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在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杨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在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杨君

杨君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交通工程施工;应用

前言:大量钢筋被应用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对于具体工程而言,钢筋保护层并非均能同国家具体标准要求相符合。因此,导致一些不合格钢筋保护层被应用在部分工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将会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进而阻碍了交通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由于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均匀,改变了钢筋负弯矩。主要原因是施工中忽视了相关工作。故此,在混凝土施工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

1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

1.1增强交通设施锚固性能

如果没有保护层,钢筋混凝土将无法共同承受力。一旦力作用在一起,钢筋将发挥其最大抗拉强度。有了这个强度,钢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不会被腐蚀了。并且对保护层的厚度也提出了一定要求,因为根据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只有中厚才能承受所施加的强度,只有同样的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抗拉强度。即若要设计锚固性能,保护层的设置将直接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和锚固段的长度。同时,保护层厚度必须超过受力钢筋的直径长度。然而,保护层的厚度也与环境类型有关,它不仅与钢筋的直径和长度有关。与之相关的还包括钢筋规格、构件位置、成分和混凝土强度。因此,在对保护层厚度开展设计时,应根据各种因素共同确定,方便从各个方面制定合理的保护层厚度。

1.2交通设施耐久性的提高

需要清楚的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钢筋混凝土构件将受到保护层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施工时,要把控好二者关系,当保护层厚度减小时,钢筋混凝土的承载力将发生变化。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和抗拉强度随碳化性能的变化而变化。从安全角度看,保护层厚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安全。厚度减小,不能保证钢筋是否锈蚀。但是,如果厚度太厚,会超负荷,即使在高碱环境下若厚度合适也不会锈蚀钢筋,即若想使交通设施耐久性更长则就要对保护层厚度加以重视。

2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在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在建设交通设施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指受力钢筋外皮尺寸,整部件耐腐蚀性、工程安全性都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耐久性,有关。交通工程施工、养护时经常会出现因钢筋引引发的一些质量问题,钢筋问题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达标所致。所以,需要强化钢筋混凝土实际应用的技术监督,站在锚固、耐久性视角,保护层厚度是越大越好。而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应力分析来看,却正好相反。因此,在保证良好锚固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保护层厚度,最终使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达到最低标准。

3交通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具体应用要求

3.1满足锚固效果

在我国,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包裹层的分析方面,很多施工单位会应用有限元法,一般随着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断增加,也会使钢筋同混凝土间强度增加。基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有限厚度,钢筋周围的抓地力可集中在钢筋的直接范围内。特别是当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具有高强度和约束钢筋时。因此,从设计角度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不宜过厚,且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可低于受力钢筋直径。

3.2满足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耐久性要求

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结构耐久性受影响的关键因素是环境。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混凝土自身质量、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龄期、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环境条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通常更致密。一般而言,高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碳化速度和有害介质侵入速度相对较慢,保护层状态较好。在相同的其它条件下,高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用太大。

3.3符合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具体规定,一般情况下,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通常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中受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得小于受力钢筋的公称直径。同时,不能低于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4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质量控制措施

4.1全面设计

保护模厚度一般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不会超出50毫米,但是若超过了50毫米,就会使保护层的实用性备受影响,进而引发其断裂或者剥落,为了使保护层更坚固,通常需要在保护层中添加钢丝网。从而提高防护层的耐久性,提高交通建设项目的安全系数。

4.2改善施工构造

为了改善结构,夹具通常由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用这种材料做夹具应用十分方便。在混凝土施工中,钢筋转动引起的保护层厚度变化可以得到很好的减小。故此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使用该夹具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质量,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价值。在梁、柱等结构中比较适合使用这样的夹具,在确保保护层厚度适宜的基础上也有助于避免钢筋出现改变。

4.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控制技术措施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控制技术的提升需要更好的设计、制作模板、支架,确保其与标准要求相符合,充分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也就是在制作中,我们必须设计、实施精确的安全标准,只有使控制技术合格,后续设计、施工的安全风险系数才会降低。

4.4严格实施检验

在检查交通设施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执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数值进行精准的记录。例如,当对桥梁进行检测时,必须要做的就是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认真测量,确保其不超出误差范围。拱肋及梁、柱保护层的厚度偏差不能超出5毫米,对于桥墩和锚碇的保护层,其偏差可适当较大,但是不可以超过10毫米。此外,对模板保护层有更高的要求,其偏差不可超过3毫米,在特定的内陆测量中,偏差可以为正的,也可以是负的。若作了特殊的要求,环境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则偏差就必须为正。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钢与混凝土一起制作而成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其具体工作的前提是要保证环境不能影响与侵蚀钢材,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中关键一点就是其结构一定要有很高的耐久性。现如今,在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资料属于隐蔽性建筑工程资料,工程出现了事故,就将来不及进行挽救。因此,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要最大限度地保证钢筋的精确定位和混凝土保护层的精确厚度,使交通工程切实实现质量最大化目标,切实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也能够为人们的健康、方便出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韩岩青.沿海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控制与耐久性影响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2.

[2]谢雪梅.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控制[J].城市住宅,2018,25(06):120-122.

[3]刘为民.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的作用及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41):1-3.

[4]王海军.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质量的控制措施[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01):73-75.

[5]付仁.浅析如何提高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J].福建建设科技,2015(04):28-29.

[6]王晓明.双向板的受力性能在不同保护层厚度和碳纤维加固情况下的有限元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