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措施分析

魏莉娟宋杰房子婷

魏莉娟宋杰房子婷(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450053)

【中图分类号】R1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047-02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的现状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的具体实施情况,在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药学服务发展的措施,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健康持续发展。结果我院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状况良好。通过实施药学服务,药学人员的服务意识与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及处方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临床误诊率及医患矛盾显著下降。但面临相关相关政策、法规缺乏及硬件设施不足以及临床药学教育滞后等发展难点。结论促进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的良好转型,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医院药师的社会价值,增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相关政策、体制、法规缺乏、药学服务发展缺乏源动力、临床药学教育滞后、硬件设施不足仍是当前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面临的难点。

【关键词】药学模式药剂工作药学服务措施

近年来我国医疗竞争加剧,医患矛盾进一步增加,医疗安全风险问题日益凸出。据统计,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临床误诊率在30%左右,而疑难病例误诊率在40%以上。我国每年大概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1]。另一方面,临床药学服务被越来越多的公众理解和接受,新医学模式下的药剂师职能正由传统或临床药学服务型转向药学保健服务型。提高药师的综合素质,监督并为病患提供专业的临床咨询服务,促进医院临床用药合理性,以及医院临床药学的健康持续发展,刻不容缓。为此,我院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的具体实施情况,在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药学服务发展的措施,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健康持续发展。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的具体实施情况。结合我院自身发展实际,根据2005年由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优良药房工作规范》的指导要求,我院自2006年成立医院专门的临床药师药物治疗领导小组,由副院长(主管业务)担任组长,各科室主任分别担任副组长,组员由药剂科药师和部分临床医生、专家构成,在保障病人安全、经济、有效用药的基础上,建立临床药师危重病人会诊与抢救制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特殊人群用药监测与指导制度、药物咨询服务制度、处方管理与监督制度等系列临床药学保健服务制度。

1.2方法根据我院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临床药师药物治疗领导小组工作实施的具体情况,观察对不实施药物服务前后的效果,总结药学服务工作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本研究采用上级核实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实施效果与具体难点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我院实施药学服务前后的效果分析在过去五年中,我院通过由临床药师药物治疗领导小组实施临床药学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见表1。

表1我院实施药学服务前后的效果分析

2.2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难点

2.2.1缺乏直接的针对性的法律条款目前我国医院缺乏开展临床药学保健服务的针对性法律、法规,使得药剂师与患者间的法律关系不明,权利与利益关系不清,对药患纠纷的调节缺乏统一有效的判断标准。直接影响药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药患矛盾的防范。

2.2.2缺乏相关工作规范及监督执行机构我国大多数医院尤其是基础医院目前面临临床药学工作规范空缺、临床药学工作监督检查执行机构缺少的现状,使得临床药师工作缺乏规范性,对药学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缺乏专业性和统一性。

2.2.3临床药学教育发展滞后我国药学专业仍以教授基础知识为主,缺少临床药学方面的专业课程,医院药师中有相当部分是来自院校的毕业生,药师普遍存在知识面不足、知识结构偏低、知识有效运用率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临床药学服务要求。

2.2.4患者对临床药师认知不够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患者多选择相信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而对临床药师的职能了解较少甚至抱怀疑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

2.3我院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的措施

2.3.1加强药师人才培养,提高药师专业素质现代药师不仅需要具有专业丰富的药学知识,还应具有临床知识及临床实验经验。目前我院着力对药师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如开设专门的药师培训班等。

2.3.2加强药患沟通,提高患者对药师的认知临床药师应深入临床,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用药的实际情况,并向患者普及用药知识,宣传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促进药患关键的健康和谐发展。此外,药师还应对患者病历、处方及用药后情况行认真研究分析,对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应及时向负责医师提出建议,从根本上提高临床用药水平[2]。

2.3.3转变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方向临床药学服务应从目前的调剂、煎药、制剂等具体工作向专业的药学保健服务工作转变。这当中除需要药师人员自身努力外,还需医疗服务大环境的高度配合,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决策者对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药科技的不断进步,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日渐加强,人们对临床药学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医学模式下的药剂师职能由调剂、煎药、制剂等具体工作向专业的药学保健服务工作转变[3]。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的具体实施情况,结果表明:促进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的良好转型,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医院药师的社会价值,增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但目前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仍面临相关政策、体制、法规缺乏、药学服务发展缺乏源动力、临床药学教育滞后、硬件设施不足等难点。

参考文献

[1]冷萍,孙伟,李冬梅,等.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探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J],2008,28(4):3019-3020.

[2]丘海轶,张育娟.我院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的探讨.中国医学创新[J],2011,08(19):184-185.

[3]陈磊,等.当前医院药学服务转型的难点和对策.中国健康月刊[J],2010,10(7):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