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边境地区(延边)人民币跨境流通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3

中朝边境地区(延边)人民币跨境流通研究

张永学1金红莲2

张永学1金红莲2(1.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中国人民银行延边州中心支行)

摘要:本文以延边为例,测算了人民跨境流通的数量。对边境地区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流量和存量进行估计和测算,初步掌握人民币跨境流通和沉淀的数量十分必要。本文对人民币在延边州周边国家的流通和沉淀情况进行测算。最后提出了推动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对策选择。

关键词:人民币跨境流通跨境结算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114文献标识码:A

1绪论

人民币跨境流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现象,被认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开端。还会涉及货币政策、外汇管理等问题。因此,研究人民币跨境流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显著上升,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极大的提升了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国家的认可度。延边州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随着中国对朝鲜贸易往来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在延边州周边国家,主要是朝鲜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承担了贸易计价结算的作用,人民币在朝鲜已经具有了事实上的硬通货地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已经有人民币在中朝边境民间流通,90年代中后期,官方逐渐认可并默许人民币在朝鲜境内流通,朝鲜商业银行也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通过人员流动和经贸往来等方式,在朝鲜沉淀了大量的人民币,人民币跨境流通的规模也显著增加。本文将以延边中朝边境地区(延边)为例,对人民币在朝鲜等周边国家的存量进行估算,继而提出推动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对策手段,人民币跨境流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深远意义,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对经济的利弊分析。

2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原因

2.1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回首美元、日元还是欧元的海外流通,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其货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时,都曾是当今世界经济的枢纽或世界经济的亮点,它们的综合经济实力令当时其他任何国家相形见绌,所以他们支撑的货币能成为国际货币舞台上的核心角色。而欧元这个由国际经贸合作带来的国际货币史上的新产物同以往的货币一样有着强大的经济实体的支撑,因此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货币国际化的物质基础。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79年至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年均6.1%速度,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0%的速度。与日本经济起飞阶段GDP年均增长9.2%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年均8.5%不相上下。中国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3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2008的第3位,仅次于美国、日本。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中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

2.2外汇储备增长迅速

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一致保持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经常项目顺差在起伏中上升,至2009年6月末增至约134,46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除9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逆差外,均表现为快速增长。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足以引起世人的瞩目,1981年为27.08亿美元,至2008年底达19460.3亿美元,外汇储备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3人民币在朝鲜存量的估算

跨境流通使用的人民币主要来源于边境贸易、旅游贸易中的现金支付、直接投资等资本流动、地下汇兑等。由于统计上存在困难,目前没有人民币境外流通和沉淀规模的准确数据,下面根据海关和商务部门提供的各项数据,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查人民币现钞的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流动情况的通知》中的人民币流通量测算公式,对自2005年至2008年4年间,通过延边州中朝边境地区各口岸的中朝人民币流通规模进行大致测算。

3.1贸易项下人民币流通量测算

由于近年来朝鲜境内可供易货的资源越来越少,易货贸易难度加大,促使了交易中现金结算大幅度增加。加上朝鲜局势不稳定,企业不开工、信用环境差,使中朝贸易方式从易货贸易为主转向现金结算为主。2006年由于朝鲜核问题朝美关系紧张,美国控制美元进入朝鲜,日本停止对朝贸易,日元进入朝鲜渠道被封死,在加上朝鲜限制对海产品的出口,中国境内的美元现钞无法进入朝鲜,因此美元、日元向朝鲜流入渠道基本断绝。在朝鲜美元、欧元短缺也是人民币大量流出的原因。2005年至2008年延边累计对朝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4.91亿美元。据人民银行日常监测过程中得到的情况显示,中朝贸易中有40%左右为人民币现金结算。以此测算,2005年至2008年由贸易流带动的人民币跨境流通量达42亿元人民币左右。在此期间,延边州对朝边境贸易基本处于顺差状态,顺差额3.55亿美元,人民币结算约合10亿元左右。

3.2旅游项下人民币流出量

朝鲜境内旅游费用标准为:朝鲜二日由780元/人,三日游1050元/人。其中,应支付朝方的费用是收费额的60%。据统计,2005年至2008年,延边州通过中朝边境口岸赴朝鲜旅游人数为74403人次,如果按照上述比例计算通过旅游渠道,中方向朝方支付的人民币数量为约4100万元。

3.3非旅游项下出入境人员携带人民币流出量

据延边州在图们市设立的人民币跨境流通监测点抽样调查显示,赴朝人员人均携带人民币量为2329元,2005年至2008年延边州7处对朝口岸出境人数约为66万人次,据此测算,2008年通过出入境人员携带人民币的跨境流出量达近15.4亿元人民币,回流量通常仅为流出量的6%左右,因此在2005至2008年4年间赴朝出境人员携带人民币净流出量约为14.4亿元左右。

3.4公务或贸易人员开车出入境缴纳的人民币流通量

从海关了解到,中方因公出境的车辆,朝方按每辆车收取80元左右的手续费,包括保险费、消毒费等。根据海关的相关统计数据计算,2005年至2008年,中国通过延边州对朝口岸出境车辆约为27.5万辆,据此测算,从2005年至2008年4年间,因出境车辆手续费一项,流出人民币约为2200万元。对于入境的车辆,中方海关向每台入境车辆收取50元的消毒费,而2005年至2008年4年间,入境车辆数为23.8万辆,回流的人民币约为1190万元。车辆过境带来的人民币净流出量达1010万元。

3.5通过银行调入调出的人民币流通量

据调查,自2005年至2008年,通过在珲春建行开立的朝方金三角洲银行账户,产生的人民币现金调入量为547万元,调出量为520万元,净流入27万元人民币。

人民币跨境流出后,在朝鲜等国逐渐沉淀下来,主要被用于贸易等支付结算和资产保值。根据上述分析,按照海关统计的人员出入境和贸易等数字测算,2005-2008年人民币在朝鲜的流出量为31.08亿元、流入量为26.17亿元,在朝鲜的存量约为4.912亿元人民币,这一测算数字也同人民银行延边州中心支行在2006年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方式,组织实施的专题调查数据基本相符:滞留在延边州周边国家的人民币大约有4亿元左右。

实际上,除以上5种渠道之外无法估计和测算的境内居民境外走私、购买毒品支付和通过非法渠道携带人民币进行境外投资等部分的人民币跨境流通量也会占很大比重,因此上述测算得出的数据只能反映利用可看到的数据计算出来的人民币跨境流出、流入的基本情况,而不能全面显示中朝边境地区人民币跨境流通准确现象。

4推动中朝边境地区(延边)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对策选择

4.1人民币现金出入境限额无法满足边境贸易结算的需要

目前,规定人民币出入境的携带限额为2万元。但在目前跨境银行结算渠道不畅的情况下,此标准对于从事贸易或投资的企业或个人而言明显不足。远不能满足边境贸易结算的需要,对边境贸易项下携带人民币出入境实行限额管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边境贸易的发展。应顺应人民币区域化趋势,将人民币携带的限额管理,改为备案管理,即只需向相关部门备案所携带人民币数额。或加强人民币携带情况检查和管理,而对于从事贸易或投资的出入境人员携带人民币,凭相关证明放宽携带限额。

4.2实现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

目前,在中朝边境地区(延边)对朝出口货物结构大多集中在法定的13%退税率内,但贸易企业要享受退税待遇必须以可以兑换货币结算,使用人民币结算不在退税范围内,这对贸易出口企业带来了重大的利益挑战,13%的退税额关系到很多企业的生存。人民币结算无法真正享受出口退税,是制约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扩大的因素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黑市交易的泛滥。企业在两难之中,被动接受朝方人民币现金结算后,通过外汇黑市转换成美元来享受出口退税待遇,这种非法的汇兑渠道在高速运转,助长了外汇黑市交易。因此,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应尽快真正实现出口退税,才能进一步促进和规范人民币结算,使企业真正实现用人民币结算来规避汇率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从事对朝贸易的企业主动接受人民币结算,主动退出黑市交易,进入银行结算渠道,为央行统计监管,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货币政策清除障碍。

4.3加强边境地区人民币管理

一是进一步加强边境地区人民币反假工作,确保人民币在境内外正常流通。加强与境外合作机构的密切协作与配合,加强反假信息沟通和交流,积极进行反假人民币相关宣传工作,维护法定货币的尊严,切实把反假工作前移到边民互市贸易地区,与朝鲜金融部门建立反假人民币培训联合机制,有针对性的加大对朝鲜商客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对人民币的识别能力,把反假币工作延伸到境外。加大打击力度,将打击朝鲜境内和边境口岸制贩假人民币犯罪活动引向深入。二是加大对残、损币的回收力度,保证境内外流通人民币的整洁性。三是建立并完善边境地区各国银行间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制度,保证各国银行间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4.4进一步畅通结算渠道,将人民币结算纳入银行系统

目前,中国建设银行珲春支行利用与朝鲜先锋罗津毗邻的有利条件,于1998年12月与朝鲜金三角洲银行签订协议,建立了人民币结算合作关系。但2006年由于朝鲜政局变化等原因终止,并于2007年重新签订协议,但由于不能办理转汇业务和朝方银行信誉差等因素限制,人民币结算量仍较少。朝鲜银行的信誉极低,经常占用客户资金,朝方商社不信任本国银行;朝方银行结算费用较高,商社人员不愿把人民币通过银行汇款方式汇入我国;人民币在朝鲜滞留量较大,朝方商社手中握有大量人民币现钞;结算方式单一,缺少多种合理、便捷的结算方式。

针对双方实际,建立有效的结算体系,将大量以现金结算的边境贸易,纳入银行结算,才能更加方便、有效地监测人民币流通量。加强中朝双方中央银行间的沟通、协调,加快双方银行间的金融合作,有步骤、分阶段建立人民币业务清算渠道和回流机制。短期内可考虑在朝鲜建立中方银行的代理行,建立边境贸易外汇和人民币结算专用账户,长期可考虑建立中方边贸结算银行分支机构,吸引朝鲜民间资金纳入银行体系,同时改进跨境金融服务,发展多种快捷的资金汇兑方式和工具,将跨境资金最大限度地纳入银行渠道,形成人民币正常的双向流通机制。

5结论

人民币在内地和周边国家和地区间的流通反映了中国经济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人民币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更容易获得、更容易接受的货币。目前来看,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收益是比较明显的,促进了双边的经贸关系的发展。解决了结算手段不足和部分汇率支付风险,提高了交易效率,为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积累了经验。但是,人民币跨境流通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这种风险来源于与实体经济交易和非实体经济交易带动的人民币跨境流通。

总的说来,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将是历史性的发展趋势,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有益的,因为人类行为任何领域,只有多元化才能形成制衡的力量,但是,人民币今天完全成为国际货币的障碍仍然存在,为了消除这一障碍,可以充分发挥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作用,在境内逐步改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境外充分运用香港国际金融地位的优势,尽快扩大人民币证券市场的规模,使之达到与欧元和美元证券市场相抗衡的格局。这次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美元一家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弊端重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可避免。全球金融版图的演化也推动人民币走向世界的脚步,从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储备货币分阶段逐步过渡,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开始越来越清晰。一旦条件成熟,人民币将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货币,与美元、欧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为了顺利实现这一美好前景,今天的政策考虑需要十分谨慎和务实。

参考文献:

[1]刘晓辉.关于在对朝贸易中促进人民币区域化发展进程的思考,对外开放,2007(10).

[2]马荣华.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原因分析,国际金融.2009年第241期.

[3]王永刚,王海莲,贾树花.完善和促进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对策,内蒙古金融研究.2008年6期.

[4]延边统计年鉴、延边外汇收支情况分析、延边经济金融运行分析,2000-2008年.

[5]李婧.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潜在风险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6]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09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09(10).

[7]张明.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估量,瞭望.2009年第15期4月13日.

[8]黄竞仪.2009:人民币国际化元年,北京商报.2009年07月07日.

[9]人民银行延边州中心支行课题组,对朝鲜边境贸易中的人民币跨境流通问题,吉林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10]王勇.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管理,上海金融.2006年1期.

[11]辛书举,常万年.人民币对朝贸易结算状况调查,东北金融.2009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