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中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产程中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体会

施海凤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产科江苏句容212400

[摘要]目的探讨产程中电子胎心监护(EFM)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用传统多普勒间断听胎心法,观察组用产科监护站系统行持续EFM至分娩胎儿后,对比孕妇分娩情况及胎儿预后状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胎儿羊水粪染率、产钳助产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产程中电子胎心监护可尽早诊断出胎儿窘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预后,但可导致剖宫产率较高,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关键词]电子胎心监护;胎儿窘迫;剖宫产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慢性或急性缺氧,这也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1]。甚至会造成婴儿脑瘫,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医生常因过度诊断,对胎儿窘迫行不必要的医疗干预,既浪费资源也使孕妇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近年来,胎心变化属于胎儿中枢神经调节机制的表现,是体现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因此胎心监护应用于产科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判断宫内胎儿情况,并且胎心监护也是医生判断围生儿预后与指导治疗的主要依据。但有相关研究表明[2],胎心监护的特异性不佳,会导致剖宫产率大幅度提升。此项技术是近年来争议焦点,大部分专家认为胎心状况不能仅凭电子胎心监护来确诊,还受神经、生物、体液等相关因素调控。为探究产程中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影响,本研究对我院病房接收的50例孕妇分别行传统多普勒间断听胎心法与持续EFM监护,对比两者诊断效果。结果示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年龄为22-32岁,平均年龄(28.5±1.56)岁;孕周为35-42周,平均孕周(38.35±1.67)周。观察组年龄为24-33岁,平均年龄(27.24±1.69)岁;孕周为36-42周,平均孕周(38.52±1.32)周。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孕妇入产程后准备待产。对照组用传统多普勒间断听胎心法。第一产程期间,听胎心频率为每隔0.5h一次,活跃期间频率为隔15min一次,第二产程频率为隔5min一次,胎膜破裂时必须立刻听胎心,1min/次,确保胎心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用产科监护站系统行持续EFM至分娩出胎儿。期间由专业人员进行观察、分析与诊断。对于出现胎心听诊异常或可疑胎心监护图形经宫内复苏治疗无好转者、羊水Ⅱ-Ⅲ度粪染者、不良胎心监护图形者诊断为胎儿窘迫。如果孕妇在短期内无法进行阴道分娩者需立即转为剖宫产。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状况。(1)羊水粪染[3]。包括Ⅰ度、Ⅱ度及Ⅲ度,其中浅绿色为Ⅰ级;深绿色或黄绿色为Ⅱ度;棕黄色、呈粘稠状为Ⅲ度。(2)新生儿窒息。包括轻度与重度,其中新生儿出生后1min或5min阿氏评分≤7分时为轻度窒息;当≤3分时为重度窒息。(3)观察并记录两组剖宫产率与产钳助产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分娩情况及胎儿预后用n(%)表示,χ2检验,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两组孕妇分娩情况及胎儿预后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及第二产程胎儿窘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胎儿羊水粪染率、产钳助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电子胎心监护是判断宫内胎儿状况的重要手段,此技术用超声波检测胎儿在宫内状况。近年来,分娩期出现胎儿窘迫概率较大,占到胎儿窘迫总发生率的74.5%~98.3%[4]。分娩时胎儿所受危险因素较多,宫缩及羊水减少均会导致胎儿供血不足。由于孕妇、胎儿及胎盘功能状态变化频率较快,分娩期出现胎儿窘迫情况危急。胎儿窘迫发生时,可能伴有酸血症发生,预后不理想,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而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使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EFM可连续记录与探查胎心率的变动及宫缩、胎动等对胎心率造成的影响,从而及时发现是否有胎儿窘迫。但EFM解读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预测结果不准确、假阳性率高等问题都会对EFM结果产生影响,会导致剖宫产率提高。因此,应结合多种监护方法评估,排除干扰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及第二产程胎儿窘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谢美华[5]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产程中电子胎心监护可降低第二产程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原因主要为EFM敏感性较高,第一产程EFM异常图形与新生儿不良结局具有显著相关性,第一产程中胎儿窘迫,需以剖宫产结束妊娠,使胎儿快速脱离宫内缺氧环境以避免试产而造成的伤害。本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原因主要为在使用电子胎心监护后可及早诊断出胎儿窘迫,通过尽早分娩促进围生儿预后效果提升。本次研究显示,两组胎儿羊水粪染率、产钳助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与在第一产程发现胎儿窘迫后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相关。羊水粪染是胎儿宫内出现缺氧症状时,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的概率显著提升,并且促进肠蠕动,最终导致胎粪排除造成羊水粪染。胎粪排除的原因也可能为胎儿肠管激素作用而导致肠管兴奋性显著提升,可视为胎儿不断生长后的正常表现。但在第一产程中若发现羊水粪染,必须密切关注胎心监护图形变化情况,一旦发现胎儿窘迫,需要迅速结束妊娠从而改善新生儿预后。

综上所述,产程中电子胎心监护可尽早诊断出胎儿窘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预后,但可导致剖宫产率较高,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舍海梅,董淑萍.探究胎心监护在产科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9):281-283.

[2]张艳红,高缨,朱芳.持续电子胎心监护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2):55-57.

[3]宋新慧,凡艳丽.胎心监护异常增加剖宫产率的原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5):121-122.

[4]谢美华.持续电子胎心监护应用于第二产程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3):52-53.

[5]陈红波,汪胜友,叶俊良.产程中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1):1433-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