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新形势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探讨

谢枫余波

谢枫余波

(福建省肿瘤医院监察室福建福州3500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会议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纪检监督部门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分析医院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如何在新形势下深化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真正实现“三转”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院;纪检监察工作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371-02

【Abstract】HasbeenemphasizedinseveralimportantmeetingssinceTheEighteenthNationalCongressoftheCPC.Disciplineinspectionandsupervisionisbecomingmoreandmoreimportantintheadministrationofhospitals.Thisstudyistoanalysetheexistingproblemsandthecausesinhospitaldisciplineinspectionandsupervisionofwiththeactual,andtodiscusshowtodeepenitunderthenewsituationandrealizetransformoffunction,modeandstyle.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作出“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重大战略布署,这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医院纪检监察部门作为有别于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内部监察体制,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转的要求,聚焦中心任务,创新监督方式,更好的为医疗卫生工作服务,是新形势下医院纪检监察部门面临的新课题。做为基层医院的纪检监察干部,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谈谈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下一步的对策思考。

1.存在问题

1.1个别领导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认识不到位

基层医院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居安思危意识和服务意识,对自己分管的业务工作极端专注,而对纪检监察、党风廉政教育、行业行风建设就想当然地认为是上级纪检的事情,与基层无关。思想上,不重视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对“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认识不足;行动上,对于“紧抓中心服务大局”的概念把握也不够准确和深刻,认为中心就是业务发展,没有充分意识到纪检行风工作的廉政教育、反腐监督、改进作风等职能对医院在新发展环境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基层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的偏见较深。

1.2纪检监察部门职责泛化、权责不清

基层纪检监查部门对自己科室职能认识不清,业务不专,存在着纪检监察工作泛化、主业弱化、职能异化的问题。“事事牵头、样样主抓”的现象比较明显,将监督者变为协助者甚至执行者,却往往造成力量分散、战线过长,四面出击、诸事不成,“种了别人的地,却荒了自己的田”,致使监督沦为形式,自身却成为相关职能部门潜在的责任分担者,而且职能作用也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教育、监督、惩处等方面的职能难以得到全面落实。

1.3医院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不足

基层医院纪检监察队伍长期存在相关机构及人员缺乏顶层发展规划、设置不合理、编制不到位,导致兼职多、专职少,人员配置不足的情况。纪检监察队伍或是人员少,或是年龄结构偏大,或是工作经历和经验还有待提高,或是能力水平相对低下。基层医院的纪委书记也存在着兼任而非专职,或者专职而不能专干的现象,身在其位不能全心做其事,承担职务过多,使得纪检监察工作中难以全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2.原因分析

2.1纪检监察机构及人员编制不到位、结构欠合理

基层医院纪检监察机构及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一个主要原因还是纪检监察编制落实不到位,人员队伍发展建设缺乏长远的顶层规划,想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设立监察室或者监察中心等机构时,却发现压根审批不下来或者编制跟不上,导致只有兼职人员主管或经办,进而出现很多具体经办人员并非专职纪检监察背景出身,基本上都是行政干部、高年资老护士长等管理人员兼管,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效果事倍功半。

2.2纪检监察人员缺乏培训、主业能力待提高

作为医疗部门,针对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多,而针对纪检监察队伍的专业培训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待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本身不但是一项极端要求纪律性、独立性甚至保密性的工作,而且还需要纪检监察干部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招标、审计等方面)和技能。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不多,参观学习机会很少,安排培训受训的人员比例也是寥寥无几,这就导致原本就缺乏必要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准的纪检监察人员队伍的知识水平得不到很快的更新、业务知识得不到有效补充,知识结构单一、业务知识欠缺、执纪能力和协调能力不强等问题越加凸显。此外,纪检监察队伍上至领导、下至经办,兼职多、专职少,专职不专用,往往手上还有很多跟纪检监察不相关的业务,处理纪检监察业务时“出工不出力”的情况也多有存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正常开展。

2.3纪检监察工作机制创新不足

医院纪检监察部门从机构设置上是单位内部的一个职能科室,从薪酬跟编制上来说,领医院工资受院长管辖,体制决定机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纪检监察工作内容跟机制的不断创新,导致创新精神不足,创新手段不多,对纪检工作的创新有畏难情绪。纪检监察工作者往往习惯式把院内日常的纪检监察工作当做“任务”而非“业务”,被动地开展完成,甚至于还经常充当挡箭牌、摆设品跟救火队等种种角色。对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任务按图索骥、按部就班,很少去主动联系医院工作实际、思考工作方式、创新工作体制,导致纪检监察工作“雷声大、雨点小”、差强人意,改革效果规规矩矩、止步不前。

3.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的医疗部门纪检工作面临着很多新的难题,这就需要纪检监察人员严格按照中央“三转”的要求,转变职能,敢于创新。以下结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谈谈落实“三转”的一些对策思考。

3.1领导重视,建立主体责任监督机制

纪检监察监督、教育等职能开展依托“党委-党办-支部”并行“纪委-监察室”的双轨架构开展,所谓“纲举目张”,要适应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工作要求,就要先从基层党委、纪委领导班子做起,落实“一岗双责”,明晰两个责任。一是严格落实党委担负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全面强化“一岗双责”,即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司其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二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的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组织,重教育、抓重点、堵源头,层层明确责任,落实廉政责任制,实行廉政目标管理;三是纪委落实自身监督责任,明确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能,聚焦中心任务,主攻“监督、执纪、问责”,更好地发挥党内监督部门的作用。

3.2加强教育,创新警示教育机制

要进一步深化医院纪检监察工作,适应新形势下新目标新任务的要求,就要在源头上着力加强思想教育,这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保证,更是确保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武器。要创新教育机制,利用多平台、多方式开展纪检纪检相关的党风党纪、廉政反腐、预防商业贿赂教育。一是培育新型院内廉政文化,大力营造廉洁行医氛围。包括可以结合廉政文化活动月、廉政知识竞赛和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等多种形式,利用网络、院报、橱窗等多种载体,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逐步形成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二是创新警示教育宣传载体。包括可以利用医院的院刊、宣传栏、网络等宣传媒体积极宣传党史党风知识、廉政法律法规等。如利用微信群、官方微信等发布党史党章知识、党的作风纪律、廉政准则等学习资料,供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学习;三是积极树立身边正反典型。纪检监察在执法执纪职能方面存在客观短板,更要积极发挥得天独厚的作为预防源头的警示教育职能,利用身边的正反典型案例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正风正气。

3.3加强监督,规范监督运行机制

纪检监察机构要将监督工作始终做在前面,确保医院健康和谐地发展。要坚定地站在医院发展的前列,拉好“防护网”,筑好“防护墙”。加强监督职能,一是强化对领导干部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监督。二是认真开展对关系到医院经济发展的“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三是做好药品双十排名的监督上报,严格落实预防商业贿赂相关规定。四是加强社会监督,定期召开病人公休会、院外监督员座谈会。

3.4制定规划,完善人员配备机制

基层纪检监察要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未雨绸缪、目光长远,制定好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精心谋划、合理布局,要完善基层医院机构编制及人员配备,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选拔培养。要加强基层纪检监察人员的工作能力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培训,开展系统内部的学习交流,培养一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以点及面,使之真正成为医院事业发展的助推剂。

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是基本方针,而要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发展,就必须密切联系医院工作实际,不断创新,持之以恒,多管齐下,从加强教育、完善体制、培养人才等多方面着手,才能把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