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41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41例分析

刘春雨

刘春雨(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外一科841000)

【中图分类号】R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071-01

【摘要】目的探讨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特点及其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采用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41例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均获临床治愈,术后2例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换药后治愈,无胆漏、残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38例,随访时间1~2年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率92.68%。结论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可作为治疗肝包虫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操纵简单、损伤轻、出血少的优点,避免术后胆漏、残腔感染、复发的难题。

【关键词】肝包虫病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疗效

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流行于世界各畜牧业发达地区。在我国以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四川等西部地区的农村和牧区流行比较严重[1]。本病发生在任何年龄和性别的人,以20~40岁最多见,确诊后手术治疗成为疾病首选[2]治疗方法。以往采用单纯内囊的摘除术治疗,但临床上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术后发热、胆瘘、感染等,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彭心宇[3]等在我国首先报道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该手术方法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根治性治疗肝包虫病等优点。2009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临床上采用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41例肝包虫病患者,其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5月~2011年12月应用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41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14~65岁,平均(41.5±2.4)岁。本组41例均为囊型包虫病,34例(82.9%)有症状入院就诊,临床上28例右上腹包块(68.3%),21例右上腹包块伴疼痛不适(51.2%),出现黄疸12例(29.3%),恶心、呕吐18例(43.9%);7例(17.1%)无自觉症状。41例术前均经彩超和CT确诊为肝囊型包虫病。本组单发囊肿35例,双发囊肿6例,囊肿直径5~10cm不等。25例位于肝右叶,12例在肝左叶,肝左右叶共存者4例。初次确诊者38例(92.68%),复发肝包虫3例(7.3%)。

1.2临床诊断全部病例经彩超及上腹CT检查均发现肝脏有单发或多发的囊性或囊实性占位,CT多能见到明显的“浮萍征”或边缘钙化;31例间接血凝试验呈阳性反应,阳性率75.6%;血常规示26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63.4%)。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本组41例均在术诊断为肝囊型包虫病。

1.3手术治疗41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依据术前彩超或CT定位选择右侧肋缘下斜切口。常规入腹后首先探查包虫囊肿的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粘连程度以及与重要管道系统的关系决定是否能完整的剥离等。先游离肝周围韧带,分离囊肿周围粘连,充分显露包虫囊肿部位,用电刀沿肝包虫囊肿坚厚的外囊与肝实质的交界处切开肝包膜,找出外囊与外膜之间的潜在间隙,逐渐将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剥除,在剥离整个过程中要在囊外间隙内逐一结扎进入包虫囊壁内的胆管和血管。避免损害周围的血管和胆管,将胆管及血管一一结扎,以避免术后发生胆瘘或出血。术中尽量保持纤维膜组织的完整性,这样肝组织渗血较少。剥除创面电凝止血,常规于剥除后创面放置一根乳胶管引流,关腹。

2结果

2.1治疗结果41例均获临床治愈,术后仅2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换药后治愈,无胆漏、残腔感染等并发症。

2.2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8例,随访时间1~2年,每3个月随访1次,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率92.68%。

3讨论

肝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寄生于肝脏所致的肝寄生性囊肿,为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地方寄生虫病。分肝细粒棘球蚴病及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常有牧区生活史或有与犬、羊及皮毛密切接触史,主要经消化道传播。肝包虫病主要是由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感染引起的囊性包虫病,约占98%[4],临床上结合动物宿主狗、羊等的接触史或牧区生活史,肝区不适或出现包块,间接血凝试验,以及彩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肝包虫病[5]。

肝包虫病目前无明确有效的内科治疗方法,故一经确诊,手术仍然是目前治愈肝包虫病唯一有效的方法[6]。传统的肝包虫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取出内囊,缩小外囊残腔,但容易出现术后复发、残腔和胆漏等。彭心宇等报道了改进外囊完整剥除术,将外囊完整从肝组织剥除,达到消灭残腔,避免感染及胆瘘发生,从根本上杜绝复发和胆瘘原因。与传统手术比较,其手术风险低、出血少、操作相对简单。但该术式的重点找到包虫外囊与肝脏之间的间隙并沿此间隙分离、剥除。

保证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首先要处理好以下重要环节。(1)术前常规行影像学检查(如彩超和CT检查)来确定囊肿的位置与肝脏重要血管和胆道的关系。(2)先分离肝脏各韧带及囊肿与周围的粘连充分暴露肝包虫,利于手术操纵。(3)定位准确,解剖结构清楚,能准确找到外囊与肝组织间的潜在间隙,沿此间隙轻柔剥离即可减少肝创面的出血,又可避免外囊剥破造成术后复发。(4)剥离过程中要先再在囊外间隙结扎进入包虫囊壁内的胆管和血管,以根除术后发生胆漏和残腔出血。对于包虫外囊的胆道和血管,要完整保存在肝实质一侧,以免损伤和影响术后肝功能恢复。(5)囊肿剥离后应仔细检查剥离面,确认有无胆漏,若发现有胆漏应结扎或缝合修补胆漏。

总之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具有操纵简单、对肝脏损伤小、出血少的特点,可避免术后残腔胆漏、积液、感染的发生,是肝包虫病首选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肖占军.国内肝包虫诊疗现状.肝胆外科杂志,2002,10(5):394-395.

[2]许隆祺.我国西部地区重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对防治工作的思考.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2,15(1):1-3.

[3]彭心宇,张示杰,牛建华,等.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30例报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9):529-530.

[4]徐明谦,董兆虎.肝包虫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9):612-615

[5]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8.

[6]黄志强.肝脏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