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烧伤整形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心理干预对烧伤整形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作用研究

覃江焕梁倩王永银李培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530021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烧伤证型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作用。方法:将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烧伤整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不良情绪评分相比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得到一定改善,但试验组护理后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烧伤整形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心理干预;烧伤整形患者;负性情绪;影响

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其主要是指因化学物质、电、高温等引起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一般根据温度高低和作用时间长短将烧伤分为四个等级。根据临床研究,烧伤不仅会导致患者的导致患者的整体形象受到影响,还会导致患者的毛细血管功能出现障碍,导致血液的PH值下降,影响其身体健康[1]。本研究对心理干预对烧伤整形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烧伤整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在19~72岁,平均年龄(32.68±4.75)岁,烧伤面积在15%~78%。试验组男28例,女12例,患者的年龄在16~71岁,平均年龄(32.59±4.81)岁,烧伤面积在12%~8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烧伤面积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与对比研究的要求相符。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其中主要是在患者入院后指导其正确用药,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等。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干预措施,具体操作入下。

1.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积极与其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并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等。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尽量保证动作轻柔,并且与患者交流是要与其温,尽量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患者的想法,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另外,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帮助,了解其存在问题并予以合理解答,从而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2针对性心理护理

在了解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后,护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案。其中心理护理不仅要在语言上体现对患者的关怀,还要在行为上尽量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友好与善意。其中在与患者接触的时候要多与患者进行肢体上的接触,并且要尽量将护理工作做到最好,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努力,从而让其能够消除负性情绪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为其讲述成功治愈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

1.2.3争取家属的情感支持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动员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和鼓励,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多给予患者陪伴和安慰,让其能够得到更多信心。同时,家属在陪伴患者的过程中要鼓励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促使其治疗依从性的提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负性情绪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完成,分值越高代表负性情绪越严重。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完成,分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分别采用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完成对两组数据组间对比的统计学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负性情绪评分相比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护理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多发伤,其在火灾事故中的发生率较高。根据临床上对烧伤患者的观察,其在受伤后不仅要承受生理上的创伤,还会因为担心自身整体形象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2]。在烧伤整形患者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负性情绪导致其治疗依从性下降,对其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3]。因此,在对烧伤整形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让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完成治疗,从而促使其治疗效果的提升。

心理干预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内容,其主要是应用于存在负性情绪患者的护理中。对于烧伤整形患者而言,其负性情绪的产生主要与担心自身整体形象受损相关,因此在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4]。其中护理人员要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后能够更好地开展心理护理工作。其次,护理人员要不断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让其明白整形后能够很好地恢复其整体形象,从而帮助其建立治愈的信心。

本研究对心理干预对烧伤整形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心理干预能有效消除烧伤整形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映雪.烧伤整形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J].中国医疗美容,2014,(2):108-109.

[2]唐丽燕.心理干预对烧伤整形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9):625-625.

[3]刘葵.烧伤整形患者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471-472.

[4]罗琳.烧伤整形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5):69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