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时期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方向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新常态时期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方向分析

韦化勤

关键词:常态时期;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方向

一、新常态时期中国土地整治的意义

新常态时期中国的土地整治工作正面临着新挑战和新问题,虽然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局面,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土地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项目,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因此,在新常态时期进行土地整治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治理,不断的提高我国新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为新农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重视相逢文化的整洁,实现中国新时期土地问题整治模式的转型。

(一)土地整治的基本要求

土地整治促进生产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面临多方面的新挑战。新常态下的市场竞争更加的激烈,我国市场发展模式已经从质量竞争转变为差异竞争,由于国内农业的生产成本偏高,所以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并没有绝对的竞争优势,这一现象使我国的经济无法实现快速的增长,农业发展也出现了资金不足的现象。新常态时期中国土地整治模式的转型,要向着收入增速发展的方向调整,提高农产品的收入,改变传统发展背景下的土地经营方式,将一些零散和细碎的经营模块,逐渐的转变为具有市场化、组织化特征的模式,提升农业科技的整体实力。土地整治在新常态时期仍然应突出加强农用地整治,合理推进大规模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合理开发增加耕地数量,不断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同时,农用地整治应创新性促进农田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新型农业科技产业化配套落地,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从土地整治、农业开发等专项经费中整合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基金、农业科技创新基金、规模经营奖励基金,曲线提升农业补贴,提高农业的科技化、机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1]。

(二)新常态下的中国土地建设要求

新常态下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需要体现出生活环境的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环境的优化包括了住房条件、水电网络条件、娱乐设施的建设、基础硬件的投入等方面。农村的土地整治需要对农民土地财产有效的分割,将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明确的划分,使农村的用地更具法律效益。中国土地整治的转型需要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注重土地整治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为其他事业的进步提供基础保障。新常态时期的土地整治应合理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力度,通过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推进迁村并点、住房升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统筹设计科教文卫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在新村规划中安排一定的体育、休闲及娱乐设施,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提高村民生活质量[2]。土地整治可以通过试点探索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民财产权的实现,推动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的退出及盘活,促进新农村建设“人物并进,乡风文明”。

二、土地整治转型建设的动力要求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协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同步。新常态时期,随着增速减缓、结构调整、驱动变化,必然需要逐步减弱对资源、环境要素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就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生态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认为是新常态时期实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多年来难以实施的制度安排,将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得以突破[3]。

(一)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土地整治加强污染治理,拓展承载能力。

土地整治要通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或自然灾害损毁等造成破坏、废弃的工矿废弃地土地复垦,切实治理土地污染,宜农则农、宜水则水、宜林则林,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实现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农业生态环境功能;同时要大力加强建设生态网络与绿色基础设施,恢复河道、水库、湿地、沟渠等水体,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提高沙区、草原植被覆盖率,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构建以山为骨、水为脉、林为表、田为魂、湖为心的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复合型、网络化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二)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土地整治促进景观建设,提高环境质量。

土地整治亟须大力转向景观提升型设计,以生态景观服务及休闲游憩功能为导向,优化配置“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要素,维系提升景观特征、生物多样性和人居环境,保护和恢复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遗迹。在农用地整治中注重农田景观的塑造,发挥农地生产、生态、景观、文化等多重功能,促进农村生态景观服务和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在建设用地整治中优化“生产、生态、生活”三生空间布局,在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和文物古迹、保护历史文化景观与乡土景观的前提下,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补充和预留生态用地,为生态景观建设预留发展空间,提高人居环境景观和谐格局。

三、土地整治转型建设的创新建议

1.土地整治转型发展要从“以人为本”出发以明晰整治土地的产权界定为基础,维护整治涉及利益相关者的根本利益,突出强调全维度广泛的公众参与,体现乡风文明和特色人文情怀,提升整治过程的公众满意度。

2.土地整治转型发展要以“景观生态”为导向提升土地整治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加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修复,构建以山为骨、水为脉、林为表、田为魂、湖为心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并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加强景观建设,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和文物古迹,改善人居环境,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3.土地整治转型发展要以“三生空间”为承载土地整治要兼顾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城市发展安全、生态环境安全,通过在空间划定“耕地保护红线”作为“生产线”、划定“城市发展边界”作为“生活线”、“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线”,实现在生产上进一步严格保护耕地,提升耕地质量,适度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在生活上进一步优化空间形态与建设用地结构,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生活“人物”并进;在生态上要破解城乡生态空间萎缩、突出污染问题与景观破碎化现状,通过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等生态化土地整治技术的应用,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同步重构。

4.土地整治转型发展要以“区域统筹”为保障通过树立国际化发展视野,土地整治通过分区域、分类别差别化重点整治,致力于保障“一路一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促进土地资源在“一带一路”沿线、都市圈、城市群和一体化区域的结构参差性优化和空间协同化布局,切实成为新常态时期推动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进行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严金明,夏方舟,李强.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5,28(14):19-20.

[2]黎东升,曾靖.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J].农业经济问题,2015(5):42-47.

[3]高昕,张冬平.新常态下中国粮食安全的特征与对策探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49(3):403-405.

[4]陈锡文.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及面临的挑战[J].农业经济,201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