

4.与骨科老年患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4.1语言沟通

4.1.1口头沟通:首先是沟通的环境要适宜,避免噪声和干扰;其次护士的态度要诚恳自然,以适宜的称谓称呼老年人;再者语言要简短得体,注意说话的音调和速度,要考虑到老年人听力下降、反应慢等因素,给老年人提供充分的时间,回答老年人的时候可以用点头、微笑等方式表示认同或支持等。

4.1.2书面沟通:随着增龄,老年人性格会变得内向与退缩,加上听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等,会影响沟通的效果,所以我们在对骨科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常采用书面形式,可以有效克服老年人以上的缺点,还可以增加老年人的安全感和遵从性。使用书面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使用与背景色对比度大的大字体,比如白纸黑字;尽可能使用非专业术语;可结合使用简明的图表、图片来解释。

4.2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更适合于老年人,特别是对因渐进性的认知障碍而越来越无法表达和理解谈话内容及视听有障碍的老年人显得更为重要。

4.2.1面部表情:护士可以从老年人的面部表情得到许多信息,比如骨折术前的紧张焦虑使老年人看起来显得畏缩,术后的疼痛可以使老年人愁眉苦脸;同样,老人也可以通过护士脸上的表情判断护士的内心世界。所以,面对老年人时,要多微笑,必须控制有关惊慌、厌恶及害怕等不良表情,以避免老人将表情与自己病情恶化相连接。

4.2.2倾听:要善于倾听老人讲话。在倾听的过程中,保持双方眼睛在同一水平线及眼神的接触,从而利于护患双方平等的沟通;说话时身体向前倾斜表示对老人的话题有兴趣,可以适时夸大面部表情来传达各种情绪。

4.2.3触摸:有研究表明,触摸是老年人与外界沟通的最佳途径。通过不同形式的触摸,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比如握手,可使老人感到关怀和慰藉,及时对受到惊吓的老人拍拍肩膀,可传导陪伴和关爱。但是,触摸若使用不当,可能会触犯老人的尊严。因此,在运用触摸技巧时应注意:①尊重老人的尊严及社会文化背景②观察老人对触摸的反应③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触摸形式④选择适当的部位:最易被接受的部位是手,大部分老人忌讳被触摸头部⑤注意触摸的方式和时机⑥让老人知道你的存在后方可触摸⑦保护老人的皮肤。

4.2.4身体姿势:与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沟通时,如果用言语无法清楚地表达内容,可以借助体态语言适时有效地辅助表达。比如在跟听力障碍的老年人说话时,要面对老年人以利于他读唇,同时辅以肢体动作来加以说明;如果老年人无法清楚地用口头表达时,也可以鼓励他用身体语言表达,如挥手、再见或问好,模仿洗脸、刷牙、梳头、吃饭、喝水、搀扶老年人的手臂,或让老年人的手握住护理人员的手臂,协助老人察觉我们要他同行等动作。

5.结论

通过详细了解骨科老年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疾病特点,从患者的健康需求出发,加强与老年患者的有效沟通,促进了疾病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杜绝了护患纠纷。

6.体会

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护士是病人的直接护理者、健康教育者、病人的管理者,其工作性质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接触的时间最长,所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舒适安全的诊治环境尤为重要,而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就是有效的护患沟通。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临床护理中的一种服务手段、服务内容和服务的方式,是护理工作的一种专业技能。是护士进行护理活动基本要求,它与护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等重要[3]。骨科护士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加强人际交流的学习,掌握了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方法和技巧,通过对不同老年患者职业、性格、喜好、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家庭支持、心理社会因素、疾病情况等多方面的正确评估,了解患者的需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和技巧,使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康复知识、预防保健知识等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护士的信任度明显增加,提高了老年患者的依从性,使他们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促进了疾病康复,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杜绝了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吴君.护士与老年患者的有效沟通的方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6:5-3。

[2]邓一洁.老年护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3]马佳玲王忠太石秀娥.浅谈与老年住院患者有效沟通的护理体会[J].2011,10-202。

作者简介:王文波(1970—),女,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邮编:45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