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冯耀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冯耀文

冯耀文

(朔州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朔州036000)

【摘要】道路桥梁建设是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我国现阶段建设的道路桥梁数量越来越多。但是,道路桥梁的建设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说搭板断裂、桥头跳车现象、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此外,还会影响到人们对高速公路的总体评价。所以,道路桥梁建设施工单位必须要认真仔细了解并掌握道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从而从整体上提升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通过本文,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2-0114-02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和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事业不断发展,道路桥梁施工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道路桥梁的不均匀沉降。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行车跳车现象的发生,导致行车安全以及舒适度受到极大威胁,此外道路桥梁的不均匀沉降也会导致桥梁沉降段路基损失。为了有效避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产生不均匀沉降,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道路桥梁施工经验,首先分析了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结构设计以及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1.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造成的危害

陆地交通中,公路交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具,为交通运输、劳动力流动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我国很多道路中却有着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会对行车速度、安全以及舒适性等造成直接的影响,此外,还会影响到汽车的使用寿命,严重的时候有可能酿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另一方面,桥头跳车现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桥梁结构损伤,使得桥头结合缝以及结合部路面的破坏。所以,提升道路桥梁段路基路面建设质量可以整体提升高速公路的平整性。

2.道路桥梁沉降段沉降原理分析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地基结构的变形大多数出现在沟壑地段,主要原因是在这一地段中,由于土壤的含水量比较高、空隙较大、压缩性大,并且地基的强度较低,因此,在地基填筑时容易有变形问题的出现。与一般的路段相比,在桥头段的路基填筑高度相对比较高,一般情况下需要超出5~10cm左右,对于基底而言,在高出的这一部分中,会有附加应力的产生,从而容易出现地基沉降问题,如果填土的容重没有问题,就会使得地基沉降的可能性增大。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般采用普通粘性土作为台背回填的材料,然而,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地形或者其他条件的影响,使得台背土方的施工难度大大增加。一旦土体的压实度和密实度满足不了施工要求,并且土方的含水量比较大,达不了良好的状态,就会出现沉降变形问题。在路基中,设置桥头搭板能够产生弹性支撑,如果将支撑点落在牛腿上,那么在路基上的部分土体就会跟桥台位置接近,这样的话,所承受的应力也会相对比较小,此时就会有不均匀受力的出现。在汽车移动的压力下,当它达到板的末尾位置时,在该位置上所承受的纵向应力就会变得很大,从而造成沉降过量的问题。

3.完善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搭板设置

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为了避免搭板沿竖直方向滑落,引起桥头凹陷,需要在横向之间设置拉杆;在纵向之间,进行锚栓固定,通过选择合适的钢筋,确保控制器之间具有合适的距离,从而确保在具体施工中的安全性。对于纵向方面的锚栓固定,所以其一直处于垂直状态。但这种状态会导致搭板易于受损,因此在进行具体施工时,必须确保锚栓位置以及横向拉杆位置一致,确保施工效果的安全性。在支座的选择方面,首先要铺设一层铺垫层,铺设位置要靠近桥台的搭板下;橡胶支座的距离要确保低于80cm,通过对橡胶支座距离的严格控制,确保其稳定性满足需求。当搭板的倒角出现转动问题,会影响道路路面结构,因此,要确保牛腿和桥台的上端位置设置成倒角模式。通过改变牛腿和桥台的上端位置模式,保证道路路面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公路路基的损害。当连接桥头以及搭板位置有间隙存在时,可以通过填充材料在缝隙处,确保施工质量,进而有效预防雨水的渗透。填充材料可以是油浸甘蔗板、沥青以及纤维类位置,此外还要将一定浓度比的沥青灌到填充材料位置,降低间隙,确保其防水性,实现密切作用,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利于后期维护和延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

3.2桥台软基的施工

针对道路桥台软土层地基进行施工的方法主要有:塑料排水板法、水泥粉喷桩地基法、爆破法、强夯法等,水泥喷桩复合地基法在加固效果方面非常优良,另外还有施工工期短等优点,但是这种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工程造价、在选择桥台路基具体施工方案的时候应该考虑工程具体情况,尽最大可能降低软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尤其是对于桥台地段实施长时间预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地基的牢固性以及承载力,进而降低工程沉降。

3.3做好台后填筑工作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路堤的沉降问题主要由路基沉降与路基结构变形以及路面压缩问题构成。在对后台进行填筑的过程中,填筑材料的类型与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路堤的沉降造成影响。如果采取轻型材料的话,就会降低原有的沉降作用,而采用压实材料,则能够提高压缩模量,并且能够有效的阻止由于动态负荷而造成的竖直方向上的变形问题。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台后填充材料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3.4科学设计沉降段结构形式

基于桥头引道沉降段,结构缺乏合理的设计,导致沉降,可以采用相应措施进行解决。通过多年的道路桥梁施工经验,我们主要从设计以及施工两方面进行着手,即:(1)提高在道路桥梁沉降段的搭板长度以及强度的设计,由于现阶段,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特别是缺乏相应的设计标准,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保证设计质量,设计单位必须依据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以往此类工程设计实践的前提,进行设计。(2)在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性验证条件下,我们从施工角度入手,譬如,充分结合道路桥梁沉降量以及搭板长度的实际情况,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采用土工格栅技术,使道路桥梁的沉降量可以在稳定性前提下,大幅度降低。

3.5后期养护

在道路桥梁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高负荷的压力,因此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之下,一些原本很微小的问题会逐渐扩大,从而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使用寿命等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也需要做好后期的检查与养护工作,这样才能够使得工程的质量得到良好的保证。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路面来说,还需要从路基的边坡、护坡以及排水系统、以及路基路面的检查与修复等情况来进行实际的养护。

综上所述,实践经验表明,之所以会出现跳车问题,罪魁祸首就是桥头引道、桥台以及路基之间存在不均衡的强度而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应该根据工程地质具体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设计,重点处理好路桥沉降段的地基,此外还需要重点关注引道、桥台的施工质量控制,减小沉降段不均匀沉降问题,防止发生跳车现象。

参考文献

[1]马东旭.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01:254-255+259.

[2]廖艺.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5,08:105-106.

[3]赵新宇.浅谈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22: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