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无轨站的建设意义和发展远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高铁无轨站的建设意义和发展远景

董志刚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530029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高铁路网持续快速扩张,然而许多地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不具备建设高铁的可能性,高铁无轨站模式的诞生便是积极寻找一种新的、灵活的出行模式去主动搭建一座通向高铁路网的桥梁。本文将以高铁无轨站建设以及存在优缺点出发,深入分析高铁无轨站的建设意义和未来发展远景。

关键词:高铁高铁无轨站公铁联运扶贫

引言

从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水平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以来,我国高铁建设经历了飞跃式发展,已成为全球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在大的国家。到2017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2.5万公里,基本覆盖全国各大城市。高铁建设不仅带来了区域经济发展变革,更为数以千万的老百姓带来了高铁福利。但是因为高铁建设的特殊性与局限性,很多不通高铁的中小城市甚至偏远山区,却无法享受到高铁福利,出行难依旧是困扰当地群众的一大难题。

1.高铁无轨站的发展历程

1.1概念

高铁无轨站是指在没有高铁线路经过的城市,设置具有购票、取票、候车(专线大巴)、物流等功能的铁路站点,通过开通专线大巴与就近的高铁站无缝对接,实现公路与铁路的零距离换乘,是公铁联运的新模式。

1.2建设情况

2016年12月19日,全国第一家高铁无轨站在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正式启用,经过“从无到有”的创新探索到“从有到多”的铺开建设,高铁无轨站的运营网络已经初步成形。截止2017年底,广西已有11个县市的高铁无轨站开始成网运营。

1.3运营模式

1.3.1选址

高铁无轨站应以当地汽车站或人流集散中心为选址地点,并同步在就近的高铁站设立接驳换乘中心,以缩短旅客往返于公路交通和铁路交通站点之间的走形距离,实现旅客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零距离换乘。

1.3.2管理

高铁无轨站为多方管理模式,即由铁路、地方政府、高铁无轨站投资公司以及负责接驳的当地运输企业共同负责、协同管理。

1.3.3购票

高铁无轨站和接驳换乘中心均设有车票代售点,旅客可通过代售点购买汽车票和高铁车票或只购买汽车票往返于高铁车站和高铁无轨站之间。

1.3.4乘车时间

旅客乘车时间=高铁列车开车时间-高铁无轨站与高铁站间大巴行驶时间(含不可预见因素带来的额外附加时间)-旅客高铁站进站上车时间

通过应用高铁无轨站智能管理和调度指挥系统,实现票务和运力的统一调配以及数据和资源的集中分析,用于接驳的专线客运班车必须与高铁列车时刻表紧密衔接,通过精准调度班车和发班间隔,实现“门对门”的公铁无缝联程运输。

1.3.5乘车方式

旅客可凭已购大巴车票在高铁无轨站候车室内等候乘车,工作人员会根据大巴开车时间提前组织旅客检票乘车,待旅客到达高铁站接驳换乘中心后,旅客凭票进高铁站候车以及乘车。同样,旅客乘坐高铁到站后,也可通过车站的高铁无轨站接驳换乘点乘大巴去往对应的高铁无轨站。

2高铁无轨站运营情况

从第一个广西凌云高铁无轨站开通运营,到11个高铁无轨站成网运营。截止2017年底,11个高铁无轨站共计开行接驳班车近6万班次,发送旅客约48万人。

3高铁无轨站建设利弊

3.1存在优势

高铁无轨站作为公铁联运的新模式,将铁路和公路运输有效结合,通过建设高铁无轨站运营网络,将多个不通高铁的地区拉入“高铁生活圈”,实现人流、物流的快速疏通和扩张,特别是在一些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利的县市地区,高铁无轨站的设立在服务民生的同时更能助力旅游扶贫。例如凌云高铁无轨站一方面通过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引入携程网、去哪儿和一嗨租车等知名企业,实现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构建“快旅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把旅客变游客,游客在凌云端和百色端都能够购买景区门票、预订酒店和个性化包租车,并有多种特色旅游产品自由选择,通过“引客入凌”,将凌云的天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以交通促旅游。另一方便,将高铁无轨站的运营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凌云会客厅设立电商孵化基地,引入高铁快运、中国邮政和社会物流企业,设立6大物流仓,加速当地的特色名产、农副产品等货物与外界的流通。同时,为了更好的招商引资,高铁无轨站的各类营销资源实行统一管理。

根据统计数据,高铁无轨站建立不到半年时间里凌云县共接待旅客近107.3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综合消费9.5亿元,同比增长25%,国家旅游局将高铁无轨站模式称为“扶贫新动力”。

3.2存在风险

高铁无轨站虽然实现了公路和铁路运输的无缝衔接,大大缩短了站点之间的走形距离,实现了旅客乘车的零距离换乘。但从旅客无轨站购票→安检候车→登乘大巴→到达高铁车站→验票进站候车→登乘高铁的整个过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并且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旅客出行。另一方面,公路运输受天气、道路等外界环境变化影响较大,加大了旅客出行安全风险和高铁漏乘风险。

4高铁无轨站的建设意义

高铁无轨站通过建设广覆盖、深通达、提品质的交通运输网络和高效、科学的信息管理体系,促进了交通供给侧改革,解决了交通资源分散和各类运输体系互不融合的问题,并逐步消减了区域之间的地理阻隔,补齐了贫困地区的交通“短板”,为人民群众提供出行新选择,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高铁无轨站建设深深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变革,通过加速运输旅游服务一体化进程,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高铁无轨站的发展远景

高铁无轨站不仅是旅客出行选择的一种交通运输载体,更将是一个融合出行服务、共享经济、智能体验、会展商洽的服务体系。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区的高铁覆盖率也逐年提升,却也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即东部沿海地区高铁网络覆盖日趋完善,中西部地区高铁网覆盖率仍然较低,很多无高铁通过或离高铁站距离较远的县市地区,当地群众乘坐高铁出行存在一定的麻烦和困难,特别是一些拥有着丰富旅游文化和农副产品资源的贫困地区,因为交通不便利,导致“外面的人不愿来,里面的东西出不去”,而高铁无轨站通过不断构建和完善多式联运网、旅游集散网、电商物流网和共享出行网,有效扩展高铁线路的辐射半径,充分释放高铁路网运能,实现高铁资源最大化利用,通过搭建交通桥梁增强区域招商引资和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助力贫困地区加速实现脱贫致富。

结束语

高铁无轨站打破了人们在公路和铁路交通之间传统的换乘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让无高铁覆盖区域的人们能够便捷乘坐高铁出行。同时,它通过多元化管理的模式,使地方客运、旅游和电商企业之间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成功从一个交通运输载体转变为一个集旅游、交通、电商等多种服务模式的平台,是公益性与经营性兼具、服务民生与旅游扶贫并行、可复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