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大学本科生毕业与授位率的理性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1-21
/ 2

对提高大学本科生毕业与授位率的理性思考

刘丽颖,孙福金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率、授位率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本科生生源质量总体有所下降,特别是大量调剂生源的产生。这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诸多不利,全国高校每年都有相当数量本科生到毕业时不能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据北京高校的统计,不能获得双证的“比例约占应届毕业生人数的15%到20%”。

为了应急解决这一问题,许多高校采取了相应措施。有的学校鼓励学生通过参加课程重修、毕业后补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尚可完成重修任务,取得毕业资格,领取毕业证书。但有的则难以完成重修任务而只能结业。这种现象若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干扰大学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就业、引发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提高本科生毕业与授位率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

二、两率低的原因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获得发展,同时这种发展也正在经历着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的新时期,大学本科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就“两率”偏低问题而言,有许多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概而言之,以下几种因素值得关注:

1、学生原因

(1)大量调剂生源是高中的偏科生,进入大学后,对专业没有兴趣,因此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主动性,这是本科生不能按期毕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高校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本身理学功底差,但为了读上大学,被调剂进入如数学、物理、统计等专业就读。这些学生不是因为自身渴望学习,而是出于家长的要求。他们学习目标不够明确,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自信心不足,学习习惯不好,上课时听不懂,于是出现逃课,考试时抱侥幸心理,出现作弊等问题。长此以往,考试不及格,挂科门数较多,学分总数达不到要求,因此不能按期毕业。

(2)没有正确处理好学业与实践的关系。在高校,有许多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寻求职业锻炼,或逃避专业课课堂学习的枯燥乏味,热衷于社会打工兼职。有些同学认为学专业没有什么用,兼职对就业才有帮助。这部分同学常常把干“工作”当主业,把学习当副业。由于没有处理好与学业的关系,不觉中影响到自己的学业,等到发现问题时为时已晚,造成他们不能按期毕业。

(3)专业认知偏颇,求学心浮躁。有的同学认为经管、医、文、法类专业是“热门”专业,数学等理工类是“冷门”专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了自我抑制性认知态势,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

2、教学管理的原因

(1)教师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本科教育正在经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连续扩招,由于非志愿调剂生的比例和向数学等“冷门”专业投放调剂生的比例不断扩大,生源的调剂性和特殊性,使生源总体素质下降。同时,教师还在按照原有的方式进行教学,用固有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虽然有的高校正在做大学教学和英语的分类教学改革,但就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还没有探索出一套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和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要么运用不够,对教学中的复杂图形、抽象概念缺乏直观演示,从而导致课堂信息量少;要么运用过多,课堂信息量大,师生互动交流过少,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处理看、听、记、说的认知矛盾。一些教师在授课方式上枯燥、繁杂,缺乏感性材料和案例教学,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专业课程和设置未充分考虑到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之受到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等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困惑,影响了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3、学生管理的原因

(1)专业指导与就业引导力度不够。在高校,政治辅导员分工负责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而导师分工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指导,两者相对分离运行。而这种引导也仅仅是在共性层面指导,对个体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对一些数学和外语基础差,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好的学生,缺乏有效的帮扶,有的学生在挂科面前表现出无助放任的心理趋向。

(2)学生管理人员数量偏少,任务繁重,队伍不稳。高校学生扩招后没有按比例增加政治辅导员数量。政治辅导员在学生人数陡增的情况下,又是超负荷地承担工作,整天陷于学生管理事务。因此,学生工作常常处在“管理缺人,工作缺位”的状态。加之在管理上缺乏对学生学籍情况的及时指导与反馈,有一些学生盲目选课,对学分情况不能及时掌握,影响学生正常毕业。

三、对于提高本科生两率的思考

1、创新课程、注重调研,把握规律,着力特色。在高校存在一些基础性专业,有些语言类和理学类专业对大学教育体系来说尤为重要,它在经、管、文、法、工、体、艺等专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和支撑作用。但在招生时,有些专业却成为“冷门专业”和“调剂生源”的专业,最后也是毕业率与授位率偏低的专业。对此,高校应加强对人才市场和教育市场的调研,不断探索社会对人才需求规律和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寻找突破点,发掘“冷门专业”中的“热点”特色,科学合理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内容。开设“适销对路”的课程,如开设数学建模、spss统计软件应用课,与“双学位”考试相衔接的选修课程,以增强基础专业的吸引力。

2、建立学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的协同机制。在对大学本科生的过程中,除了课堂教师外,还有学业导师、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学籍管理秘书等多元教育主体单元与之相伴。为了形成工作合力,应当建立多元化协调机制,长期在沟通、交流、培训、评价、考核等方面合作,将工作指导方面原则、任务、程序、着力点等元素集合在协同的工作平台和指标上,以便及时地给予学生指导。

3、强化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和思想政治意识,围绕育人开展导向。在现实生活中,大一学生处于盲目兴奋时期,大二学生处于专业迷茫时期,大三学生处于专业难学时期,大四学生处于求职难的心理焦躁时期。在这些阶段中,导师就是学生中最亲最近的榜样,“学生是通过观察榜样而进行学习的,榜样的可行性和可信性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4、学生导师和政治辅导员给予正确的影响。在引导过程中各自实施主辅导向法,即政治辅导要结合专业意识,要研究学生所专业的知识体系,在给予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的同时,给予学生专业导向;学业导师要强化思政意识,确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心理特点,在给予学生专业指导的同时,给予学会做人的引导。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28日

[2]汪新、杨小红等.学生选择科学教育专业的动机调查与研究[J]化学教育.2005.11

[3]《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德能冲突研究》周希贤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P230

作者简介:刘丽颖,1982年——,辽宁人,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数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