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慢阻肺病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3

呼吸科慢阻肺病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胡茂霞张玲

胡茂霞张玲(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仪征211400)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6-0063-02

【摘要】目的为研究基层医院呼吸科住院病人慢阻肺病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效果评价,找到有效的健康教育途径。方法将入选的400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08例)与对照组(192例),对实验组病人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COPD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变情况评估。结果实验组病人COPD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COPD防治知识水平,明显改善患者行为方式,能取得更好的健康教育效果,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健康教育途径。

【关键词】慢阻肺病个性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同伴教育

TheeffectevaluationforHealthEducationofthehospitalized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

【Abstract】ObjectiveTofindoutaneffectivehealtheducationwayforthe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inthedepartmentofRespiratoryMedicineofprimaryhospital.METHODAtotalof400COPDpatientswerepidedintotest(208case)andcontrolgroup(192cases).Personalizedhealtheducationwascarriedoutforpatientsintestgroup.TheevaluationsofCOPDpreventionknowledgeawarenessandbehaviorchangesituationwereassessmentforbothgroupcases.ResultsTheimprovementofCOPDpreventionknowledgeawarenessandbehaviorchangesituationoftestgrouppatientswerebetterthanthatofcontrolgroupcases.ConclusionPersonalizedhealtheducationcanobviouslyimprovetheknowledgelevelandbehaviorsofpatientswithCOPD,andobtainbetterhealtheducationeffect,whichisaneffectivehealtheducationway.

【Keywords】COPDPersonalizedhealtheducationeffectevaluationPeerEduca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受限为特征的、可以治疗和预防的病,通气受限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常见慢性疾病,然而目前患者对该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容乐观[2]。为研究和掌握慢阻肺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寻求慢阻肺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慢阻肺病防治中的作用,达到对疾病预防的目的,以减少疾病急性发作的频率。我们对400名仪征市人民医院2009年-2010年多次住院的慢阻肺病患者进行了慢阻肺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基线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对其中随机选择的208名患者进行了专项的慢阻肺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并且再次进行了慢阻肺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及行为改变情况调查,为慢阻肺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呼吸科因慢阻肺病(均符合COPDI级或Ⅱa级的诊断标准[1],排除合并神经系统、心、脑、肾、肝器质性病变等影响患者理解力和记忆力疾病者)住院病人进行抽样,选取400人,年龄45—83岁,中位年龄69.8岁,其中男性3.11例,女89例,男女比例3.49,病程4-38年。文化程度大专以上60例,中学80例,小学224例,小学以下36例。

1.2方法入选病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按照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日期分层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3调查工具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3部分组成:1、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类别、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情况、患病病程等。2、慢阻肺病防治知识问卷:内容包括慢阻肺病的高危因素、临床体征、预防慢阻肺病复发知识、用药及饮食注意事项、家庭氧疗的意义和方法、康复锻炼方法等,共10题,每题10分,共100分,得分×100%为知识知晓率。3、干预情况改善调查:吸烟、饮酒、正确咳嗽、注意呼吸道卫生、定期翻身等行为干预、家庭氧疗、呼吸功能训练干预、心理干预。共10项,以是非题的形式列出,无改善不得分,有改善(如吸烟、饮酒量较前减少,但是量<50%)得1分,明显改善(如吸烟、饮酒量较前减少,量>50%,或者戒烟、戒酒等)得2分。

1.4调查方法由通过专业调查培训的本科室护士作为调查人员,对调查对象作统一解释说明后发放问卷自行填写,填写完成当场回收,并检查完成情况,有漏填的及时询问补充完整。基线调查共发放422份,回收412份,有效回收率97.6%。二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12份,回收400份,有效回收率97.1%,其中对照组208份,试验组192份。

1.5健康教育措施所有入选患者均予常规入院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入院时予住院须知、心理安抚等常规教育,入院期间予慢阻肺病临床表现、用药知识、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出院时予巩固用药、定期复诊等指导,出院后予定期电话、家庭随访、病情跟踪,不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属参加由呼吸科专科医师开展的慢阻肺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讲座[4]。健康教育日程定为1年。对试验组患者及家属开展相应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具体见结论部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健康教育内容一致。

1.6统计学处理方法数据经检查、核对后录入EpiDate数据库,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性统计描述,独立样本u检验。

2结果

2.1慢阻肺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

基线调查中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对慢阻肺病防治知识的总体知晓率组间u检验显示|u|=|1.51916|<1.96=u0.975,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下的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前后两期调查中,患者对慢阻肺病防治知识的总体知晓率组间u检验显示,对于对照组有,|u|=|-25.93053|=25.93053>2.575=u0.995,p<0.01,试验组有,|u|=|-39.34170|=39.34170>2.575=u0.995,p<0.01,按照α=0.01水准,自身前后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前后两期患者慢阻肺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组内比较

2.2干预情况改善结果

基线调查中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干预情况数据组间u检验显示|u|=|0.83267|<1.645=u0.95,p>0.1,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此即表明两组间干预前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二期调查中,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干预情况数据自身前后对比,u检验显示,对于对照组有:|u|=|-7.70136|=7.70136>2.575=u0.995,p<0.01,对于试验组有:|u|=|-11.08513|=11.08513>2.575=u0.995,,p<0.01,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此说明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明显改变,见表2。

表2前后两期两组患者干预情况组内比较

3结论

实践证明[4],健康教育对稳定COPD患者的病情、延长患者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确实有效。作为慢阻肺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慢阻肺病防治、护理知识、康复治疗、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等健康教育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且等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但是,对于运用什么途径、什么内容进行慢阻肺病防治、护理知识健康教育以提高人们对慢阻肺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却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依据基线调查结果,在对运用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慢阻肺病防治、护理知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管床护士针对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并针对基线调查中患者知识薄弱点开展重点培训,使用随口溜、打油诗、发放免费的慢阻肺病防治知识资料,包括漫画、宣传折页、知识卡片、慢阻肺病防治知识咨询服务等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并在住院期间组织有经验老病人开展同伴教育,并建立慢阻肺病俱乐部[5]。呼吸科专科医师结合模范病人实际病例开展的慢阻肺病防治知识讲座,也取得了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改变常规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繁复、专业性过强等不足,针对本科室住院患者总体知识水平不高,理解能力不强、年龄偏大,记忆力下降等特点,简化宣传内容,针对基线调查情况开展重点知识宣传,并辅以漫画等多种形式生动、便于记忆的健康教育宣传方式,也等到了患者的广泛欢迎,在对患者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加强了家属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使其对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后期的康复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监管、督促和帮助作用。

通过研究发现,患者出院后社区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也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6],COPD病人遵医行为的好坏直接影响病情,社区护理干预应当是院内治疗和健康教育的延续的发展[7]。对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疾病复发次数,减轻疾病发作时的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9]。在患者中成立慢阻肺病俱乐部,出院后半年内不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属参加由呼吸科专科医师及模范病人共同开展的慢阻肺病防治知识培训,不定期开展聚会,进行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对成绩优秀的患者予模范病人称号,参与患者同伴教育和知识讲座工作,并予相应奖励。

本次调查发现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患者慢阻肺病患者的知识接受效果要优于常规健康教育后的患者,其行为改变情况要高于常规健康教育后的患者。显示通过个性化有针对性的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出院后社区护理干预工作,尤其是配以模范病人的同伴教育和示范作用,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工作的配合度更好,行为改变情况也好于护理人员常规说教性健康教育。这种由医院、社区、家庭及同伴组成的健康教育网络,以治疗、康复、行为、心理干预四位一体为内容的全方位、立体健康教育方式被视为一种更加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陈炼,张国林等.健康教育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状况和治疗依从性的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4):311-314.

[3]段功香,陈红芳等.对COPD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南华大学学报,2001,29(2):204-205.

[4]鄢莉宏,冷蓓峥,许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2)62-63.

[5]李洪雁.住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1月,8(1)上旬版:76-78.

[6]邓维.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10):61-62.

[7]邓维,陈海红,周美华等.综合性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缓解期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6月,7(6)下旬版:1599-1600.

[8]卢淑凤.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8)(下半月版),111-112.

[9]杨春琴.上海市闸北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疾病认知和护理服务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09,2月,23(2)中旬版,39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