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1

如何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杜小艳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城关镇东关小学7113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呢?关键在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成了语文教师函待解决的话题。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看法,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激发兴趣自学指导自主探索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培养他们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以及在合作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能够通过讨论互相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风采,主要在于我们如何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使课堂更为高效。

一、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高效课堂22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特别喜欢:课堂应该是燃烧激情的舞场,浇注热血的圣坛,青春飞扬的草地。课堂首先让学生“闹”起来,越无法无天越能张扬内心蜇伏着的那份期待,唯有“闹”起来,才能“活”起来,甚至“火”起来。唯有“活”起来,效果才会好起来,才能达到“生命的狂欢”。所以,自学前引课是很关键的,如果我们仅仅是安排学生自学教材哪一部分,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那么学生自然也就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

二、自学的指导与导学案

虽然我们很想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快地掌握自学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是小组内互学,也可以是群学和评学。我们根据所学内容和前后联系制定适合学生的导学案,也可以在讲的过程中调整导学案,直到学生能自学完成为止。最后通过导学案上的一系列问题和习题,不断地让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和思考进行钻研和探索。

三、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深入探索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方式。我们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构建小组合作团队。小组内通过角色、任务等分配,让学生承担相应职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小组合作遵循“展示收获、聚焦问题;组内讨论、达成共识;班内展示、组间互动;集中突破、点拨升华”的程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以小组为单位,重团队轻个人,重过程轻结果,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实现了合作共赢,形成了人人乐学、爱学、能学、会学的可喜局面。

四、生动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精彩的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比如在讲季羡林的《怀念母亲》一课时,我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母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了母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我看时机成熟,进入新课教学,因为我们有责任让课堂充满感动和快乐。

五、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自主学习基础和保证

倡导教学民主、实现教学民主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活跃、学习能力最强。学习必须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在课堂上,我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成为课堂上一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使用民主性的教学用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参与评价。经常用商量的口吻,如“老师也来发表一点意见行吗?”、“谁想展示”、“谁想评价”等等话语来“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们激动地举起了双手。有了这样的课堂氛围,有了这样的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人文情境,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六、留足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不能越俎代庖、奉送现成的结论,有时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适时地运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的方式。

七、辅助多媒体教学,注重学生情感共鸣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课文、一本名著的学习,学生课前的准备非常重要。成功的课前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接受新知、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有了充分的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他会带着问题参与讨论,他的思路会更加拓展,记忆效果会更加增强,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这样才能构建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课程与教学论[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