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绘画基础教学中绘画形式的概念与程式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具象绘画基础教学中绘画形式的概念与程式化探究

曾少勇覃海超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省十堰市442000

摘要:自艺术及设计专业成立以来,基本绘画课程在艺术及设计专业中扮演着相对重要的角色。绘画形式的概念和风格化是指绘画形式的同一性。绘画形式本身缺乏多样性、生命力和个性特征,画家对物体的观察不够细致。绘画体验和绘画观念取代了对自然真实客观的观察、探索和表达。

关键词:具象绘画;教学;基础;概念

素描与色彩是艺术与设计两个重要的基础课程。绘画和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上大学前要花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画画。在大学里要学的第一件事仍然是素描和色彩。绘画是一切绘画艺术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造型和表达能力。色彩是一门培养理性、感性色彩知识以及审美和色彩运用能力的课程。然而,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并不是绘画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对现代设计的敏感性和理解是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概念与程式在绘画学习中的运用

中国现代的绘画教育,基本是以西方的具象绘画为教学的主流,学生学习绘画首先接触的相关知识,就是如上所举的美术概念,老师上课所讲授的知识如此,美术教科书也以同样的方式在讲述绘画的基本理论概念,这本是正常的事情,因为教学必然要教授知识规律的共性,以概念为人知的方法是最好、最快的学习方法,但实际现实中却又往往过犹不及,学生、老师、被观念所困,一方面,学生被理论概念淹没。在对艺术本身的理解和学习中,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抽象的概念,寻求经验主义理论的准确性。苹果是圆的,但是学生们把它画成正方形,因为正方形更有尊严,但事实是苹果不是正方形的。塞尚是现代绘画之父,印象派大师。他把世界概括为立方体、球体和圆锥体。那么,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画成几何图形了吗?这不是几何替换。事实上,很多老师和学生都陷入了绘画的概念中,绘画的基本概念限制了人们的思维。为了摆脱这种束缚,许多画家不再愿意教授基础绘画,因为基础绘画的基本概念影响了艺术家创造形象的自由,使他用思想代替了自然界的真实错误。这并不是否定绘画本身的概念,它是客观规律,是对事物的抽象解释,但它并不等于现实。这个概念是为了帮助画家理解事物和图像的真实存在,而不是用这个概念本身来代替对客观本质的研究,本末倒置。概念和设计必须在同一层次上。同时,更应该关注个体艺术家的情感差异和绘画表现差异,而不是判断绘画效果的利弊的程式化方式。

二、基础绘画课程教学形式的探究

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保持了一系列苏联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的传播,塑特料教学模式已经不够了,许多学校或教师已经开始寻找其他的方式。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他重要的文化精神,即对绘画真谛的理解。每一幅画都有自己的艺术面貌,艺术家根据对类型的掌握来确定自己的风格特征,这需要长期的艺术实践,不断的探索和综合,最终形成一系列的色彩表现手法,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如今,这种教育模式似乎被视为一种“子承父业”。一般来说,在课程开始的时候,老师会先画一个静物或模型,然后进行演示,画出所谓的“范图”,最后学生再根据这些“范图”重新绘制。这种教育只能培养成千遍一律“画师”,他们无法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和成就。在我看来,大学教育这个层次的教学应该允许学生画自己,而不是给学生他们想画的,而是让学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然后画出来。在形式、色彩、表达方式等方面,教师不应过多干预。它也不意味着在原则问题上的自由放任。

2.例如,理论教学被称为“曹衣出水”。早期文艺复兴给了绘画空间和透视,这是西方绘画千百年来的基础。我们研究过西方,所以从绘画研究的开始,我们就必须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如“近距离、远距离”、“一点透视”等。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理论的教学,应该优先于绘画教学。教学理论和绘画技巧的一般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构图、解剖、透视、比例、色彩、空间、光影的变化规律,为合理理解绘画的技术要点和实践打下基础。为了解释这些理论,教师需要一个清晰的陈述,一种清晰,简洁,深刻的语言,如果可能的话,结合实际观察和演示。例如,在教授被观察对象的变形、消失、透视等现象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感官观察的方法,因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而获得知识。在作文原则的教学中,学生将以几种不同的作文主题形式的插图为指导。知识是通过理解和比较获得的。如果教师在理论上做了不现实和过多的阐述,或者教师本身对绘画与设计缺少相关的体验与认识,缺乏一定的关联性,那么就不可能有深入的对话。他证明了学生不仅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而且也做不到,更不用说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绘画创作。可以说,绘画理论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曹衣出水”理论教学。曹仲达画这些人物时,衣服紧贴着身体,就像刚从水里出来一样。这些人物的衣服和身体是密闭的。因此,我明白理论的教学也应该像科学一样密不透风和严谨。

三、绘画与直觉体验

绘画是一种直观的艺术。从具象绘画的角度看,绘画的主要目的无非是再现自然的现实。我们的眼睛可以观察和感知。然而,在具体写实绘画教学中,在各种绘画术语和概念的影响下,我们似乎失去了最直观、最本能的观察能力。画家感知物体形状和颜色的直觉能力常常被忽视。他以统一的方式处理描绘的对象,概念化,忽视客观和自然现象。这导致绘画个性的丧失,形象生命的丧失,画家精神的丧失。据说绘画教学具有普遍性,其相对准确性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似乎掌握绘画的这些基本规律,与基本概念,并非是绘画的根本目的,建筑师可能有特殊的控制原则,角度,医生会了解人体的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画漂亮的画。在绘画史上,许多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在具象主义和现实主义理论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诞生的。他们的绘画并非完全建立在现代绘画的理论观念之上,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绘画观念和理论,而是停留在对现实的研究上。印象派绘画在绘画上有着重大的历史胜利和创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欧洲人对科学概念和革命者特征的发现和诠释,色彩图案一方面是对真实自然的观察和坚持。写生。而我们当下的绘画基础教育,似乎又落入了印象派的程式之中,在绘画的色彩表现上,很多时候都是抛弃真实的观察,而按照一定的印象派绘画表现程式就进行绘画,如笔触的点化、色彩的冷暖、互补色的应用,但客观的事实确实如此吗,印象派是最注重绘画写生与绘画观察的,也较为注重画家情感的抒发与表达的,但我们的绘画基础教育似乎丢弃了其最珍贵与最本质的东西,而学其表皮。绘画是一种直观的审美体验。人们通过最直接的观察和体验来寻找事物的美。学习绘画的人需要对形式、颜色和美有一个直观的感知。因此,绘画的概念和过程必须成为学徒绘画的辅助知识,而不是目的本身。自然色彩的观察、审美的体验和绘画形式的创造应是绘画的基础。

美术与设计基础绘画教学的理论部分严谨不容忽视,实践部分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在绘画基础教学中,教师必须使不同的学生适应自己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敢于创新。只有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展创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性,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基础绘画艺术课程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并通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培养提供良好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瑞.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丛书——二维形态构成[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

[2]秦敏.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