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如何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

王卫香

王卫香

苏州市日月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能够保持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在生产中的效能,提高企业效益。本文分析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现状,并重点探讨了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措施。

关键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一、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现状

(一)机械的不合理使用

对工程机械的不合理使用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施工机械设备不配套,建设工程项目中标后,建设施工单位要组建项目部,从现机械设各中抽调的部分设备技术状态较差,投入工程建设难免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而在某些情况下,大型或特殊的设备不到位、设备不配套同样是很棘手的问题。二是不按操作规程来使用,让机械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的状态下,从而损坏严重;不够重视温度对机械寿命的影响,温度过高会使离合器和制动器等由于过多过于频繁的摩擦而烧毁;温度过低则会使燃油难于蒸发,发动机启动困难。若加以合理使用,会让一台发动机寿命延长上千个小时。三是工作环境恶劣,灰尘多,造成轮胎或者履带加快磨损,喷油器、柱塞副等也受到磨损。四是机械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目前路桥市场还不甚规范、管理制度还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地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隐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二)保养和维护不够

操作人员对工程机械的保养以及维护不够表现如下:一是不够重视保养,重生产而轻维修,机械带病作业的情况比较常见;二是在不具备设备以及场地等条件下,对机械强行拆修,无法保证其修理质量;三是一定要根据原件配合间隙进行拆装而不能随意更改;四是拆装的流程应当是先总成,后零件和部件,注意用专业工具拆修;五是拆装的零部件应当妥善保管,摆放整齐,防止磕碰以及雨淋日晒。

二、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一)加强设备管理,严禁设备带病作业和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设备管理涉及到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改造更新、报废等全过程,监管难度非常大。要建立设备备案制度,特别是大型设备,从进入市场就要备案登记,建立档案。以后随着设备的流向,档案随之流动,无论是经销人员还是专业人员、操作人员,都要登记在案,包括使用过程、交接班记录、设备运行状况,必须严格记录。建立相应的专家鉴定团队,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和运行中的设备进行鉴定,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作为企业要以长远利益着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必须严格落实设备报废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要遵循机械更新换代的原则,通过科学检测,将磨损严重、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修理维护费用高、已不能达到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坚决进行更新,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另外,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工程机械,一律做报废处理,不得以各种原因继续使用

(二)改善作业环境

确保地面平整,合理布置机械设备,避免设备相互影响。做好夜间照明工作,保持隧道施工过程合理的通风、温度、湿度等不超出机械设备本身的工作环境要求。例如起重机械一般需要在较大的范围内运行,有的要装设轨道和车轮,有的要装设轮胎或履带在地面上行走,有的需要在钢丝绳上行走,活动的空间较大,危险系数也大,因此作业时必须做好疏散和阻隔工作,有专人负责或设立鲜艳醒目的标志;起重机无论在停止或进行转动状态下与周围建筑物或固定设备等,都要保持一定的间隔。凡有可能通行的间隔不得小于400mm。

(三)完善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

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应以固定资产为核心,涵盖设备的购置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该系统包括设备的档案管理、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管理、设备维修管理、备件管理、数据统计、经济性分析、人员管理等几大模块。设备信息化管理是以机械设备为对象。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状态监测、设备全员管理)对设备的购置、使用、维修等各种参数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对资源的开发、共享和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安全生产、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综合效益。下面对其中几点模块进行介绍

设备的档案管理模块:设备档案是各工程机械重要的存档文件.包括厂商信息、设备参数档案、设备维修维护档案以及在其他模块中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历史记录等。它可以为工程技术选配适当的机型提供必要的参数和信息.为管理人员合理科学地使用与维护机械提供依据。为每台机械设备进行编号后,当需要查找某个单位某台设备的资料时只需在管理软件中输入编号即可。

设备运行与维修管理模块:该模块以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及运行参数为基础,以单机统计核算为手段,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经济技术分析,为设备管理提供依据。它记录了设备保修间隔里程或运转时间,并根据保修间隔定额进行报警。提醒设备管理人员及时安排检查或作好相应保修计划.通过对设备使用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经济性分析模块:它可对各个机械设备进行单车单机核算,统计设备的各种评价指标,如机械设备利用率、机车年检率等,因此,它可以帮助用户评价设备的经济性。此外它还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出每台设备每年应提取的折旧、大修理基金,设备报废时,综合评价其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性。

三、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维护

(一)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交班司机停放工程机械时,要保证接班司机检查时的安全和检查方便。检查内容有液压系统是否渗漏、连接是否松动、活塞杆和液压胶管是否撞伤、液压泵的低压进油管连接是否可靠、液压油箱油位是否正确等。此外,常压式液压油箱还要检查并清洁通气孔,保持其畅通,以防气孔堵塞造成液压油箱内出现一定的真空度,致使液压油泵吸油困难或损坏。

(二)完善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

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保养﹙维修﹚制度;日常保养:操作者每班照例进行保养;包括班前的检查,班中注意检查设备﹙车辆﹚运转是否正常,班后清扫,维护,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并做好交接班记录;正确按润滑表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工程机械﹙车辆﹚按一、二、三级维修保养制度,一级保养:以操作人员为主,维修工人配合。工程机械每月做一次一级保养,运输车辆则每行走2000公里进行一次一级保养。每次保养必须按保养得要求进行;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工程机械每季做一次二级保养,运输车辆则每行走7000公里,进行二级保养。每次保养必须按保养得要求进行;三级保养:工程机械每年进行三级保养,运输车辆每行走45000-50000公里,进行三级保养。

(三)控制维修成本

(1)零件换位,施工机械上的许多零件,如推土机,挖掘机的履带销,柴油朵缸套等,在运行中往往承受单向负荷,从而造成不均衡的磨损,如果适时地更换受到有均衡负荷零件的位置,使它们的磨损均衡,则可延长其使作寿命。一台T-320推土机采用康明斯NT-855发动机缸套,每半年都要因穴蚀而更换,后来在气缸套运行一段时间后转动90o;安装,便有效地延长了使用寿命。

(2)刷镀与胶粘修复,在施工现场运用刷镀胶粘修复工艺,也可以快速低成本地修复失效零件。

参考文献

[1]战秀东.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10期.

[2]张宏洁.论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