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在降低封闭式病房男性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团体心理辅导在降低封闭式病房男性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中的应用

任燕霞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621000

摘要:目的:对团体心理辅导在降低封闭式病房男性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间68例封闭式病房男性精神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入组,每组34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分别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常规心理护理后暴力行为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2例伤人、5例毁物、4例言语恐吓行为,暴力行为发生率为32.4%;对照组有4例伤人、7例毁物、9例言语恐吓行为,暴力行为发生率为58.8%,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降低封闭式病房男性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封闭式病房;男性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

精神病对患者健康、生活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患者不能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患者的各项行为也非常怪异,常人无法理解。多数患者会存在严重的社交障碍,甚至会产生自杀或攻击他人的行为。由于精神病患者病情非常特殊,急性期大多数病员无自知力,不自愿住院,且多数病人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患者长时间缺乏家人的关心,难免会出现暴力行为。因此,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研究证实,团体心理辅导能够降低精神病住院患者的暴力行为,为此,我院在2015年3月-2015年12月间,选择了68例封闭式病房男性精神病患者,对团体心理辅导在降低封闭式病房男性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间68例封闭式病房男性精神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入组,每组34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患者平均年龄为(39.5±16.7)岁,患者平均病程为(6.9±3.7)年,住院时间平均为(3.6±2.6)个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患者平均年龄为(40.3±16.2)岁,患者平均病程为(7.2±3.5)年,住院时间平均为(3.4±2.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按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暴力行为进行评估。

1.2.2观察组:患者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按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暴力行为进行评估。每个团队由1-2名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带领,团队成员有6-8名患者组成。每周进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团队成员在安静的房间中围成一个圈,增加彼此的亲密感[1]。心理辅导师首先要对患者现阶段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现阶段情绪变化及心理康复状况,对现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团体成员就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观察和分析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反应、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引导成员正确表达情绪,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以改善。在团队中,成员感受到被他人授受与容纳,并相互学习成员的正性体验,彼此交流信息与经验,随着时间的进展,团体成员自然形成一种亲近、信任、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团体关系和气氛。同时每周定期安排团队成员熟练内务的整理,打理个人卫生,体育锻炼,棋牌娱乐比赛等。

1.3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者进行住院期间的观察,观察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并将结果进行比较,所有内容均由患者的责任护士负责调查、整理。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有2例伤人、5例毁物、4例言语恐吓行为,暴力行为发生率为32.4%;对照组有4例伤人、7例毁物、9例言语恐吓行为,暴力行为发生率为58.8%,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精神病患者很容易沉浸在自身的精神症状中,加之家庭、社会对其关心甚少,而且封闭式病房病员活动空间有限,密集度较高,导致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几率非常高,不仅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也会给周围的人、事、物带来影响,威胁周围人、事、物的安全[3]。因此,在治疗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改善患者心理状况,降低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别于常规心理护理的方式,其能够让患者更好的融入团队中,减轻患者的孤独感、焦虑感,增进患者之间亲近、信任、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关系;团体心理辅导也能够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改善患者的交流能力[4],使其更好的参与到治疗、生活中;团队心理辅导还能够让患者重新认识生活、认识周围的人、事、物,进而达到降低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的目的。

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患者有2例伤人、5例毁物、4例言语恐吓行为,暴力行为发生率为32.4%;对照组有4例伤人、7例毁物、9例言语恐吓行为,暴力行为发生率为58.8%,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我院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基本相同[5],因此,进一步证明了,团体心理辅导能够降低封闭式病房男性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

总的来说,团体心理辅导在封闭式病房男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引导患者用积极、健康的方式表达情绪,降低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辅导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其春,何淑芬.系统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4(04):90-91.

[2]刘春香,王跃,蔡成华,郭宗保,马云峰,许本建,卫舒丽.社区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多角度观察及预防对策的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01):10-12.

[3]许本健,刘春香,陈菊凤,等.北京市社区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及康复预防管理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03):83-84.

[4]隋晶.精神病住院患者暴力行为预测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临床护理,2013,2(02):664-665.

[5]谢荣仙,吴全花,谢素芳.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1535-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