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的评价多彩的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缤纷的评价多彩的课堂

赵康卷

河南省伊川县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赵康卷

摘要: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堂评价应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样性评价方式,以增进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更好地促进被评价者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使课堂更和谐,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评价民主发展高效

传统的课堂评价,教师几乎成了唯一的评价主体,教师是学生发展及其学习状况的裁判员或者“法官”,教师评价的结果总是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不仅容易打消教师授课的积极性,也常常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新课程理念在课堂评价方法上要求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主宰课堂、垄断评价的现状,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向性评价,以增进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更好地促进被评价者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

一、自信勇敢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我评价指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开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监控、自我提高的过程。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要手段。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讲故事、做小老师和合作学习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做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二、诚恳互补的生生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评价互相促进。因为孩子们为了能够正确评价别人,就必须认真倾听,认真倾听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其实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除了组与组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之外,学生个人之间开展评价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一篇作文做好了请同学相互评一评,既可以取长补短,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审美等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起到了教师评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的评价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爱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

三、全面有效的师生互评

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更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意义,在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于促使学生在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教师的评价”使教师的地位走下神坛,使教学评价正在回归至“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的本源。教师在学生的评价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今天发言面是怎样的?我是否关注了昨天的“沉默者”?学生对我的教学究竟怎样看?通过警省,以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学生通过他人眼里的自己重新认识自身,学会评价别人也学会评价自己,从而为学生提供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的机会,便于调整学习策略,从更深层次上学会学习。因此,当下的教师应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上请下来,能与学生同喜同忧,在评价中不揭短、不挑刺,用发展的、肯定的、差异的目光看待个性鲜明的孩子们,给他们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成为孩子们可信赖的学习伙伴。

四、协作高效的组间评价

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无疑离不开学校,而学校不能等同于书斋,学生应该在学校中学会求知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因此这样的“评价体制”实验以来,学生欣然地感受着教育的变化,并在春雨润物中滋养着久以渴盼甘淋的心灵。教师的举手投足也将被当成评价内容,使学生置于一种和谐民主氛围当中,从而使学生主体性地位更加凸显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民主,领会民主。学会合作、共处,学会欣赏并关注弱势群体,并对其有意识地进行帮助。对同学的评价需“协商”,只有很好的“协商”才会有严谨的评价,被评价者需合作,合作好了才可能榜上有名:从小组情况记录及评价的记录中,无论是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都必须清楚地知道合作是完成学习的良好方式,以促其更好地学会合作及与人共处。对最好合作小组的评选及对发言人精妙、创新的评选,使孩子们学会欣赏,对其健康心理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一定很有帮助。因为评价的意义在于服务,为了使评价有利于服务对象,从这个角度上说,小组合作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是有促进的,也是负责任的。也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中。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在我们的课堂上,师生们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传播着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情感信息,进行着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心中有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有自控能力的行为主体和伙伴;学生心中有老师,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导师和朋友,在沟通、合作、对话、互动、交流中,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生活中的人,一个自主学习的人,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的人,一个满足看生命成长需要的人。同时,老师们在对学生进行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着自己的生命空间,不断实现着心灵的转换,不断创造着的自我,展现着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样的语文学习,有谁会说不快乐呢?这样的课堂教学,怎能不精彩!

[参考文献]:

[1]陈玉昆.《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6—68.

[2]常汝吉.《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18-22.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8.

[4]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