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皮瓣一期修复耳廓前侧皮肤缺损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1

耳后皮瓣一期修复耳廓前侧皮肤缺损治疗

吕泉清朱旭

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116041

摘要:目的:总结耳廓前侧皮肤缺损采取耳后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集的9例耳廓前侧肿物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57岁,病程0.5-20年,其中基底细胞癌1例,耳内痣4例,过度角化症2例,混合性血管瘤2例。病灶切除的创面范围最小为1.0cmx0.5cm,最大为2.5cmx2cm,耳后皮瓣转移修复术后7-10天拆线。结果:术后均一期愈合,耳廓无变形,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耳后皮瓣转移修复耳廓前侧的皮肤缺损,具有术后瘢痕小,肤色接近,供区隐蔽的优点,是治疗耳廓前侧皮肤缺损的选择方案之一。

耳廓是体表良恶性肿物的好发部位之一,比较常见的如血管瘤、色素痣、皮肤过度角化症、基底细胞癌等。为了完全切除病变组织,皮肤缺损修复是很棘手的问题。我科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治疗9例耳廓前侧体表肿物的患者,采取耳后皮瓣转移修复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治疗结果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集9例耳廓前侧体表肿物的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14-70岁,病程0.5-20年。其中基底细胞癌1例,耳内痣4例,皮肤过度角化症2例,混合性血管瘤2例,肿瘤最小0.4cmx0.4cm,最大1.5cmx2.0cm,形状各异。

1.2方法:根据肿瘤不同性质,大小和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完整切除肿瘤,并行耳后皮瓣经耳后底部穿入耳廓内,在无张力情况下间断缝合于创面,供区组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应用有效抗生素及血管扩张剂,术后7-10天拆线。恶性肿瘤组织扩大切除,以术中冰冻切片做完整切除标准。术中注意保护蒂部血管

2.结果

术后9例均一期愈合,随访1-3年,病变无复发,效果良好,外形满意。

典型病例,患者某男,68岁,左耳廓内基底细胞癌3年。曾多次作激光治疗未愈,且有扩大趋势。病灶切除后创面约2.5cmx2.0cm。即刻行耳后皮瓣转移,术后第7天拆线。术后随访1年,效果满意。

3.讨论

对耳甲腔及耳廓前部区域的新生物大范围切除后的皮肤缺损,传统方法是取身体其他部位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缺损。由于移植片固定困难,加之局部血供建立较慢,常有皮片不成活或愈合不良,且皮片移植需要保留软骨膜,且皮片成活后存在收缩的问题,易导致后期耳廓及耳甲腔牵拉变形。我们采用的耳后皮瓣可依据创面的深浅来确定皮瓣的厚度,术后不臃肿,皮肤色泽、质地好,耳后组织疏松,有利于皮瓣的设计和转移。术后不易发现,皮瓣张力小,易成活,包扎简便,并且易于术后观察。因此,耳后皮瓣是治疗耳廓内肿物的一种理想方法。

附图:

参考文献:

[1]袁兆昌,胡海波,等.改良耳后皮瓣修复耳廓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7):742.

[2]王丹茹,章一新,钱云良,等。应用颞浅动脉耳后支皮瓣修复上耳轮缺损[J].上海交通大学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9):1048-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