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复发的病理特征及手术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胶质瘤复发的病理特征及手术疗效分析

陈志俊

陈志俊(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外科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的:分析胶质瘤复发的病理特征以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复发性脑质瘤手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特征和影像学特点,观察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中有32例行肿瘤全切除,10例行肿瘤次全切除,住院天数(10-30)d,平均住院时间为(17.2±2.6)d,显效的有24例,有效的有15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92.9%,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1例出现脑脊液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结论:复发性胶质瘤多呈现浸润性生长,手术治疗联合放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死亡数量,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胶质瘤;复发;病理特征;手术治疗;效果

胶质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发病率较高,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随着影像学和放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复发性脑质瘤有了更多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治疗经验[1]。手术切除是胶质瘤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是肿瘤的复发是预后差的重要原因。本次研究共选取42例复发性脑质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胶质瘤的病理特征和手术治疗效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复发性脑质瘤手术的42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最小的年龄为18岁,最大的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在(42.6±3.5)岁,首次手术后病理诊断分级为:Ⅰ级3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7例,手术后有24例患者采取化学治疗联合放射治疗行辅助治疗,有10例患者单纯行放射治疗,有6例患者单纯行化学治疗,有2例患者未行特殊治疗。患者复发间隔时间在1个月至5年之间,平均复发时间在(3.1±0.6)年,患者在手术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失语、偏瘫以及颅内压升高等症状。

1.2影像学检查

42例患者有23例行MRI检查,有19例行CT联合MRI检查,结果显示,有20例复发病灶在原发病灶外,有22例复发病灶在原发病灶范围内,病灶部位包括额叶、颞叶、顶叶以及枕叶。

1.3复发性胶质瘤的病理学特点

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复发性胶质瘤的生物学欣慰变化明显,多为浸润性生长,且生长较快[2]。对于恶性程度低的胶质瘤复发时,大部分的恶性程度会加深、病理级别会升高,侵袭程度会增强,导致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上升。对于高级别的胶质瘤组织学有核分裂、核异型性以及周围血管浸润等表现,肿瘤的病理级别越高,其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据大量的学者研究发现,肿瘤复发的时间和患者最初治疗的时间、患者的年龄以及手术后是否行放疗和化疗等因素有关[3]。

1.4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成功麻醉后,根据患者的肿瘤部位设计相适应的切口,对于行放疗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其皮瓣血运的供应。将骨瓣掀开,剪开硬脑膜,认真的分离与正常脑组织和肿瘤之间的粘连,观察原切口情况,如果原切口不能将肿瘤的范围充分暴露,可以扩大骨窗,开颅成功后,要注意避免重要的功能区域和血管的损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切除的方案,对于有囊性变的患者要先吸除囊液,沿着肿瘤的边缘分离并切除肿瘤,如果医院的条件允许,所有的操作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手术中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骨瓣减压,术后缝合切口,留置引流管。

1.5疗效判定

治疗效果判定:①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头痛、失语、偏瘫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头痛、失语、偏瘫等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好转。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头痛、失语、偏瘫等临床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4]。

1.6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

2结果

42例患者中有32例行肿瘤全切除,10例行肿瘤次全切除,住院天数(10-30)d,平均住院时间为(17.2±2.6)d,显效的有24例,有效的有15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92.9%,在不良反应方面,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1例出现脑脊液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

3讨论

3.1胶质瘤的诊断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应用MRI、CT等对胶质瘤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已经较为容易,其中,应用MRI增强扫描时可以确定肿瘤本身的定位和周围情况,可以将瘤体和周围的水肿进行有效的区别,并确定其恶性分级。磁共振频谱分析是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对肿瘤和炎症性的病变进行区别,在胶质瘤手术后定期进行复查是必要的,通过放射诊断可以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及早诊断和治疗,促进预后。

3.2手术和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表现为以手术为主,联合放疗和化疗等综合疗法,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大部分的神经外科医生认为只要将肿瘤切除即完成任务,但是对于恶性胶质瘤来讲,手术切除后还要予以放射学治疗、免疫学治疗以及药物学治疗等多学科治疗,才能有效的达到根治的目的[5]。因此,对于再次手术的患者,要根据换账号的神经功能情况、可以接受的程度等多方面制定治疗方案。相关文献显示,对于二次手术可以缓解患者的颅内高压,缩小肿瘤的体积,为其他治疗奠定了基础。手术原则主要是在保护重要功能区域的前提下尽量全切除肿瘤,采取手术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减少肿瘤的体积,分流囊肿。二:取得病理诊断。三:缓解颅内的高压。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不仅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意义重大。准确的定位、选取合适的切口以及严格的操作等均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大部分患者在手术成功后还会接受放疗、化疗以及药物治疗等辅助治疗,临床实践发现,放疗的时间可以根据切口的愈合程度而定,越早越好。在药物治疗方面,卡莫司汀是公认的有效药物,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除此之外,应用顺铂、免疫增强剂等药物也可以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6]。

3.3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中42例患者有32例行肿瘤全切除,10例行肿瘤次全切除,住院天数(10-30)d,平均住院时间为(17.2±2.6)d,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9%,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

综上所述,复发性胶质瘤多呈现浸润性生长,手术治疗联合放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死亡数量,治疗效果明显,由于本次研究选取的标本数量较少,为了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有待各研究者继续研究,为临床控制胶质瘤的发展、缩小胶质瘤的体积依据减少肿瘤血供等相关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雄辉,周幽心,孙春明等.复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09(2):88-90.

[2]漆松涛,李志勇,方陆雄等.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的基本策略与方法[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11):1083-1086.

[3]杨与敏,刘之一,龙晓东等.辅助治疗对高级别胶质瘤复发时间的影响[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5,(2):172-174.

[4]蔡润.体外脑胶质瘤干细胞的放化疗抵抗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5]毛明利,谢坚,韩武等.运动区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方法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12):1193-1196.

[6]贾永军.胶质瘤侵袭性生长与手术治疗方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