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体会

田丽

田丽(西山煤电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山西太原030053)

【摘要】为提高ICU插管病人的护理质量,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提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有效固定导管,合理使用镇静剂及肢体约束等防范措施。

【关键词】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02-0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通气在治疗危重患者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EndotrachealExtubation,UEE)是指尚未达到气管插管拔管指征而将人工气道意外拔除包括非人为因素的气管导管拔除。非计划性拔管的危害性使重插管率增加,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1]。非计划拔管可导致通气不足、缺氧、呼吸困难、气道损伤、出血、窒息等严重后果,甚至使病死率增加,引发医患纠纷。现分析其原因并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7月我科经口气管插管79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5岁-89岁;6例非计划性拔管为经口插管行机械通气,1例行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2原因分析

2.1导管固定方式欠妥:在ICU病房患者中,经口气管插管患者UEE发生率比经鼻气管插管多,原因是经口插管胶布易被患者的汗液,口腔分泌物污染而失去黏性,引起固定不牢;绑带固定气管插管时常因患者头颈部活动而变得松脱;气囊发生破裂,气管导管的气囊充气不足或漏气均是导管脱出的高危因素之一。

2.2医护操作不当:医护人员吸痰、口腔护理、搬运、护送患者外出检查途中,由于动作不协调,牵拉管路,导致导管脱出。

2.3缺乏科学的镇静措施:维持气管插管的基础是达到一定的镇静深度,使迷走神经,舌咽神经适当受到抑制,从而使患者能够耐受气管插管的刺激而达到适应。如镇静措施不当,患者会因导管对咽喉壁粘膜的刺激、局部压迫、失音、无法完成吞咽造成患者的不配合,从而引起患者烦躁而自行拔管[2]。

2.4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意外拔管患者多为清醒或昏迷躁动患者。

2.5健康宣教不到位:ICU病人因病情较重,护士往往忽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病人对全身各种管道的意义认识不足。因而缺乏对自身所置管道的自我保护意识,常因不适自行拔管或自我活动时不慎意外脱管。

3护理体会

3.1选择适当的导管固定方法: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妥善的固定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普通医用胶布固定法丝绸胶布固定法、气管插管固定器法、3M胶布蝶形固定法等。综合各种固定方法优缺点3M胶布蝶形固定法临床应用广泛。为弥补胶布固定不足的缺陷一般配合绑带固定法。每班护士及时清理患者面部的油渍、汗液及口鼻分泌物,发现胶布粘性减弱,绑带松脱及时更换,检查导管的刻度,加强巡视,班班交接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另外,还应定期监测气囊压力及时检查气囊是否漏气。

3.2常规护理操作时防管路滑脱:在各种护理、治疗操作处置、检查时应有专人妥善保护管路,操作完毕均要将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管道固定牢靠才可离开。此外呼吸机管道连接气管导管后要有一定的移动度,避免患者头部大幅度活动时将导管拔出。

3.3合理使用镇静剂:烦躁不安、长期留置导管者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减少呼吸肌做功,利于治疗[3]。

3.4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对清醒、躁动不安的患者予以约束带适当做腕部约束,约束带下垫以毛巾,防止过紧使皮肤发红、发紫,考虑到即使躯体移动后亦不能使手触及导管,必要时胸部加一约束带固定。

3.5加强责任心,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凡有人工气道者应严密监测意识及生命体征,认真做好呼吸机和氧饱和度的监测,备好急救药品和插管导管等抢救物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3.6心理护理及宣教:对清醒患者尤其是不合作患者,应加强护患沟通,耐心讲解建立人工气道的必要性和人体正常不适反应。因建立人工气道后无法交谈及表达自己的意愿,若能写字的患者可以在床旁准备一小块白板及白板笔以备患者用;不会写字的患者可将常见问题建成小册子,如“我的家属呢?”、“我欠费吗?”、“我的病情怎么样?”等,让患者借助小册子表达自己的意思,教会患者简单的手势,利于交流以了解患者的想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吸痰、换药、翻身等可引起的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音乐疗法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4],因此,给病情稳定、清醒的置管患者听一些曲调舒缓的音乐,以减少其恐惧、焦虑心理,减轻由置管所致的烦躁、不适情绪。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轻则造成患者局部损伤、延长住院天数、增加住院费用,重则引起病情恶化,危及生命导致死亡,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将非计划性拔管率降到最低,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沈犁.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70.

[2]李红英,张香娟,赵禾欣.机械通气病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36例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9.

[3]艾宇航,陈江辉,周艳平,等.ICU中应用异丙酚镇静的临床观察[J].湖南医学,1997,14(5):283.

[4]DyerI.ICU综合征及音乐疗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