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刘亚江

河北省沙河市桥东学区刘亚江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抓纲务本,注意基础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小学数学课程必须突出体现基础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则是基础性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通过学习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技能、思维技能、推理技能、操作技能等。这些必须让学生学好、用好。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针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三个必要条件(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初步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按要求进行转化,但保证分数值的大小不变,来设计习题。通过这些练习,使学生能很清楚地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基本特点,而且形成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等知识建构基础。

2抓住关键点,注意针对性

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现在练习题的来源途径非常广泛,书后有,辅导资料上有,远程教育资源上有,还可以自行设计。面对纷繁多样的题海,该如何去“捞金”呢?再加上数学课堂中的练习时间最多也不过10来分钟,哪儿能处理那么多的习题呢?我认为,只有一条原则,那就是精选,针对本节课的关键点优化设计,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我设计了一组判断题(当一回小法官)。第1小题是针对学生会忽略相同的数中“0除外”这个条件来设计的,因为在实际的分数性质应用中,分子分母同时除以0的情况极少,学生往往会将其忽略。第2小题属分子乘以了一个数,但分母没有乘的这种错误类型,强调“同时”的重要性。第3小题属分子分母不是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的错误类型,强调“相同的数”的重要性。第4小题属分子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的错误类型,提醒学生注意分数的基本性质只能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适用,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亦不适用。第5小题是为了说明几个分数的分数值虽然相等,但分数单位不相同的道理。就这样把学生应用分数基本性质可能出现错误的几种情况都涉及到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了“分数基本性质”的内涵,避免了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错误,使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整体上看,这些题目几乎没有多余的,均是必须让学生经历的,显得既有全面性,又有针对性。

3联系生活,注意应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4丰富题型,注意适应性

“听过的忘得快,做过的记得牢,未见过的做起来难。”为了巩固一节数学课的学习效果,可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题型,可选择,可判断,可填空,可计算,可操作,可解决问题等。其实这些题型也是各类考试中经常会见到的。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此节课知识的特点,想想能设计成哪些题型,将其进行精选,提高其针对性,让学生经历练习进一步澄清错误的认识。练习题型,可涉及到判断、填空、应用等题型,学生再次遇到解决此类型题时,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所以做起来会显得比较适应的。

5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特点,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练习设计中的层次性,就是指练习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6拓展思维,注意开放性

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或者设计一些条件多余的,或者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数学训练不能只追求短期的效果,而应该追求长效。那种只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只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练习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有效练习。我们应该让学生在练习中数学地思考,使学生巩固掌握知识,不断提高数学能力,使数学知识扎根于每位学生的心田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