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湿化中微量泵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人工气道湿化中微量泵的应用效果分析

刘弦

湖南衡阳市中心医院外科湖南衡阳421000

【摘要】目的:研究人工气道湿化中微量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我院行人工气道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间断气道湿化方式完成对照组的气道湿化,采用微量泵完成试验组的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均吸痰次数和吸痰量,并对两组患者气道湿化异常及高气道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日均吸痰次数和吸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湿化不足、湿化过度及高气道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气道湿化总微量泵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工气道湿化;微量泵;应用效果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通过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从而建立人工气体通道。人工气道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患者气道畅通,确保患者的呼吸正常完成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基础条件[1]。人工气道的应用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十分常见,通常用于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本研究对人工气道湿化中微量泵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我院行人工气道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在20~74岁,平均年龄(42.685.62)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在22~73岁,平均年龄(42.575.8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满足对比研究的要求。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间断气道湿化,其中主要是由护理人员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3~5ml,之后取下针头并沿着气管导管壁,在呼气末将湿化液注入气道中,注射的频率为1次/1~2h或根据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实际情况确定注射频率。

给予试验组微量泵湿化处理,其中主要是使用容量为50ml的注射器抽取湿化液,用三通阀一端连接氧管,一端接连接管接通装有湿化液的注射器,将单孔鼻氧管连接于接氧管的对侧并放入套管内妥善固定。然后根据患者的痰量和痰液粘稠度对泵入的速度进行合理调节,一般需要将速度控制在2~4ml/h。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均吸痰次数和日均吸痰量,并对两组患者湿化不足、湿化过度和高气道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分别采用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并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完成两组数据的对比检验,在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日均吸痰次数及吸痰量比较

根据对两组患者的观察,试验组患者的日均吸痰次数较对照组更少,并且日均吸痰量较对照组更少,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人工气道在很多不能自主完成呼吸作用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通气状态,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2]。但由于正常情况下人的上呼吸道会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湿化和加温处理,确保气体能顺利进入肺脏。但在使用人工气道时,气道的自身湿化加温将明显减弱,这样就会导致下呼吸道成为气体湿化的主要部位,引起气体湿化不足的情况。在未湿化的气体进入后会导致呼吸道纤毛运动频率下降,从而影响其对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上升,并且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其它并发症,对其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3]。因此,在采用人工气道时必须要对气体进行湿化处理,避免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

传统的气道湿化方式是使用容量较小的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湿化液的吸取和注入,这种间断湿化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气体加湿处理的要求。但根据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一次性注入湿化液的量较大,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并且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等情况,严重影响其正常呼吸。并且两次给药间期时气体通常比较干燥,很容易导致患者在间期出现干咳和痰液粘稠的情况,导致其呼吸道被阻塞,严重威胁患者的安全[4]。

微量泵是现代医疗中常见的人工气道湿化方式,其主要是通过湿化液的持续输入,让患者的气道湿化能持续进行,从而确保患者吸入的气体均经过湿化[5]。相对于传统气道湿化方式,微量泵的应用能够完成对湿化液输入速度的控制,从而确保患者气道湿化有规律的进行。同时,相对与传统湿化方式,微量泵能减少患者的吸痰次数,避免因反复吸痰而对患者的气道造成刺激,防止人为导致的气道损伤。另外,微量泵的应用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很大帮助。

本研究对人工气道湿化中微量泵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日均吸痰次数和吸痰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湿化不足、湿化过度和高气道反应等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人工气道湿化中微量泵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减少患者的吸痰次数和吸痰量,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夏晓晨,周晓熙,谢常宁,蒋小红,王曙红.喉癌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气道内湿化方法效果比较[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6,02:145-147.

[2]程思锋,汪琼,李春梅,张玉琴.不同湿化方式对不上机气管切开患者痰液性状影响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6,08:116-119.

[3]仪宁,金婷.气管切开患者术后两种不同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03:88-90.

[4]刘文萍,江莉,王琴.微量泵连接雾化罐气道湿化的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5,05:607-608.

[5]杨迎峰,李雪婷,魏佳,齐艳凤.3种湿化法对ICU脱呼吸机病人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对比分析[J].护理研究,2014,15:1853-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