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浅谈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

葛秀华李爱国彭存民王军

葛秀华李爱国彭存民王军

(国网山东郓城县供电公司山东郓城274700)

摘要:本文首先说明了电力信息通信运维的发展背景,然后分析了当前电力信息通信运维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了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构想,最后探讨了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资源模型

一、当前电力信息通信运维的发展现状

信息通信作为支撑电网建设的公共平台以及主要方式,将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连接在一起,也成为了智能电网各环节运行的主要基础。为了推广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展现出从被动迈向主动、从辅助迈向引领、从单一的业务模式迈向整体的创新模式,都要紧紧跟随最新的发展动向,不断策划出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创新与融合,通过安全、全面、有效的为电网运行以及企业经营提供支撑。

现阶段,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还并没有存在一个相对完善、统一的管理形式,通信和信息专业采用的较为独立的资源形势,这无形中阻碍了信息通信的发展,使得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的管理以及效率还无法同电网相提并论,进而约束了信息通信网络对智能电网新型应用的支撑。

在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当中具有不同的通信形式,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管理方式,使得通道与信息等资源的合理使用率降低,这对于智能电网的互动式环境来讲,会使得信息出现高效、安全的交互式瓶颈。

当前电网信息、通信的监测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相互孤立的状态,没有构成合理、高效的整体,很难源于监测数据给信息系统网络的运行状态做出全面的分析、评价。比如说,不可以正确定位出报警或者故障的发生地点,更加无法迅速判断出故障的通道,对于技术以及运行的能力来讲都无法顺应当前的对电网的需求。

二、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构想

(一)特征

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管理呈现4个特征:融合发展、高度集中、客户感知、运维外包。这4个主流趋势,既符合现代信息通信运维管理精细化、服务客户化的根本要求,也体现或者标志着电力信息通信的运维管理水平、运维管理能力达到相对较高的层次。

(二)体系架构

运维体系是为了满足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的要求而建立的各项组织管理要素的集合。运维体系由运维管理体系和运维能力体系构成。运维管理体系包括运维体制、管理模式、组织建设、资源配置、运维流程和网管系统六大方面,这六大方面是构建企业核心运维能力的基本要素。其中,运维体制是决定运维体系的核心要素。运维能力体系包括网络运行能力、链路保障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三个方面。在新的电网发展形势下,面向信息通信融合提升运维水平,其目标就是不断提高三个能力。

(三)技术支撑

随着大容量通信网络、虚拟化、云计算技术的逐步实用化,电力信息系统逐渐由分级部署向一级部署发展,远程的集中操作维护逐步代替大部分的现场维护作业方式,运维工作趋向集中化和集约化。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了覆盖全公司的信息综合运维监管系统,打破以往孤岛型系统建设模式,逐步形成横向集成、上下贯通的信息运维管理支撑平台,覆盖包含网络、主机、业务应用、安全设备、桌面终端等的完整IT基础架构及标准运维流程,实现“实时监控、精益管理、闭环控制、分析规划”目标。覆盖整个电网的通信管理系统也在快速开发实施,这些为实现信息通信资源优化、网络集中监控管理调度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在建立一体化运维体系和技术支撑框架的基础上,针对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状态的评估与综合分析需求,结合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实际情况,研究性能指标模型与评价体系,对电力信息通信资源进行状态评估,为电力信息通信设施的高效运维提供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支撑,实现科学决策,主动预防。

三、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管理方法

(一)转变资源模型

在完全掌控通讯资源分类以及规则的情况下,对电力业务的支撑作为指导,以业务为出发点,展现全新形势的改变。虽然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已创建很久,但是从进展来看并不突出,这需要通过企业分析原因,通过信息体系的原有数据模型展现出信息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这也是信息资源模型的重要所在。

1、提出电力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模型,透过企业的发展情况为资源采取初步的整合。

2、为信息系统进行综合建设的调整,让它可以更加全面的体现出电力运行形式。

3、对于规律要不断进行总结,提升资源模型的利用率。

(二)综合检测数据

对于普遍分布式的系统来讲,由于单独主体传感器在数量上有所上升,并且其控制程序也更加趋向复杂化。因此,为了展现数据检测的准确性,就一定要体现它的融合,让电力工作可以执行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对于数据融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造成原有警报信息遗失的问题发生,来降低警报的数量,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严谨的数据信息。这样就应当优先研究接口集成技术、物联网智能标识引入技术、实时监控数据显示技术等,让通信资源的定位得以实现。可是现在对于电力企业创建的信息系统的部署情况来讲,对企业掌控数据源十分有利,并以此为基础,运行相应数据之间的关联,针对信息通信网在特殊的时间段内的特点采取分析,融合网络地域性、典型性进行详细分析,在有些方面对大数据量的不足之处进行处理,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较高品质的检测资料,让信息通信网络做到可测、可视、可管的状态。

(三)配置预警设备

对于电力通信网内部的设备网管系统,通过网络形式分散于所有机房当中,这使得无法及时将故障危害进行处理。并且,网管人员无法从整体上对全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无法体现出全网的运行质量,更加无法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进行全网宏观调控。针对这样的情形,只可以让相关人员经由报警检测制度、报警信息相关性分析、应用系统接口等形式进行深入,采用模拟代理的方法正确处理新增系统里所需的条码。连同语境系统的体系进行构建,对填充的内容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使得电力评测适合各自的管理地点,扩大电力信息的安全性能。

(四)创建相应信息体制

这是为了能够令创新活动的协调成本得以下降,并且能够令企业创新网络的组织形式以及信息体制得以转变。对于网络化的组织形式而言,可以通过信息的规范程度以及分散程度表现出信息体制的选择,通过信息体制的相对效率完全可以体现出制度环境、组织环境的特性,信息体制的不同也令交易的费用出现变化,对于企业创新网络研究而言,应当处在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者信息传递的位置上,积极对企业创新网络的信息体制进行分析,网络层次以及组织单元层次的处理属于信息同化制,透过这样的信息体制,企业只需要担负起加工以及其他任务的相关特性参数信息,就可以将各种企业行动决策所需的信息加以调整,经过创新合作网络的方式来进行协调,在网络中具备了出于网络信息联结的信息同化,对环境系统性参数进行共享,给企业的创新网络选择信息体制方面提供参考。

结语

综上,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是在资源模型、智能告警、运行状态评估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技术,其运行模式的建立,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方法以及在体制改革中的措施,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摸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深入探讨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前提下,结合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分析出最适宜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策略,以保证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在实际应用中运行的连贯性。

参考文献

[1]吴阳.浅谈制作网标准化网络运维体系的建设[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3(02).

[2]姚颖颖,梁晋春,郭沛宇,宫铭豪,沈阳.广电融合业务综合结算体系探讨[J].广播电视信息.2013(03).

[3]梁云,姚继明,刘建波.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探讨[J].价值工程.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