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角度的成因和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3

论新闻角度的成因和选择

宋献忠

宋献忠(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黄河音像出版社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

摘要:新闻报道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往往是错综复杂的,甚至如水中月、雾中花。如何选准新闻切入的角度,将直接影响新闻价值。本文剖析了新闻角度的涵义,分析了影响新闻角度选择的因素,并结合相关新闻案例,从抓特点、抓闪光点、抓新意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选择新闻角度。

关键词:新闻角度选择

有好的新闻事件、好的新闻素材,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何选择新闻角度的问题。新闻角度选择得好,能使新闻增添色彩,选择得不好则会使新闻黯然失色。然而,即使是同一新闻事件,记者的观察角度和展现方式也不尽相同。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中就提出了角度问题:在同一座大山面前,因观察者的立场、角度不同,因此而产生的视觉差异也大相径庭。同样,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记者在同一时期会做出不同的报道,有的精彩漂亮,有的相形见绌。这其中的缘由就是新闻角度建构的不同所致。

世间万事万物复杂多样,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于同一新闻事实,选择不同的角度去报道,所体现的新闻价值就不一样,有时候还可能连舆论导向也会大相径庭。

在生活中不管是看问题还是做事情都是从多角度出发的,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每个人都熟悉的那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这样一幅漫画,一小学生在家里温习功课,手里拿着本书趴在桌子上睡觉了,妈妈见了心疼地说:“这孩子真乖,睡觉还拽着本书不放。”爸爸见了生气地说:“这孩子真没出息,拿到本书就打瞌睡。”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拿拍摄人像来说,就有平视、俯视、仰视等不同的角度。而平视又有正面侧面之分,侧面又有8分面、7分面、6分面、5分面等区别。当然,这里讨论的“角度”不是摄影的“角度”而是新闻立意的“角度”。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多侧面的、多动态的、多属性的,搞新闻报道必须选择最佳角度。一些有经验的记者往往通过巧选角度而发头条、上要闻。

一、新闻角度的涵义

《新闻学大辞典》注曰:新闻角度是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知名记者艾丰把选取新闻角度比喻为“探矿”,指出“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如果说美术、摄影的角度是为了美的价值,那么,新闻角度的选择,在于追求新闻价值”。由此看来,新闻角度并非镜中花,水中月,它是可以精心选择的。

当然,每个人由于思维方式、经验和阅历的不同,分析、判断和选择新闻角度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眼里,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环境,面对同一件事,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感受。

二、影响新闻角度的因素

(一)政治意识形态

尽管古今中外新闻发展史上与日俱增地高涨着新闻专业主义、新闻自由的呼声,但迄今为止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还没有一种媒体在选择新闻时,脱离或者背弃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轨道。恰恰相反,越是经典的新闻作品无不鲜明地镌刻着深刻的意识形态烙印。历史也一再证明,超越或模糊意识形态的“纯新闻”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意义的,因为新闻作品的根本价值取向还是对受众信息不确定性的消除,最起码有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为谁服务本身就意味着角度。

具体而言,政治意识形态在具体报道中的现实体现就是新闻报道要从当时的国情、社情出发按照当时的方针政策、主流价值趋向、道德伦理标准、法制规范等社会的核心准则选择新闻报道的视角。符合国内的根本价值理念,要科学深刻地解读党的施政方略,客观鲜活地发现社会中的新闻源,而不是机械地复制和印证甚至是人为地扭曲新闻角度,变成某一政策和方针低劣的克隆和局部翻版。如果新闻报道在总体上违背主流意识形态,逆国家的方针政策,一味地猎奇或一厢情愿地制造所谓的卖点和轰动效应,吸引受众眼球、刺激受众消费欲望,甚至不惜出卖社会责任,媚俗庸俗恶俗地炒作,以假乱真、真假参半地兜售新闻产品,就必然会造成损媒体害国家误受众的多败俱伤的严重后果。

(二)媒体的性质与目标受众

媒体的性质和媒体的目标受众直接影响到媒体的报道绝度。党报的性质主要是指导工作,报道角度主要是从党委政府出发;都市报的性质主要是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的需求,报道角度主要是从群众出发;专业报最大的特点是报专门领域的事给专门的人群看,其报道角度主要是其专门的读者群出发的。

有这一样一个新闻事实:从1998年9月1日起,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四川西部林区率先启动。这个林区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水源涵养区,也是仅次于黑龙江林区的我国第二大原始森林区。由于长期的集中砍伐,川西林区可采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每年经过川江流入长江中下游的泥沙超过6亿吨,严重威胁着三峡库区及下游各省市的安全,同时森林工业也因无树可伐而日益陷入困境。四川西部森林资源消耗殆尽的严重现状,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朱总理参加四川省代表团讨论时,指示“四川要采取有力措施,下决心停止砍伐森林,把伐树人改为栽树人种树人,要为子孙后代造福。”……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采取“停、关、转、保”四项坚决措施,即停止采伐、关闭林区木材交易市场、稳定林区权属、营造生态公益林、广开就业门路等,并确保离退休森林企业职工养老金和下岗职工生活费发放。

关于这条新闻的报道,针对记者群比较宽泛的全国性报纸人民日报:中国第一个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今天在四川西部林区率先启动;四川省级报纸四川日报:四川省政府今天下令关闭了川西木材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了我国第一个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面向职工类的报纸工人日报:四川4万多名森林工人,从今天起告别手中的斧和锯,由伐树人变为栽树人。转岗与分流所需的资金,国务院已批准由中央财政每年给予一定补贴;企业类的报纸中国企业报:四川西部林区的森林工业企业,从今天起经营方向已由伐木全部转向对天然林的管理、养护和营造;环境保护类报纸中国环境报:我国第二大原始森林——四川西部林区从今天起摆脱了斧锯加身的命运,开始得到休养生息;下游地区的报纸:处于长江上游的四川西部林区,从今天起禁止砍伐并开始封山育林,今夏饱受洪涝灾害侵袭的下游两岸百姓将因此受益。

(三)记者的职业个性

受记者个人经历、写作经验、心态等影响,同一事件的采访,不同的记者会写出不同的报道,由于记者选择的角度不同,新闻报道所表现的新闻侧重点也不相同,新闻价值自然也不一样。

三、如何选择新闻角度

笔者认为,选择报道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重点着手:一是抓特点,二是抓闪光点,三是抓新意。

(一)抓特点要紧跟时代脉搏新闻报道,首先是通过大量的典型事实和先进人物事例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吃透精神的前提下从多方面进行广泛宣传。要做到紧跟形势,就必须在特点上下工夫,在特点上选角度。例如:《吉安晚报》曾刊登过一则消息《17位市直单位一把手补会》,该文作者就抓住了时代特点,挖掘出了最佳角度。2007年,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干部作风建设这项工作。吉安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也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增强发展能力的“三个关键”之一,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者没有从一般的思维和普通的角度着笔,而是在一个“补”字上下工夫。消息见报后,在吉安干部群众中产生较大反响。该市以此次整顿会风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市里出台一系列《工作意见》,建立了发展环境监测点监督规范行政执法,在市直部门单位中形象测评,明察暗访上班时间上网炒股、玩游戏、聊天等现象,锻造了干部队伍,提高了机关效能。在当年的大旱、台风暴雨两次大灾面前,吉安的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这种以小见大的笔法和把握时代脉搏、以点带面、曲径通幽的新闻角度,正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我们身边每日每时发生的变化,都蕴藏着很多新闻信息,问题在于我们看到、听到这些信息之后,能不能放到社会全局的角度上加以衡量,从中提炼出好的角度。大家知道,报纸、电视、广播是党和政府赖以指导面上工作的舆论工具,正因为如此,我们报道的新闻必须是与各项政治、经济等工作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事实。

(二)抓闪光点就是要突出重点,不少同志爱抓大而全的综合报道,总认为这样的新闻有分量,但往往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没有棱角,更多的则写平凡人物、平凡小事。平凡中固然可以以小见大、以事明理,但有些同志往往就事论事,记下事情的过程就算了事,其实不少好素材白白浪费,没有抓住其中的“闪光点”,没有抓住其内在的重点,使本来好的新闻,在手底下溜掉了。

那么,新闻的重点、闪光点在哪里呢?自从电动车在市场上热销以来,已成为不少市民的交通工具,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一些不法分子伸出了黑手,疯狂偷盗电动车,有一名记者在采访偷盗电动车团伙时,当即动笔写下《公安破获偷盗电动车团伙》,就没有很好地选择报道角度。在新闻中,问到销赃的情况,小偷说,一些贪小便宜的人想低价购买赃车,他们是先接到这些人的订单,然后再根据其需求的价位、样式去踩点、偷盗。你看,原来小偷竟然也是“订单作业”!试想一下,如果这条新闻角度和题目都改成———《小偷竟然也是“订单作业”》,然后再突出强调销赃也是违法,指出正是由于销赃市场的存在,才使得偷盗自行车现象愈演愈烈。如果角度这样一变,这篇新闻一定更耐看更好看,其新闻价值恐怕会好得多,但遗憾的是,记者就事论事,泛泛而谈,一条一般的动态消息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第二天在另一家报纸出现同一题材的新闻《贼团伙按订单偷车》就选准了这一角度,写得很活,可读性非常强,也产生了一定的效应。

(三)抓新意就是要独具匠心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从人们的心理特点来说,一般喜欢变化。一种观点、一种形式,第一次出现,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倘若重复出现,人们就会渐渐失去兴趣了。党和政府的许多中心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宣传,难免“老调重弹”,但我们在写作上不妨来个“旧酒装新瓶”,用新的角度去反映老一点的内容。如:有一则消息《汤湖镇开展知恩感恩教育》,提高农民的创业热情,塑造精神富有、品德高尚的“一品大百姓”,可以说是一个“旧酒装新瓶”的典范。知恩感恩教育形式多样,屡见不鲜,但作者没有落俗套,他塑造精神富有、品德高尚的“一品大百姓”。这样的百姓越多,政府的工作就越好做,社会也就更加和谐稳定。由于有了“一品大百姓”,在困难面前,在自然灾害面前,就是这些普通的“一品大百姓”,做出了不寻常的举动:干部们想到的他们已经做到了;干部们没想到的,他们也想到了,并努力做好。同时,他们的创业热情也被激发而高涨。“有这么好的百姓,还有什么困难挺不过!”如果这篇消息按正面直接表达,很容易走“老路”,而记者把笔锋一转,从精神上、道德上都富有的百姓角度切入,就显得新鲜多了。让人读后感受到这种语气里恰恰充满了敬意和钦佩之情,这样的“老调重弹”何乐而不为呢?

写新闻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选择新的报道角度,提出“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问题、新形式,才能跳出常规俗套的圈子,把报道引向深入。我们常说,要“以小见大”,从“平淡中见神奇”,这个“小”和“平淡”,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以及这些事物映入你头脑中的生活素材。那个“大”和“神奇”,就是赋予它们的意义所在。如果发现不了这点意义,提炼不了这点闪光的新东西,就得不到好的角度。而这一切,如果不站在一定的高度,是看不见也提炼不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努力从平凡的事例中看出不平凡的精神来,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寻找出新意来。

参考文献:

[1]王玉卉.谈新闻角度的建构和选择[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3);

[2]于继亮.重视新闻角度的选择[J].新闻窗,2009(5);

[3]江晓军、易禹琳.选取新闻角度的基本原理[J].益阳师专学报.2010(1);

[4]宋万林.论如何把握新闻角度[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5]高忠齐、赵小湄.略论新闻角度[J].理论观察.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