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病房管理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探讨不同病房管理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影响

赵芸芝邵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不同病房管理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方医院收治的82例首发精神分裂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取常规开放式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精细化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RBANS、社会功能评分组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可加强患者执行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认知功能,并且社会认知功能较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RBANS;社会认知功能;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337-02

精神分裂症不仅临床发病率高,而且治疗难度大。其病症表现为意识不清,情况严重还会出现妄想和被害等症状,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患者思维和认知障碍严重程度不一,常规管理模式下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退缩,不利于认知功能的恢复[1]。为此,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方医院诊治的41例首发精神分裂患者行精细化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以此为临床合理应用精细化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提高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社会认知功能恢复质量提供依据[2]。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研究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方医院诊治的82例首发精神分裂患者。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1)均为首发精神分裂者;(2)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者;(3)均有大专、初中及以上的教育程度。

排除标准:(1)精神发育迟滞者;(2)无法接受家庭护理者;(3)其他精神药物依赖者;(4)四肢残疾或者其余严重疾病者;(5)酒精依赖者。

对照组41例首发精神分裂患者采取常规开放式管理模式,年龄区间22.4~36.8岁,平均年龄(28.19±3.24)岁,男25例,女16例。另41例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纳入观察组,采取精细化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年龄区间21.8~37.9岁,平均年龄(29.15±3.17)岁,男24例,女17例。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41例患者采取常规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包括患者穿病员服、佩戴手腕带等。

观察组采取精细化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

(1)精细化生活管理:每天督促患者料理个人卫生问题。组织患者参加体育健身类活动、手工类工娱活动、心理剧、绘画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集体健康教育、精神运动康复。并根据病人年龄、爱好增加的棋牌,游戏。

(2)患者住院期间可由患者家属进行陪伴照护,并且允许患者不穿戴病员服,但需要佩戴医院特有的身份标识手腕带。家属在照护患者时可自由在院内活动,并可在主治医师的允许下短暂外出购物等。

(3)健全精细化护理服务管理体系,通过实行层级责任管理制度,由护士长为最高监督管理人员,逐级分层管理,在检查护理与监督工作时作规范以及清晰的记录,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客观记录。

(4)通过精细化管理服务概念加强对精神科病房制度的管控,包括精神科病房内交接班制度以及精神科病房科室分级管理等核心制度的执行,以精细化管理为依托,使精神科病房科室内的安全管理措施持续不断的进行整改与完善,并在精细化管理服务概念的指导下实行多层次的优质服务,详细讲解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健康宣教等[2]。

1.3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3]评分。此量表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拥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

(2)统计两组认知功能。认知功能采用国际通用评估精神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4]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将82例患者所有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82例患者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如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测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对比

观察组41例患者RBANS组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RBANS统计对比(x-±s)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心理素质脆弱、精神抗压力弱思维[5]。精细化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精神压力,并可促进患者与其家庭成员沟通交流,并可与亲戚好友等聚会,诸多措施下加强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通过给予自有宽松的环境,使患者可与外界有沟通交流,满足患者的社交与自尊需求,同时通过此病房模式有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患者丧失生活、社交信心,精细化家庭式护理还利于帮助患者保持日常生活能力,避免患者处于负性心理,在精细化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下不断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精细化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社会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铭鑫.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及护理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2):113-114.

[2]庞小丽,朱永红,陈华威,等.精神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1):33-34.

[3]周朝当,贾淑春,普建国.自编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信度、效度的初步检验[J].四川精神卫生,2004,17(3):144-146.

[4]张保华,谭云龙,张五芳,等.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的信度、效度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2):865-869.

[5]徐韦云,熊金霞,谢迎迎,等.主动式社区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局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3):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