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在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运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CT诊断在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运用价值分析

徐艳峰

烟台市海阳荣军医院放射科山东烟台265100

【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在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放射治疗前后给予CT检查,并将其诊断结果为术前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放射治疗前,经CT扫描共检出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各98例和96例,检出率分别为98.0%和96.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无乱是放射治疗前还是放射治疗后,卵巢癌、宫颈癌患者的CT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病理分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卵巢癌和宫颈癌可以为医生提供清晰、可靠的病灶病理特征信息,还可以为两种肿瘤进行有效病理分期,为患者的治疗、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卵巢癌;宫颈癌;诊断价值

卵巢癌、宫颈癌都是比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二者均有早期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不明显的特点,容易出现误漏诊而导致治疗被耽误[1]。因而,选择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度高的诊断手段对两种肿瘤的发生、分类与分级情况进行有效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层螺旋CT在放射治疗前后对两种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

卵巢癌患者的年龄在31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2±3.1)岁。

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在29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8±3.6)岁。

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放射治疗前的CT扫描:在患者接受放射治疗之前,结合其临床表现,采用多层螺旋CT(GE16排lightspeed螺旋CT扫描仪)扫描对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的病理改变、临床病理分期等进行确定。其中,卵巢癌检查前禁食10h,入室前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温水800-1000ml,其扫描范围设定在盆腔,当肿瘤瘤体超出盆腔范围并合并腹水的情况时,可以将扫描范围扩大至全腹扫描(隔顶至盆底),设定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20mv,矩阵512×512,层厚和层间距分别为7.5mm、5mm;观察患者的病灶大小、位置、形态,并行多平面重建以获得更清晰的扫描图像。宫颈癌的患者扫描前期步骤同卵巢癌,其扫描范围设定在L3开始慢慢到趾骨联合之间,扫描参数设定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350mv,矩阵512×512,层厚和层间距分别为5mm、5mm;然后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将造影剂80~100mL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速度为4ml/s,经造影数据拆薄处理后,将其传送到ADW4.2工作站,分别做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观察患者的病理状态,并进行分期。

放射治疗后的CT扫描:放射治疗后同法对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进行CT扫描,并对不同患者进行病理分期。

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诊断后均参照FIGO分期标准进行临床病理分期,同时将放射治疗前后CT诊断与分期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放射治疗前,经CT扫描共检出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各98例和96例,检出率分别为98.0%和96.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无乱是放射治疗前还是放射治疗后,卵巢癌、宫颈癌患者的CT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病理分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2。

3讨论

调查研究表明,75%的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都有起病隐匿的特点[2],当有明显症状并到医院接受诊断时多已属于晚期患者,治疗效果欠佳,生存率大大降低。因而,早期及时、有效的诊断以及合理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5年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3]。

无论是卵巢癌还是宫颈癌的患者,都需要在术前对病变大小、位置、对周围结构的侵犯情况、浸润深度、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等信息进行有效判断,做好术前临床分期,并确定患者的治疗方式[4]。本文分别对放射治疗前后CT诊断卵巢癌与宫颈癌的结果、临床分期等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可见CT诊断肿瘤的FIGO分期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提示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卵巢癌和宫颈癌可以为医生提供清晰、可靠的病灶病理特征信息,还可以为两种肿瘤进行有效病理分期,为患者的治疗、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符纪宁.CT诊断在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5,30(33)∶181-182.

[2]常广勇.CT诊断在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9):30-32.

[3]闫小艳,马丽君,李际春.CT联合超声与CA125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7):607-609.

[4]郭强蕊.CT诊断在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运用价值[J].西部中医药,2015,28(1):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