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的风险管理及相应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急诊护理的风险管理及相应对策分析

任婧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总结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结合临床经验,总结护理抢救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为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结果:急诊护理中存在着环境、心理、法律、专业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为此,需要从提高培训和教育力度、掌握沟通技巧、改善医院环境等层面出发,以提高急诊护理的效率和质量。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采取必要的防范对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解决对策;措施分析

护理风险指的是发生在护理期间的一切不安全事件,这是造成患者伤残、死亡及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护理风险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急诊科室内,出现医患矛盾、医疗事件的几率更高,这给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为此,需要结合当前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出相关的风险管理对策,以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帮助医院实现高效发展。

一、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

1、环境因素

急诊科室内每日接诊的患者人数较多,人员流动量大,且疾病的种类较为复杂,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护患冲突和矛盾,给急诊护理工作造成阻碍。另外,由于很多医院内的保安人数较少,发生冲突时保安很难及时赶到现场,导致医护人员的安危受到威胁。部分医院的诊室内没有配备摄像头,取证较为困难。

2、心理因素

急诊科室的医护人员,由于长期工作环境混乱、嘈杂,每日承担的心理压力很大,因此很容易出现体力不支或者态度不耐烦的问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会出现一些失误情况。同时,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没能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导致家属对医院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加上近年来医患矛盾问题不断加剧,临床护理工作的压力极大。

3、法律因素

很多护理人员缺乏法律观念,没能正确意识护理工作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责任心和耐心。同时,部分患者家属也缺乏法律观念[2],在发生意外事故时,通常不仔细询问就动手殴打护理人员,导致护患矛盾频频发生。护理人员受到暴力威胁后,无法以正常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导致急诊护理科室内的相关工作停滞不前,无法及时完成和解决。

4、专业因素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医院都存在着护理人员紧缺的情况,护理岗位比较少,导致临床工作难度大、工作量大。很多护理人员在长期超负荷状态下进行工作,就很容易出现失误情况,无法及时排遣不良情绪,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些不可逆转的变化和影响。另外,部分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在急诊护理中很容易手忙脚乱,这也会增加患者和家属的不信任感,给医院护理工作造成阻碍。

二、急诊护理的风险防范对策分析

1、提高风险意识

为了减少风险因素,应该先从思想和观念等角度出发。为此,医院应该提高对意识转变过程的重视程度,通过播放警示教育片或者宣传片的形式,帮助急诊科室护理人员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自觉地预防医疗纠纷。同时,护理人员本身还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结合日常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分析相应的完善方法,提高风险意识,以高度的激情去完成工作和任务,对患者的生命负责[3],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医院还应该提供风险教育的机会,善于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寻找危险因素产生的原因,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和研究,在提高风险意识的同时,促进急诊科室的有序发展。

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不管是新上岗的护理人员,还是已经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都应该主动地投入到专业训练和学习中,不断发展自身的能力,克服存在的问题,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医院在引进新的机械设备时,应该及时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传授给护理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同时,应按照每半年一次的培训频率,组织护理人员进修和专业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以更高的状态去面对工作。除此之外,医院还应该增加护理人员的编制,积极引进人才,并在上岗之前完成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进一步缓解当前急诊科室内的工作压力,改善其他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

3、强化共同技巧

急诊护理人员应该重视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承担应有的责任,按照规定和要求回答患者家属提出的各项问题,帮助家属稳定情绪,提高他们的配合程度。对于一些比较暴躁的家属,护理人员应利用自己的耐心去感化他们,这样才能够缩小医患之间的距离,降低矛盾的出现几率。护理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能够实现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避免出现因沟通不畅而发生的暴力事件和不良事件。

4、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根据医院的自身情况,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并加强日常的监督和审核,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将考核成绩纳入到薪酬评价标准中。其次,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意识到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4],学会换位思考,能够理解家属的不良情绪,自觉规避危险因素,加强自我保护,善于化解医患矛盾。最后,完善相关的资料,改善急诊科室的环境,减少客观因素对护理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总而言之,医院应该及时改正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可放任之流。

三、结束语

急诊科是出现风险事故和不良事件的高发地,为此,医院应该不断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注重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本身应该加强学习,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赵艳,焦峰军,施大为.急诊护理中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02(13):76-79.

[2]安楠,张贺珍,于占杰.急诊护理服务的风险管理措施与防范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6,05(06):163-165.

[3]位娟.急诊护理风险问题与管理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21(35):4235-4236.

[4]赖秀珊.分析急诊护理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6(11):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