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 2

甘草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王翼1王瑶池1王凯2汪吉香2

王翼1王瑶池1王凯2汪吉香2(1安徽省华佗医药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51;2合肥永兴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安徽合肥230051)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Giycyrrhizaurale—nsisFisch。的根和根茎。甘草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之功,临床常用治脾胃气虚诸症、气血虚少的心悸、自汗、脉结代、风热咳嗽、胃脘疼痛、疮疡肿毒、咽喉肿痛。

[药性特点]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本品甘平,药性和缓,能升能降,能浮能沉,故与寒热温凉补泻各类药物同用,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之功,故称“国老”。其炙用温而补中,益气健脾;人心经,补益心气以鼓动血脉;入肺经,还能甘润补肺,润肺止咳。其生用凉而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临床应用]1脾胃气虚,食少乏力,常与人参、茯苓、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2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配人参、阿胶、桂枝等,如炙甘草汤。3阴血不足,筋挛作痛,常与芍药同用,即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中腹作痛,配饴糖、桂枝、白芍等,如小建中汤。4风寒咳嗽,配麻黄、桂枝、杏仁,即麻黄汤;肺热咳喘,配石膏、麻黄、杏仁等;寒痰停饮喘嗽,配干姜、细辛等,如小青龙汤;湿痰咳嗽,配半夏、茯苓等,如二陈汤。5热毒疮疡,生品与金银花、天花粉、白芷等同用,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与桔梗同用,即桔梗汤;药物及食物中毒,常与绿豆或大豆同用,如甘豆汤。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现代研究]本品含甘草甜素,是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酸甙,为甘草的甜味成分;此外尚含多种黄酮类。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对组织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镇咳祛痰、抗炎、抗过敏作用。近年发现,甘草还可以新用于如下病症。

一、疟疾

[用药方法]

甘草、甘遂各等份。各研细末,混合,贮瓶中备用。用时取药末0.5—1.0克,用棉花包裹成球状,放置脐窝中,外用4×4厘米胶布密粘固定,以防泄气,每次贴药保留1—2天。在发疟前3小时贴药,当天即可抑制症状;个别当天未能抑制者,症状则显著减轻。

[临床疗效]

此法治疗疟疾500余例,均获满意效果。此法对间日疟效好,恶性疟次之。

二、过敏性紫癜

[用药方法]

甘草100克,云南白药2克。将甘草加水400毫升煎煮,煎开后去渣,再浓缩成150毫升。以甘草液10毫升冲云南白药0.2克内服,每天服3次。1岁以内小孩每次用甘草液3毫升,3岁以内用5毫升,连服5天为1疗程。

[临床疗效]

此法治疗过敏性紫癜33例,痊愈31例,好转2例。

[病案举例]

某患者,女12岁。双膝以下有紫斑1年余,约葡萄大小、颜色紫暗、反复发作,伴腹部微痛,纳谷不香,乏力,面色萎黄。眼皮质类激素药物无效,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血红蛋白103g/L,红细胞3.3×1012/L,白细胞11.8×109/L,血小板143×109/L,出血时间2分钟,凝血时间1分钟。予上法治疗,第4天紫斑消退,诸症除。随访2年未复发。

注意:服药期间限制食盐,有严重心肾疾患或高血压者忌用。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药方法]

甘草12—20克,水煎,早晚分服。停药复发者,可继续服药。疗程在10—20天。

[临床疗效]

此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其中显效8例,良效8例,进步2例,无效4例。

[病案举例]

某患者,男15岁。10天前齿龈出血,第3天开始四肢皮肤出现瘀点,伴少量鼻衄,头晕乏力,时有心悸,唇舌淡红,脉细缓。检查血红蛋白115g/L,白细胞7.8×109/L,血小板24×109/L,出血时间7.6分钟,凝血时间2分钟,血块退缩不良,束臂试验(+);骨髓穿刺符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予甘草6克,早晚各服1次,连服34天,血小板计升至114×109/L,瘀斑吸收,诸症消失。停药2天后,血小板复降为57×109/L。又服甘草,血小板从第3天起上升至102×109/L。共服55天病愈。随访5年未见复发。

按药理研究表明,甘草中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等成份,有免疫抑制作用用,能抑制脾脏中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吞噬作用,使血小板生存时间延长,从而使循环血小板量增加。此外,甘草还能抑制皮质激素在体内的破坏,减少其与蛋白质的结合,从而增强激素的活性。小剂量作用比较明显,剂量过大,则作用不明显,且增加副作用。

四、尿崩症

[用药方法]

取甘草10克,泽泻6克。水煎成200毫升,早晚各服100毫升。症状明显减轻后,剂量减半,用至症状全消,或继服1周巩固疗效。

[临床疗效]

此法治疗尿崩症5例均痊愈,经随访无复发。

[病案举例]

某患者,男,23岁,头部外伤并有短暂意识消失2个月就诊。伤后逐渐出现口干,烦渴,多饮,多尿,一昼夜饮水量及尿量约15000毫升,时有头晕乏力。经多项检查,除尿比重低(1.002—1.004)外,余均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平。中医辩证为消渴,西医诊为外伤性尿崩症。初按莫氏方法治疗,2周后症状虽减,但全身出现轻度水肿,遂改用生甘草10克,泽泻6克,水煎200毫升,早晚各服100毫升。服2周后水肿渐消,症状好转;服6周后每天饮水量及尿量约2000毫升,原方剂量减半继服4周,症状全部缓解,随访20余年未见复发。

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甘草所含甘草甜素对大白鼠具有抗利尿作用,所含甘草次酸及其盐类亦有明显抗利尿作用。加用小剂量泽泻,可产生轻微的利尿作用,防止水肿的发生。此外,甘草能增强肾小管对钠和氯重吸收而呈现抗利尿作用,提高机体内分泌调节能力,起到扶正固本治疗作用。

五、癔病口渴症

[用药方法]

甘草60克,水煎服,每天1剂。

[病案举例]

某患者,女,28岁,1983年3月8日诊。哭笑无常2年,咽干,烦躁,有时打骂父母,大小便不避亲疏;近3个月来,口渴加重,饮水无度,曾在省医院诊为癔病性口渴症。来诊时症见消瘦,面色微黄少华,表情淡漠,咽干口渴,声音嘶哑,心烦易怒,腹胀,纳呆,失眠,月经先后无定期,小便频数,大便秘结,舌鲜红、苔薄黄,脉沉数无力。以此法治疗,共服12剂痊愈。

六、甲状腺机能减退

[用药方法]

甘草20克,人参10克。每天1剂,文火炖,取汁250毫升左右,分早晚2次服。服30剂后,改为隔天1剂,人参改为每剂20克,2个月为1个疗程。同时服用甲状腺片:第1周15毫克/次,晨1次顿服,第2周30毫克/次,晨1次顿服,以后每周递增15毫克,连用2个月。若需要可间隔1月再行第2个疗程。

[临床疗效]

此法治疗甲状腺机能减退10例,显效7例,有效3例。

按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甜素,其水解后可产生二分子葡萄糖醛酸和一分子甘草次酸。后者有类似盐皮质类固醇样作用和糖皮质类固醇样作用。此外甘草还有一个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物质1xo现在认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病因可能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有关,而甘草的有效成分则可抑制这种异常免疫反应对机体所造成的损害。

七、手掌皲裂

[用药方法]

甘草50克,切片,浸入75%酒精100毫升中,48小时后滤出浸液,加入与浸液同量的甘油和蒸馏水各1份。用时将患处用盐水洗擦干净,再用上述浸液涂敷患处,每天2—3次。

[临床疗效]

此法治疗手掌皲裂症,一般4—6天内症状逐渐消失,结痂愈合。

八、阴茎龟头溃疡

[用药方法]

甘草10克,蜂蜜100毫升。先将生甘草放入砂锅中,加200毫升水浸泡2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滤去渣,浓缩至20毫升,加入蜂密煮沸,去除浮沫,装入消毒容器内备用。用时取药膏局部涂敷即可。

[临床疗效]

此法治疗阴茎龟头溃疡6例,均在3—5天内痊愈。

[病案举例]

某患者,男,41岁,1990年8月5日诊。7天前龟头部痒痛难忍,某医院诊为过敏性皮炎,曾用麦迪霉素等药1周效差。诊见阴茎包皮靠冠状沟处有2×2毫米溃疡1处,龟头上有1.5×2毫米溃疡3处,并有脓性分泌物。诊为阴茎龟头溃疡,先用生理盐水洗净患处,再用消毒棉签蘸上药膏涂敷局部,卧床休息,干后再涂,每天涂5—10次,2天后溃疡面逐渐缩小,5天后溃疡面愈合,无疤痕。

九、阳强不倒症

[用药方法]

生甘草30—60克,水煎服,每天1剂。

[病案举例]

某患者,男,60岁,1993年10月9日诊。2个月前大怒后阴茎异常勃起,性交暂时可缓解,曾在几家医院服药针灸,收效甚微。近日阴茎内憋胀疼痛,交媾后亦不缓解,且不排精液,伴头痛、耳鸣、心烦易怒,夜不能寐,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以生甘草30克煎服,3剂后病情好转;再以60克之重剂煎服,5天告愈。

十、急性乳腺炎

[用药方法]

生甘草50克,陈皮50克。脓成加桔梗25克,收口咖黄芪30克。每天1剂,煎2次分3次内服。

另外敷消肿膏(黄柏、生石膏各等分研末),未溃用凉开水调膏,已溃用香油调成膏。

[临床疗效]

此法治疗急性乳腺炎58例,均获痊愈。

十一、婴幼儿便秘

[用药方法]

生甘草2—3克,放入15—20毫升开水中泡服,每天1剂。

[临床疗效]

此法治疗婴幼儿便秘5例,效果良好。一般用药7—15天即可,不再复发。

十二、婴儿口疳

[用药方法]

生甘草适量,水煎频服。

[病案举例]

患者,女,3岁,1988年12月5日诊。口腔粘膜广泛溃疡,兼见几簇小水疱,龈肿,疼痛,烦躁,拒食,每年发病2—3次。甘儿童医院诊为疱疹性口炎,虽历用锡类散和抗生素,每次病程仍持续2周以上。来诊时尿黄赤,便秘舌质嫩红,指纹紫红。取生甘草5克,2剂。每天1剂,水煎频服,2天后患儿食眠复常,治愈。随访年余未复发。

按甘草生用能解诸毒。现代药理研究也提示甘草有抗炎或抗变态反应的功能,婴儿口疳由热毒所致,用之每月良效。

十三、链霉素中毒

[用药方法]

生甘草适量,煎汁代茶频饮。

[临床疗效]

此法治疗链霉素中毒2例,均治愈。

[病安举例]

某患者,男,60岁,1983年9月21日因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肺气肿,在本院肌注链霉素,1月后出现口唇发麻、耳鸣、耳闭、恶心等症状,考虑属链霉素中毒反应,给予生甘草15克,煎汁代茶频饮,2天后上述症状均消失告愈。

按甘草有“通血脉,利血气,解百药毒”的功效。以之煎汁治疗链霉素中毒,2天后中毒反应缓解,说明甘草对缓解链霉素中毒反应有一定疗效,可供临床参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