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临床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临床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杨芹芬

昌宁县中医院内科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探析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临床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0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中风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中风护理单元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护理单元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风护理单元;中风;临床效果;日常生活能力

我国中风发病率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上升,以每年8.72%左右的速度上升,中风也成为中医难治病症之最[1]。中风还将引发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临床治疗配合采取中风单元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此做进一步探究,取得确切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10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中风患者,按护理不同方式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31:19,年龄46-76岁,平均(60.78±10.86)岁,其中未婚2例,已婚38例,丧偶1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4:16,年龄在47-77岁,平均(59.57±9.49)岁,其中未婚2例,已婚31例,丧偶7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观察组给予中风护理单元模式护理,包括:(1)评估单元: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一般信息、危险因素、生理因素、情志社会及专科评估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2)施护单元:对患者肝阳暴亢、痰热腑实、风痰瘀血、气虚血瘀及阴虚风动等监证施护,制定针对性方案,分别从饮食、用药、情志等方面进行指导,同时,对患者压疮、发热等症状给予对症护理;(3)康复单元:对患者吞咽、运动、语言等障碍采取相应的康复护理指导,运用中医针灸、艾灸等物理疗法促进其康复;(4)教育单元:向患者介绍中风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鼓励患者适当进行自我护理。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水平,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2]。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治疗护理前后FMA评分比较

治疗护理前,两组FMA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39.12±15.87)分与(80.43±20.03)分;对照组治疗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39.22±15.79)分与(60.79±24.32)分;观察组护理后日程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中风主要由于气血逆乱以及脑脉麻痹等原因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舌歪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该病起病急且变化快,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不良影响[3]。本研究探讨对中风患者实施中风护理单元模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对中风患者实施中风护理单元模式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效果满意。分析原因可能为: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按照标准进行标准的集体护理,缺乏个性化与针对性。

实施护理单元模式时,评估单元作为护理的基础,为护理具体方法提供依据,准确且全面的评估为个性化护理的实施奠定基础。施护单元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对患者在用药、饮食、情志等多方面给予细致耐心的指导,对患者肝阳暴亢、痰热腑实、风痰瘀血、气虚血瘀及阴虚风动等监证施护,使得护理人员能迅速而准确的对患者状况进行反应;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发热、压疮等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疗效。康复单元运用中医针灸等特色疗法对患者吞咽、运动、语言等障碍进行护理,有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教育单元以教育引导为主,向患者提供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及指导,帮助其尽可能的进行自我护理,显著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改善临床疗效。受环境、样本数等制约,本研究未对患者应对方式进行分析,有待改善。

综上所述,对中风患者实施中风护理单元模式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东梅,李燕,陈迎,等.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4):305-307.

[2]周群,蒋运兰,郭秋月,等.中风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与抑郁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西部医学,2013,25(6):838-842.

[3]李如蓉.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9):466.

[4]韦红.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2):14-15.

[5]武艳红.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4):1968-1969.

作者简介:杨芹芬,女,1964年2月,汉族,大专,昌宁县中医院内科主管护师,邮编:67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