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探讨王园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基于“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探讨王园园

王园园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012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变电运维工作主要依靠变电运维人员进行管理,变电运维效率相对较低,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变电运维水平和效率,节约更多的人力资源,逐渐的受到众多电力企业的青睐。因此,本文针对“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策略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应用优势;策略

1“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应用优势

1.1提高工作效率

变电管理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时,优化变电运行管理。简化变电站操作形式、步骤,优化操作规程、操作顺序,优化工作票、安措票、作业卡、巡检记录,优化许可终结手续办理流程,优化停送电流程,优化状态检修及巡视工作,剔除冗余环节,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另外,管理人员承担巡检、发现以及消除维护类问题、缺陷的职责,这就要求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日常巡视、维护工作计划,尽可能的多算消除缺陷的时间。而检修试验工区的管理人员,不仅仅应该从事简单、传统的维护类检修工作,还需要从事专业化检修工作,以此降低变电运行故障发生率,进而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1.2优化资源配置

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优化变电运维值班方式。精简夜间及节假日值班人员,推出了“3+1”运维模式,即从运维站原先的甲、乙、丙三个运行班组中各抽调1人组成维护检修班,更名为“丁班”。丁班作为运行班的储备力量,上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30~17:30。运行班组值班方式为“上一休二”,即当值1天,休息2天。丁班人员定期轮换一次,每28天为一个周期。调整之后,白天开展运维工作的人员职责也由单一的设备维护扩展到设备运行、维护检修为一体,运维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3+1”运维模式下,运维人员可分组全天候待命,确保夜间及节假日充足运维力量,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配置,进而释放大量的劳动力,即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始终坚持资源最优化配置原则。因此,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时,应该加强对变电运维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技能水平的专业化培训,特别是运维一体化108项项目的培训,以此实现直流、自动化、保护、试验、检修以及变电运行等专业的融合。

2“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要求

①相关变电运行维护人员应严格依据专业进行工作整合,加强与其他工作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为全面实现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工作模式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将原本从事变电检修的作业人员合理分配到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运维班组中;②实行一个岗位多种职责的工作模式,加强对变电运行维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其能够胜任多专业的工作模式;③对变电运行维护工作人员的值班模式进行优化,对其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以免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④组建一支独立的班组,对变电站的日常检修、维护与测试工作予以专门负责,有效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⑤密切结合变电站现场环境与实际工作周期情况,对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予以科学设置,有效提升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效率。

3“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策略

3.1加强部门整合,做到职责一体落实到人

变电运维一体实现了岗位和工作的融合,但并不是说不需要岗位和职责的划分。在变电运维一体化背景下,要做好部门和班组的整合工作,并按照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需要设立集控组与运维组,集控组的成员要尽量选择有运营经验的人,负责值班以及正常的设备巡视等工作。运维组则可以由变电维护的技术骨干人员带队或组成,主要负责对运行停电消缺的检查。由于变电运维组承担的工作项目很多,因此要按照运行、检修等工作特点进行合理的人员职责划分,这就要求班组的组长了解员工的技能和专长,保证每个员工都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的技术特长。为了提升运维现场的安全监控质量,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加强对变电运维工作的管控,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一体化。

3.2上级部门需要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标准

运维一体化工作相当于是对运行与检修工作进行了整合,运维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是工作许可人,还是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同时劳动强度增加,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容易导致安全监督环节的缺位。因此,上级的相关部门需要尽快编写出运维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实现规范操作,并降低安全风险。对运维班模式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原有的运行和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针对运维工作中的安全性、重复性特点的作业进行辨识并编写相应的指导书。新编写的指导书中需要逐层对工作重点进行细化,将每一项作业都对应到相应的指导条目中去。对运维作业进行合理的分解,将在各个时期中的危险点与相应的应对措施都融入到具体的指导执行条目中去。要进行跨专业、多层次的讨论,这样才能够让指导书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同时还必须积极对基层实施后的意见进行收集,并进行快速的修改和完善。

3.3重视对运维实施人员的教育

电力行业的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繁琐性,而且在需求量不断增大的时候,实施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风险也会随着增大,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施人员的工作热情,就如上文提到的对各个部门职责人员进行适当的激励机制,需要把实施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作为重点关注。基于此,在开展运维一体化工作时要根据不同作业项目的难易程度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的制定也要依据现实进行设置,而且对于每一阶段的培训教育内容也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讲解,以此来作为促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对运维工作的基本知识技能有很好的掌握和了解,确保在工作岗位中的得心应手,促进了运维变电一体化的高质量实施。

4结语

我国电力行业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电网的运行状态逐渐成为制约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下,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有了新的改进措施,实行运维一体化的实施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减少用电的压力,保证了企业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能够有高效的检修措施,在未来的发展中,运维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存在的不足及时的进行改善,确保运维一体化能够顺利的开展实施,以促进电网运行的稳定高效。

参考文献:

[1]张海文.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30).

[2]王红梅,张红丹,张蕾.关于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认识[J].科技资讯,2014,(6).

[3]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张彩友,丁一岷,冯华.浙江电力.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