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新课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1

课堂教学中的新课改

张生寿

张生寿甘肃省武威铁路中学733009

摘要:新课改提了好多年,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却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如何解决新课改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新课程标准教学法角色转换

现在,课改这个词很时髦,但大家对课改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有把课改视同于教材内容改良的,有把课改当作是课程标准改变的,有把课改看作为评价方式改革的,也有人用“课改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话语来保证表达的正确。不管怎么说,新课改与学校老师息息相关的却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那么课堂教学中,新课改究竟需要改什么?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一个弊端是:传统课堂教学存在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教师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而忽略了能力、情感、态度等其它方面的价值培养。另一个弊端是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扼杀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还有一个弊端就是传统课堂教学过份强调预设,缺乏开放性,缺乏对学生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

二、部分课改学校的近况

近些年,课改运动风起云涌,好一派热闹繁荣景象。但是,仔细跟踪考究,真正改出成效的学校并不多,真正通过课改受益的老师和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倒是具有“高考工厂”等称谓的一些名校却是硕果累累、凯歌高奏。大部分老老实实做课改的学校为何成效不够显著呢?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过分强调了在“怎么教”上下功夫,忽视了师生的交往与互动的问题。好好研究课堂上师生的交往问题,新课改在课堂教学上应该会有很好的体现。

三、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体现

1.高参与是师生互动在课堂中最好的体现。新课标特别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旧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常常是一言堂,教师说的一身劲,学生听的一头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不会互动,甚至也不敢互动,怕互动影响教学内容的讲授;怕影响教学的进度;怕课堂纪律混乱;怕学生不举手冷场。在四怕的担心中自然不会出现课堂上老师激情的点燃与学生的跃跃欲试、冥思苦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师生交往、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让师生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体验与情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来,不管是单个提问还是集体回答,不管是做试验还是集体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比例,让各层次学生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2.提供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是体现师生互动的必备条件。好的课堂必须有让学生主动阅读课本内容的时间。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重情趣、重参与、重感悟、重合作、重实践、重创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权力交给学生。常规的教学常常是教师一上课就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带着问题去听,往往是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所以,新课改提倡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关乎学生一生的东西。加强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课前预习是让学生自己去自学,通过自学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校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起码的知识。大量的新知识靠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去探索,根据需要去自学。因此,学生从小就培养自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习正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自学、互学能力的培养,以免出现教师一言堂的情况。

3.问题教学法是体现师生互动最有效的方法。“提问”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手法,它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著名“产婆术”之核心,又是当今世界每一个教师都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而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课堂上有效的提问往往能带领学生进入思考的境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规教学中往往充斥着教师的提问学生不容易理解,问题之间层次感不强,不能很好地解决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所以,课堂上要求教师要提问得当、有效,层次感分明。这样的提问能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点燃师生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生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只有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产生疑问而又不能解决,急于求解时才会积极的思考,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索中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环境氛围。所以要创设互动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4.教师的角色转换是体现师生互动的前提。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扮演的是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合作者、评论者的角色。其次,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关注学生想学什么,乐学什么,想怎么学,爱怎么学。让学生在知识获得和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内心需求,依据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既有知识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