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种种植形式下的种植密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浅谈多种种植形式下的种植密度

龚武

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81

摘要: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此若是把园林也拟人化,那么园林设计,就好比是人物的形象设计,植物则是园林的绿色外衣,关系着园林景观的好坏,依此可见植物种植在园林景观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而植物的种植密度则直接影响着植物的景观效果。只是目前关于植物种植密度的资料并不多见,在园林种植设计中缺乏这方面理论及经验的指导,在此,结合植物的种植形式浅谈种植密度问题以资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种植设计;种植密度;种植形式;植物景观效果

一、种植密度的概念

植物的种植密度是指种植植物之间的株行距。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更影响着植物景观效果。

二、影响植物种植密度的因素

2.1生态因素

植物有多方面的生态特征,但直接关系到种植密度的生态特征是植物的个体形态。众所周知,因植物的分枝不同,植物的树冠形态各异,有圆形、椭圆形,倒梯形、三角形等等,在植物种植中要根据植物树冠的大小确定其种植密度。

2.2植物景观效果因素

好的植物景观效果是植物种植设计的终极目标,种植密度大小影响着植物的景观效果,反之,设计中所要表现的植物景观效果也是种植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植物种植密度的大小取决于所要表达的植物景观效果,而植物景观效果可是因地制宜而造景形式各异了,有密林景观、疏林景观、孤植景观、群植组团景观、绿篱花境景观等等。

2.3时间效应与植物规格

植物规格是影响植物种植密度最直接的因素了。从长远考虑,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密度。但如想在短期内就取得好的植物景观效果,种植密度大小则依植物规格大小而不同了,植物规格大,则种植密度就大;规格小则种植密度就小。

三、依植物的种植形式结合工程实例来阐述植物的种植密度

植物的种植形式有林带、林植(树林)、绿篱及绿墙、花境、行列栽植、丛植、群植、对植、孤植。与种植密度关系密切的种植形式要数林带、林植(树林)、绿篱及绿墙、花境了。下面从长远考虑,根据成年树木树冠大小来浅述多种种植形式下的种植密度。

3.1林带

林带有单纯林和混交林,自然式和规则式之分。规则式林带种植形式均采用成行成排的形式。这种形式与种植密度的关系很是密切。种植间距依植物品种和规格而定,例冠幅小的毛白杨株行距3-4米,槐树、白腊等冠幅大的乔木株行距4-6米,冠幅大的雪松、油松等株行距4-5米,冠幅小的圆柏株行距2-4米。

自然式林带内,树木栽植不能成行成排,各树木之间的栽植距离也要各不相等,种植间距大小比较自由。

3.2林植(树林)

凡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构成林地或森林景观的称为林植或树林。林植多用于大面积公园安静区、风景游览区或休、疗养区卫生防护林带。有纯林和混交林、密林和疏林之分,密林的郁闭度达70-100%,疏林的郁闭度在40-70%。

北京大兴森林公园内设计有很多密林景观,采用片状林混交种植,片状林面积在200-5000平方米之间。冠幅大的大乔木密林栽植密度4米,如槐树林4x4米,合欢林4x4米;冠幅小的毛白杨林3x3米;紫叶李林2x2米;红玉海棠林2x2;圆柏林3x3米;高1.2-1.5米的华北紫丁香林1.2x1.2米等等。

3.3绿篱及绿墙

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的种植形式,称为绿篱或绿墙。绿篱的种植密度根据使用目的、树种、苗木规格和种植地带的宽度而定。矮绿篱和一般绿篱,株行距可采用20-50厘米。绿墙的株行距可采用80-150厘米。

例如北京鸟巢周边道路景观中的木槿篱、红王子棉带篱、红瑞木篱的株行距是30-40厘米,黄杨篱一般为20-25厘米。

3.4花境

花境是指利用露地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栽植在树丛、绿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以带状自然式栽种。

花境的景观效果与种植密度关系十分密切。花境植物的种植密度根据周围环境,经济条件、不同品种、苗木规格而定。重要广场、高级小区、重要道路等周围在投资条件许可的前题下种植间距可小些,以达到花境各面紧凑,完全覆盖地面的饱满效果。反之,种植间距可适当拉大。但总的来说均不宜过大。冠幅20-30cm的花卉种植密度可为10-25cm,冠幅30-50cm的花卉种植密度可为20-50cm。

鸟巢广场周围的花境中,夏堇、黄帝菊、美女樱、万寿菊、百日草等种植间距均是10cm,萱草种植间距15cm,美人蕉种植间距30-40cm,玉簪种植间距25cm,八宝景天种植间距50cm。高档别墅区内的一花卉种植密度均很小,如红花酢醤草、非洲凤仙种植间距均是10cm。

3.5行列栽植

行列栽植是指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排的种植,或在行内株距有变化。行列栽植的形式有两种:等行等距、等行不等距。一般多为乔木的栽植形式,大乔木株行距可5-8米,小乔木可2-3米,如成年的槐树树冠较大,作为行道树列植,间距可拉大至6米。

3.6丛植

丛植通常是由二株到十几株乔木或乔灌木组合种植而成的种植类型。树丛可以分为单纯树丛及混交树丛两类。丛植的配植形式有:二株树丛的配合、三株树丛的配合、四株树丛的配合、五株树丛的配合、六至二十株树丛的配合。种植间距要疏密有致,但也不可间距过大,否则不成丛。

3.7群植

组成群植的单株树木数量一般在20-30株以上。是丛植的放大版,也是常用的植物造景形式。树群的组合方式,最好采用郁闭式,成层的结合。树群可以分为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两类。树群的主要形式是混交树种。混交树种群分为五个部分,即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及多年生草本植被。树群内植物的栽植距离要有疏密变化,要构成不等边三角形,切忌成行、行排、成带地栽植,混交树群乔木株行距可1.5-5米,同一品种灌木可在0.5-5米之间自由点植。单纯树群由一种树木组成,单纯树群大乔木种植间距3-5米,亚乔木群种植间距2-3米,灌木群种植间距0.8-2米,株行距均不宜过大,否则没有群的植物景观效果。

通州大运河广场一处起伏的地形上,金黄的银杏背景群,深绿的油松自由群植于前,更前景的有深浅不同的金黄色的丁香小灌木群,植物与地形组合适宜,风景如画,夺人眼球。其中银杏间距3-5米,油松间距3-5米不等,丁香间距1.2-1.5米

3.8对植

对植是指用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主要用于强调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入口,同时结合蔽荫、休息,在空间构图上是做为配景用的。

对植的大乔木种植间距5-8米,如国槐、法桐、银杏、白腊等。小乔种植间距2-3米,如紫叶李,樱花,品种海棠、碧桃等,灌木种植间距1-2米。

3.9孤植

孤植是指乔木的孤立种植类型。此树又称孤立树,有时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是两株到三株,紧密栽植,组成一个单元。但必须是同一树种,株距不超过1.5米,远看起来和单株栽植的效果相同。

四、结论

一位著名前辈建筑师曾说过:“对于设计师来说,最难的是对尺度的把握。”种植密度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也是设计师对尺度权衡的一种要素,直接关系着植物的景观效果。在此只是对种植密度作了一些粗略浅显的阐述,更精准详细的种植密度与景观效果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有待日后的实践和积累。

参考文献:

[1]尹吉光,图解园林植物造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邬帆,植物造景,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2006

[2]封云,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1996

[2]辽宁省林业学校,园林规划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