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

赵晋林贻文

福州市鼓楼区公安消防大队

摘要:高层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建筑自身的特点也使得火灾的防范工作具有更大的难度。要想真正防患于未然,必须了解其消防隐患,切实做好相关监督工作。本文总结了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和特点,对其放缓监督工作的要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防火监督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生活,要想在有限的地面上容纳更多的人口,就不得不增加建筑的高度。正因如此,城市内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密集,在它承载着许多人生活的同时,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消防问题也引起了多方面的重视。消防问题,重点在防。要想真正保证高层建筑中人们的消防安全,必须在了解高正建筑消防隐患的基础上,由多方面共同配合与努力,做好防火监督工作。

一、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及特点

1、设计特点加速火势蔓延

高层建筑在设计上拥有更多的纵向管道,例如电梯井、步梯间等等,这些纵向管道的存在使得火灾发生时,更容易利用其上下相通的空气循环模式,加大火势的蔓延速度。同时,在现代建筑技术不断改进的前提下,许多设计施工原料都选用化学材料,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因此,在发生火灾时,更容易加速火势的蔓延。另外,高层建筑往往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其中的物品也普遍具有易燃特点,例如写字楼的文件、图书馆的书籍、酒店的织物等等,这些材料也使得火势迅速蔓延,很难扑灭[1]。

2、人员密集导致逃生困难

高层建筑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这在产生火灾时,却专为很不便利的一面。人员的密集无异于增加了疏散的难度,使得疏散过程不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同时,人们在面临火灾等重大事故时,往往很难保持镇定,同一座楼上的人员往往不隶属于同一机构,因此,加大了疏散时妥善指挥的难度,这就使得人员的撤离更难。此外,人们的恐慌也会造成楼梯间的拥堵,从而发生踩踏等事件,增加了救援难度和逃生难度。

3、建筑高度加大扑救难度

高层建筑的高度往往会加大建筑内竖向通道在火灾时形成的烟囱效应,这就大大增加了扑救的难度,很难以较快的速度迅速遏制火势。另外,建筑高度的增加也导致消防设备更容易显得捉襟见肘,很多消防设施并不容易达到建筑所需的高度,也会延误火灾的扑救速度。即便是在火灾扑救过程中采用了云梯消防车,其实际发挥的有效作用也十分有限。

二、高层建筑的防火监督工作要点

1、不断加强消防意识

防火监督工作,重点在防。因此,加强相关人员的消防意识,是防火监督工作的首要任务[2]。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相关人员对于防火工作的足够重视。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熟练使用各种消防器材。此外,对于使用高层建筑的群众,也应当不断加强其消防意识。除了定期派发消防工作相关的宣传手册之外,还应当定期组织各单位进行消防培训,了解建筑内的疏散通道和发生火灾时的疏散原则,掌握各种消防设施的分布,促使其不断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鼓励广大群众避免做出容易造成火灾的行为,譬如私拉电线等等。必要时,也可以在火灾易发季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消防演习。

2、保证设计施工质量

高层建筑的防火工作从设计施工之初,就应当同时进行。在进行防火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具体发展规划,根据自身的结构特点和用途进行针对性的防火设计。同时,也要将自身与周围建筑之间的防火距离、疏散通道的设置等等因素考虑在内,不断完善防火设计的科学依据。最重要的是,因为高层建筑人员密集,所以必须设定有效的避难场所,如避难层和防烟楼梯等,便于紧急情况的撤离。按照规定,高层建筑之间的避难层不能超过15层。此外,避难层应当与防烟楼梯间隔开来,并能够通向安全出口。在建筑施工时,应当寻找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防火设施的施工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防火设施能够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合理施工,保障质量。

3、定期检查火灾隐患

在高层建筑内,定期检查火灾隐患是防火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当不断明确各种可能会造成火灾隐患的现象。在工作人员进行各个楼层的检查时,应当着重了解各项可能会引发火灾的情况,对于楼道内物资的堆放,应当严格管控,并定期检查,一旦发现,应当及时清理。另外,现代高层建筑中,应当保留大楼的设计图纸,对于防火设计所不能涉及的范围,应当加强监管力度,除了定期常规检查之外,还应当由专门的人员进行防火设计的维护,以最大可能地消除火灾隐患。对于高层居民楼,更应当加强管理,杜绝不当用电、用火的现象发生。如果发现可能引起火灾的隐患,应当及时加强管理,督促其及时整改。

4、有效保护救援设施

高层建筑内的救援设施往往包括消防器材和消防场所两个方面[3]。对于消防器材的保护,应当由专门人员进行,在每天的大楼保安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巡查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消防器材的检视工作,除了确保消防器材的数量,避免其缺失之外,还应当检查消防器材的质量。在巡视过程中,应当定期试用消防器材,确保其有效性。如果发现消防器材数量变少或者不能正常使用,应当第一时间上报并及时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对于救援设施,应当保证其有效性。消防通道应当时刻保持畅通,避免占用。有些建筑中的消防门应当处于常闭状态,应当注意检查并及时恢复。对于高层建筑中的避难场所,应当检查其标志的有效性,避免场所被人占用。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应当及时反馈并修复。

5、逐渐完善管理制度

对于高层建筑内的防火监督工作,应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工作制度,以保证监督工作的顺利执行。在这项工作中,首先应当细化责任的划分,例如,在消防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应当保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班表执行管理任务,并促使其在检查过程中登记姓名和日期,一旦发生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追查到责任人。其次,应当完善工作人员的内部奖惩,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对员工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可以进行必要的表彰,予以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以榜样作用带动广大员工的执行。最后,对于因为自身疏漏造成火灾隐患甚至引发火灾事故的员工,应当公正裁决,予以处罚,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防火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应当得到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尽管高层建筑在设计、人员密度、建筑高度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但是只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地加强管理,改善防火设施,提升全民的防火意识,就可以防火灾于未然,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刚.高层建筑防火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改善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174-175.

[2]李伟哉.高层住宅楼常见几个防火设计问题及解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6,(07):72-73.

[3]范芳菲.浅议如何加强对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J].安防科技,2011,(06):55-5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