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

梁穗

中山市捷高建设工程事务所有限公司广东中山

摘要:全寿命周期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中得以运用,对于工程造价的各类数据都能全面的收集和和整理,并加以分析和预测,运用工程造价共享信息预算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将计算机技术与造价管理结合起来,构建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模式,使得相关管理方都能通过同一个平台共享信息资源,为决策者提供管理的依据和支持。本文将从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概念出发,探讨信息数据的共享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阐述信息共享的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管理;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

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必须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目前,造价管理的计价方式也从定额的方式转向清单计价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竞标报价的风险,但是如果企业的管理水平不足,也难以实现。在当前的管理实践中也存在很多的不合理,因此,信息化的数据共享在造价中的管理亟待推广。

一、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全寿命周期,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一个工程项目的开始到完全结束各个阶段(设计前期、施工建设、投入使用、维护和报废)。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工作伴随着工程的开始而开始,以工程的完全结束为终点,是整个工程的总造价最佳管理方式。这种管理系统可以随时监测审计的工作,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既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全面而可靠的决策依据,又可以成为计算整个工程成本的工具,从而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这种管理造价的模式对于项目前期的设计和策划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前期设计就需要将项目的未来考虑进去,这就要求设计者高瞻远瞩,方便对后期的施工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二、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

1、信息内容

造价信息包含着所有与造价计量相关的资料,对造价的管理有很大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三方面。

1.1价格信息

价格里最主要的信息是使用的建筑材料的价格、机械使用及消耗费以及施工人员的费用等。这些信息是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没有经过处理,也称“原始数据”。

1.2造价指数

工程造价在各个阶段内都可能出现一定的变动,用来衡量这个变动的就是造价指数。主要包括安装价、设备价以及其他费。这类指数信息经过加工、汇总,算出每个项目的价格。

1.3完工信息

已经完工的项目的信息可以作为的造价管理的参考。

2、信息管理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管理模式是一种从国家到行业再到地方的分级管理的方式,管理的归口统一。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和管理造价的部门通过信息平台,收集工程中的单个项目和分部项目的价格信息,将汇总信息提供给行业的主管部门,由他们将同时期的相关工程信息收集起来,进行整理甄别,加以分析和预算后,将相关的工程造价信息上报给国家级别的主管部门及其管理机构。(图1为工程造价数管理模式)

企业的工程造价咨询的相关人员在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地上报造价信息。建设的相关单位也要及时将工程的信息真实、及时地录入系统,造价的管理部门将这些信息作为参考,并将相应的数据分享到资源库。

3、工程造价指标信息作用

造价指标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主要依据,为管理中的决策提供参考。在制定估算指标和预算指标等时,更要参考造价指标。项目建议书的制定过程中,造价指标也是必备的参考书。项目部在进行一些研究过程中,缺了确保项目的可行性,造价指标也是参考的必备品。决策者在对比各种设计方案、制定各种预算和报价的确定过程中,以及后期的施工过程中,造价指标也是不可忽视的。此外,考核收益率及对资产进行评估时,造价指标更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总之,从项目设计到招标,从中标到施工,整个的工程过程中,造价指标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造价指标必须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管理者必须合理地利用好造价指标,为工程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三、建立工程造价指标信息共享体系的原则

1、稳定性

指标信息共享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是共享体系首先要保证的,因此,适用而又准确的指标分类标准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指标选择完成后,遵循相关工程造价信息使用标准来确定。

2、统一性

共享体系是在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上确立起来的,因此就必须将标准和规范进行统一。在统一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工程计价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编码和信息收集标准保持高度一致。

3、灵活性

工程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会不断变革,因此,各类指标信息也应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指标信息须具有灵活性。如此一来,不管技术怎么更新换代,对共享体系中的一些名称、方法、以及内容进行更新时,原有的共享体系不会被打乱。

4、实际性

共享体系建立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提高造价管理效率,因此体系设计过程中就要将各级实际使用需求考虑到。

四、工程造价信息共享体系设计

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根据相应的流程和管理的内容,将其划分成前馈信息、中间信息、后馈信息三个层级结构。前馈信息指的是已经完工的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费,可以供相似的造价管理作为参考和指导书;中间信息是对正在进行的工程收集了的一些相关信息和数据,用以对其进行监督和控制;后馈信息是在工程竣工时,对已经完成的部分进行全周期的造价进行反馈和调整。对数据库系统的相关参数和指标加以修正。

从上图,就可以看出,三类信息星湖依存有相互制约,前者为后者提供参考依据,制定目标,而后者又对前者加以补充说明。随着工程一步步的建设,指标信息不断具体化。

五、共享体系运行机制

信息共享的运行机制是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关键环节。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以及先进的通讯手段,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共享运行机制(图3)。通过对已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为各类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咨询建议,从而使工程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信息的服务效率大大提高。

1、建立健全制度

在全面推行工程清单计价的造价管理的模式中,要让工程的参与方充分认识信息共享体系,知道它在造价管理中的地位,领会它在定价以及在控制成本时的重要作用。为了确保信息的有效利用,共享体系必须清晰、明确。相关部门还应对此制定合理的规范和要求,引导数据库的资源的丰富,使得信息系统资源的渠道丰富,信息完整,更好地服务于工程的各个参与方。

2、使用计算机技术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是造价管理信息共享的必备的工具,为造价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管理的效率。积极采用其中的数据库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不仅提升造价管理的正确性,更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能获得最大的保证。

3、积极开发管理软件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充分融合了数据的分析法和数据,开发出一种高效软件,能更快地搜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使得信息资源更充分的被利用。相关人员能够更科学地发布造价信息、制定或者修订技术指标以及编制投资预算,为项目管理者在投资时通过对各种方案进

行比较,做出最佳的抉择等。

共享机制为造价管理信息化提供可靠保障。相关的机构和人员都应充分重视信息的搜集和统计工作,便于各个使用者的使用和分析。不管是对已经完工的造价,还是在建的工程造价信息,都要进行充分地进行挖掘,总结和发现造价的变化规律,能够预测出这一变化的发展趋势,更及时而又准确地为相关人员提供造价管理服务。

六、结束语

本文以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概念为出发点,通过对信息共享系统进行分析,明确阐述造价指标信息管理的内容,建立工程造价的共享体系的运行机制。总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起信息共享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方便各级使用者的使用,为相应的工程的前期设计、中期建设、后期运行和维护,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实现全寿命周期内的动态管理和优化控制。当前,在我国国内还未能形成一个统一而又规范的标准来完善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管理,一个适合自身的信息共享体系的建立,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在吸取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用于创新。相关工作人员在建立健全这一系统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一旦被充分完善,必将展现它无比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刘玲,谢瑞芳.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建筑经济,2016,(01):49-51.

[3]刘玲,陈欣.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J].建筑经济,2014,(01):49-53.

[4]刘玲,魏向辉.基于信息管理平台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J].科技创业月刊,2012,(07):70-73.

王英,李阳,王廷魁.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3):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