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1

心电图教学探讨

杨枝彩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房室肥大、电解质紊乱、危重病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心电基础理论性强,过于抽象,加之心脏形状不规则,心电图形态多变、内容多、学时少等原因,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往往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糊糊涂涂。如何提高心电图教学效果值得探讨,在此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心电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方法,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仁帮助。

【关键词】心电图;教学探讨

1.存在问题

1.1理论知识抽象,难以激发学习兴趣: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医学专科班心电图理论教学时间一般安排4至8学时,可以说内容多、学时少,所涉及的内容:比如心肌电生理等,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弄懂,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1.2实验教学缺乏典型病例,影响教学效果:心电图实验通常采用教师示教→同学相互描记心电图→分析心电图→写出心电图报告等方法,但因实验条件所限,缺乏典型病例,同学相互描记的心电图多为正常心电图,难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电图分析,加之女同学怕羞,不愿意做胸导联描记,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影响教学效果。

2.改进方法

2.1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淡化心电基础教学:医专培养的是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而非科研型人才。医专学生学习时间少、基础差,而心电学基础理论抽象、枯燥、难懂,用有限的几个学时来讲解此部分内容无法到达预期效果,学生难以听懂;在教学中我舍弃了心肌细胞的除极、复极、心电向量的产生,向量环的形成等内容,只要求学生记住一些与心电图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心房、心室向量环的方向(左下);重点讲解导联的链接方法及导联轴,为学生了解心电图波形的变化打下基础。

2.2结合心电向量的方向及导联的链接方法讲透心电图波形变化特点:由于心脏是一个不规则的实体,在不同的导联中心电图波形变化复杂,学生难以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熟记常用导联的链接方法及心电向量的方向,告知学生心电向量的方向与导联正极端一致时得出向上的波,相反时得出向下的波,引导学生利用心电向量的方向与导联正极端的位置分析心电图的波形变化,例如在AVR导联中,导联的正极端接右上肢,与心房、心室除极向量环的方向(左下)相反,所以在此导联中P波、ORS波主波方向都向下;在AVF导联中,导联正极端接左下肢,与心房、心室除极向量环的方向一致,所以在此导联中P波、QRS波的主波方向都向上,利用此方法依次可以推出在不同导联中心电图的波形变化特点;

以此类推,当一侧心房、心室明显肥大时可导致心电向量环的方向改变,从而引起心电图的波形改变。

2.3讲透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只有先让同学弄懂正常心电图,他们才能理解异常心电图,本人结合心脏的传导系统讲授正常心电图,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心脏正常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窦房结发出冲动传入心房,引起心房除极形成P波,其除极顺序为:右房→左、右房→左房,依次形成P波的前1/3、中1/3,及后1/3,右心房肥大时主要影响到P波的中1/3,导致P波增高,振幅加大;左心房肥大时主要影响到P波的后1/3,使P班变宽,P波时间延长;同理,冲动传入心室引起心室除极形成QRS波,由于心室形状不规则,心室除极向量环方向多变,所以QRS波形态复杂多样。

2.4利用心脏的异常改变结合正常心电图讲解异常心电图:在同学熟悉正常心电图后,引导学生根据心脏的异常改变来分析异常心电图。例如:P-R间期为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正常P-R间期为0.12-0.20秒,房室传导阻滞时常有P-R间期延长;又如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发出冲动依次传入心房和心室,形成P波→QRS波;房性早搏时异常P波形态与正常P波稍有不同,但是异常P波方向及其QRS的顺序没有改变;而交界性早搏时异常P波方向与正常相反,异常P波与QRS波的顺序也可以有不同的变化。

2.5利用多媒体图片来弥补缺乏典型病例的不足:如上所述,由于缺乏典型病例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多媒体优势以图讲图,并将一些常见典型病例的心电图图片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心电图测量并写出心电图报告,从而弥补了缺乏典型病例的不足,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由于心电图内容多、学时少,心电学基础理论抽象、枯燥,心脏结构复杂,心电图形态多变,给教学带来困难,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电子计算机在医学教学档案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周顶,彭勃,陈琼,张桂英,邹艳辉.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

[2]《心电图》CAI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体会[J].许迪,卞兰嵘,李汇明,李平.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3]“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毕业生特征与优势分析[J].李泽生,冼利青,张艳霞.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