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小学语文阅读练习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阅读练习题

张丽芬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新理念的支撑和影响下,要求变革对学生“以认知为主”的传统阅读练习的思路、题型、内容,设计发展性阅读练习题的呼声鹊起。所谓发展性阅读练习,是指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降低认知练习的比例,增加“积累、运用、迁移”等方面的练习力度。因此,语文教师要创新性地设计阅读练习题时,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创新灵感的闪现、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一个舞台和构建一个平台。

1生活型阅读练习

生活处处皆语文,这是母语教学的最大优势。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文本)无非是个例子”。以文本这个例子作为一个“点”“辐射”生活现象,为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提供“最近发展区”。我尝试着把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编入练习题中。如:“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在它看来,猎狗是多么庞大的动物哇!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是《麻雀》一文的节选。母爱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一种情感。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联系你的生活谈谈,老麻雀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让试题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思维的“桥梁”,创新性地解决学生谓之头痛的“文以载道”的现象。

真切的生活体验能引发学生“由此及彼”,进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逐步进入创新思维的轨道。

2想象型阅读练习

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创造思维的一大支柱。而设计练习题中的“布白”是指在阅读练习中留有余地,让学生在利用想象填补空白的过程中,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创设情境。这种提问理念同样适用于设计阅读练习题。

如:在进行寓言体裁的阅读练习中,我以追求学生的思维实效为目标,讲究练习题的“布白”艺术。《农夫和蛇》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我抓住结尾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农夫好心救了蛇,结果却被蛇咬死了。想像一下临死前,农夫会说些什么呢?想象的过程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寓意(文意),锻炼了写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放飞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了学生心灵的空间,彰显了学生个性的亮点,挖掘了学生创新的潜能。正如鲁迅先生所感慨的:“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

3评价型阅读练习

法国近代教育家卢梭曾说:“为了使一个青年能够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语文大纲也指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不是人云亦云,不是步人后尘,不是停留在前人的结论定律之上,而是能超越固定的习惯认知方式,以带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新角度、新眼光去认识事物,得到独我才有的特定感受,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而学会评价别人(或某一事物、某一现象)则可作为培养、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的途径之一,也是未来社会要求复合型人才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针对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阅读过了少年版的《三国演义》,我给《望梅止渴》一文设计了一道基本练习题和一道附加练习题:①通过这个故事,你觉得曹操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②如果你已读完《三国演义》,你觉得《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曹操?为什么?诸如此类的阅读评价练习题,不胜枚举。

宋代学者陆世仪曰: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学会评价别人,亮出自己的见解,首先得学会思考,学会辨析,学会贯通,学会联想,唯有如此,才能悟出真谛,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进而张扬自己的鲜明个性。而在这其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便在这“润物细无声”的阅读练习环境中孕育形成。

4操作型阅读练习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其实是遍布于语文教学的各个角落。包括对学生的阅读练习。接受美学认为,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可以说,阅读文本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肥沃土壤,阅读练习是富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杏儿熟了》是一篇帮助学生体会奶奶和“我”让邻居乡亲分享劳动成果的欢畅心情的课文。学完整篇课文之后,我对学生来了道能力练习题: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个片断?请尝试用图画的形式表现这一段的意思,并在画下说明原因。学生的画面内容因自己喜欢的片段不同而不同,因自己的理解不同而不同。

再如《上海火车站》一文的小作者按参观顺序由外及里、自下而上地记叙了雄伟壮丽的新客站。小作者移步换景,条理清楚。在课时练习中,我要求学生按照课文记叙的内容画一幅上海火车站的平面图,并根据图示向大家书面介绍上海火车站的结构布局。人是具有能动性的,小学生也不例外。在具有个性化的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内在的知识、能力、经验、智慧、情感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更多地体验到了自主探索与取得成功的愉悦,体验到了获得新知和提高能力的乐趣,为培养创造能力铺路搭桥。应当说,发展性阅读练习的类型还有很多,这里例举的几方面是我近一年来在此方面的实践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个体的差异导致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各不相同,在发展性阅读练习方面,可能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我想,只要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二期课改精神,便可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先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