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实结合式管理模式在康复医疗技术实习中效果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教实结合式管理模式在康复医疗技术实习中效果初探

南宝

南宝

淄博市第一医院山东淄博

【摘要】目的探讨施行教实结合式管理模式在康复医疗技术实习中的意义和影响方法以本校康复医疗技术专业两个班(2010级1班和2009级2班)共6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以同届剩下同专业两个班(2010级2班和2011级2班)共61名学员作为对照。对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实习模式,而实验组采用的则是教实结合式管理模式。见习实习结束后,对于学生理论课程和见习实习的结果进行考核,同时对于学生的教育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组中,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较对照组也比较高。结论教实结合式管理模式能够极大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最大限度的培育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走出高校迈入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教育;实习;教实结合

【中图分类号】R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278-01

康复治疗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的应用型学科,社会需要康复治疗院校输送大量具有优秀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能够进行实际工作的高素质的实用型康复技术人才。但目前一些康复医疗技术教育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如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的不衔接问题,理论课程和实际见习实习差别较大问题,这给康复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广大毕业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带来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探索适应我国康复医学发展需求的康复治疗人才培养方法和模式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次采用教实结合式管理模式,对于本专业2013年9月到2014年6月的60名学员进行了教实结合式管理模式的试点,并与同期本专业中进行传统实践模式实习学员(共61人)的实习质量进行对比,探讨施行教实结合式管理对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习生的意义和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校康复医疗技术专业两个班(2010级1班和2009级2班)共6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以同届剩下同专业两个班(2010级2班和2011级2班)共61名学员作为对照。其中,参与试点的所有学员都为3年学制的全国高考统招生,且分班结果为通过SAS9.0软件随机产生。其中,观察组中,男生14名,女生46名,年龄区间为17-22岁;对照组中,男生10名,女生51名。两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入校成绩、教师同一配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衡可比。

1.2研究方法

对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实习模式,即学生在课堂完成学习之后,进入见习过程,见习过程合格后进入实习过程。而实验组采用的则是教实结合式管理模式。具体为:将临床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内容与实训项目进行融合。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结合实践中的实际需求制定培养计划;同时对于实习教师和理论课程教师实行责任制,综合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就业情况对教师进行考核,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鼓励理论课教师多将理论内容与实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向结合,进行教实结合的辅导与讲解。另一方面加强对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实训和考核,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和情景模拟,并根据其表现进行反馈加强,为每位学生建立完整的教实档案。

1.3评价方法

1.3.1学生理论课程和见习实习的考核

学生理论课程和见习实习的考核主要分为三部分: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以及见习实习能力。基础理论课主要包括基础的医学和生理学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康复功能评定、康复心理学等康复治疗学相关课程;而见习实习则主要为早期教学科研中使用的综合性实验技术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患者资料、患者评估、临床诊断结果和康复治疗计划措施以及完成情况。

1.3.2学生受教育满意度调查

学生见习实习结束后,发放自行制作的半置信度为0.599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复测信度为0.893,Cronbachα值为0.759。主要对于各位任课教师授课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态度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进行评价。两届学生统一在见习实习后马上发放调查问卷,由学生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发放问卷121份,回收121份,回收有效率100%。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录入SAS9.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成绩比较如表1所示。由表2可见,虽然施行实训教学后,学生‘满意’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不满意人数大大减少,而非常满意的人数大大增加。这两组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教实结合式管理模式能够极大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最大限度的培育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走出高校迈入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如何将优化理论课教学和实践实习贯彻到教学实习中提供了有力参考。

参考文献:

[1]叶正茂,潘翠环,苏久龙.康复治疗专业实习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对策[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8):763—765.

[2]瞿礼华,言枫,张日新,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在高职康复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2691—2692

[3]缪文玲,张日新,丁雪芹,等.Delphi技术与三年制高职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的设置[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