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群众文化创新应该注意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探析群众文化创新应该注意的问题

张大伟

张大伟(绥化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黑龙江绥化152000)

摘要:文化部提出的群众文化四基建设——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基本活动方式,这一科学命题,是新时期群众文化新的历史任务。旨在解决群众文化的物质基础,力图在人员素质等构成因素方面实现突破,强调了群众文化的主体性质,揭示出了群众文化的创新问题。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是基层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项目,基本活动的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很大程度依赖于基本队伍建设。本文就群众文化基本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群众文化;创新;建设;问题

1群众文化管理创新的目标

群众文化有这样的特点,以社区为依托,以群众文化为主体内容,它的各要素在群众文化的影响下向社会主义的主文化认同。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是人们以自我意识认识和把握群众文化的主观实践。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自我参与在群众文化中显现着以自我为主体的个体意识,以及自我意识欲和他人相互作用的集聚意向。群众文化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活动参与的全民性、活动地域的广阔性、活动内容的普及性,集中体现着他的社会性。群众文化基本特征是通过人们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发展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群众文化的过程及其过程所产生的作用与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生活。自我娱乐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也是群众文化的一种基本动力,它是导致人们能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也正是因为自我娱乐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才能够出现人民群众广泛的自我参与。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大众性,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表现在文化上,最明显的就是自我参与、自我欣赏、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而且人们的欣赏口味越来越趋于随意性,审美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

2群众文化管理创新的责任

群众文化基本队伍建设而言,不应存在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区别,就其范围而言,应将农村和城市的文化队伍建设统一在“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的题义之中。群众文化起源于民族民间文艺,劳动者创造了文化,劳动产生了艺术。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深深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之中。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奴隶社会,不仅乐舞、工艺美术及各种技艺不断发展,而且随着民间祭祀、庶民歌舞及民间诗歌的兴起,形成了与统治阶级宫廷文化相对立的传统民间文化,即群众文化。由此可见,民族民间文艺是群众文化的源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民族民间文艺与群众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群众文化吸收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华。今天,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都来自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浓郁的地方风味。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所接受,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自参与,才艺得到展示,心理得到满足,情绪得到释放,情趣得到提高,这是专业团体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民族民间文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民族民间文艺鲜活直观,朴实无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从中得到最充分的佐证。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像一个磁场,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传承着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教育,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虽然群众文化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学许多内容和形式,但二者并不能等同,群众文化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手段都比民族民间文艺宽泛得多。正因为如此,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就应该利用群众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形式,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完全照抄照搬。

3群众文化管理创新的效果

目前基层文化建设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社区文化”,其政策依据是“城市发展社区文化,农村发展乡镇文化”。社区文化作为城市化战略在文化层面的内容,往往被提得很响,社区文化的队伍建设也就相应受到关注。群众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是由文化与道德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群众文化反映道德实践,推动道德进步,道德又为群众文化灌注生气,获得价值的依据和内容,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稳步前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落脚于对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所以,当以群众文化活动反映精神文明、道德风尚时,就应不断地为之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地创新,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用饱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自娱和娱人、自育和育人;用时代的、新颖的、进步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智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振奋,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文化事业发展是文化前进的基础,而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责任重大,任重道远。首先,要增加文化设施的投入,给群众文化活动创造环境,提供硬件设施;要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最重要的是以街道文化站为龙头,抓好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本街道辖区社区文化活动,把扶持社区文化活动室与创建社区文明太院结合起来。政府要将文化、科技等部门联合起来,下大力气,共同投入到社区文化阵地的建设中去,使其在社区经济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其次,培养群众文化专、兼职干部队伍。群众文化要想发展,必须有一支责任心强和专业技术高的专、兼职文化工作队伍。要把群文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四基建设结合起来,抓好群众文化的软件建设,使其在社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学艺术的创作,文学艺术对公民道德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文学艺术创作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一定要体现先进文化,反映社会风貌和群众的喜怒哀乐,贴近社会生活,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出更多的既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又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以培训、展览、文艺演出及法律知识竞赛的形式,表现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先进的群众文化去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

结束语

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在队伍建设上,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各层次在职人员的培训已经成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非常迫切的问题。提高认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必须要把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与落实人民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相协调、相统筹,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企业相结合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多渠道投入体系;采取政府投资、文化帮扶、社会捐助、农民自办等多种方式,逐步形成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化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