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技术应用于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治疗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超声乳化技术应用于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治疗的效果研究

贺仕杰

湖南省安仁县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600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乳化技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1月-2019年2月本院接诊的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病患76例为研究对象,同时将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n=38)。当中,试验组利用超声乳化技术完成分离术治疗,而对照组则采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分析两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并对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1713.65±10.84),比对照组的(1600.73±11.62)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比对照组的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超声乳化技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病患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操作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所造成的损害,并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超声乳化技术;应用价值

现阶段,青光眼作为眼科常见病之一,具有比较大的危害性,其病理类型主要有继发性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等,若患者在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将会严重损害其实力,有甚者亦可出现眼盲的情况[1]。而白内障则通常是由机体中晶体代谢紊乱所致,可引发晶体混浊的情况,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了视力模糊等症状[2]。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近几年当中,我国罹患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显著增多,已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损害[3]。此研究,笔者将以76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病患(接诊于2017年11月-2019年2月)为对象,着重分析超声乳化技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2017年11月-2019年2月本院接诊的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病患76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之分成两组(n=38)。研究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介于52-74岁之间,平均(63.18±2.79)岁;核硬度为2级者16例,3级者9例,4级者1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介于51-74岁之间,平均(63.47±2.91)岁;核硬度为2级者17例,3级者10例,4级者11例。患者对研究知情,病历信息完整,能主动配合接受治疗。研究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与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开展,并排除无手术适应症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和中途退出治疗者。比较两组的年龄与核硬度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试验组利用超声乳化技术完成分离术治疗操作,而对照组则实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两组术中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异常状况。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并统计出各组在术后发生前房炎症与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者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20.0软件,t和χ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析

试验组术前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术后并发症分析

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比对照组的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2.

3讨论

过去,临床对于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治疗,往往采取的联合手术疗法,此法具有手术成功率高与操作简便等特点,但术后并发症比较多,比如:前房炎症以及后囊膜破裂等,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除了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之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其伤口愈合的时间,不利于病情的早日康复。

超声乳化技术属于是一种微创术式,具有伤口小、并发症少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且能确保患者眼压的稳定,减少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失,提高手术实施的安全性[4]。有报道称,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比较,超声乳化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在术后发生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的风险,并有助于减轻手术操作对患者的机体组织功能造成的损害,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视力的改善,提高手术治疗效果[5]。此研究中,试验组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超声乳化技术的运用对减少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病患进行超声乳化技术治疗,能够有助于提高其手术疗效和安全性。为此,临床医师可将超声乳化技术作为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一种首选治疗术式。

综上所述,利用超声乳化技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病患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创伤,降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世娟,丁锐,解家国,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9,13(1):10,12.

[2]陈婉玲.超声乳化技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5):116-118.

[3]杨义,蔡戈,武传征.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在治疗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比较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9):64.

[4]包菁,吕志刚,黄文丽.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突发高眼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8,18(3):211-213.

[5]章畅,王玉宏,张萌,等.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8,38(5):46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