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式粘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12例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阴式粘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12例临床体会

唐丽

唐丽(贵州省都匀市人民医院妇产科558000)

【摘要】目的经阴道摘除0型粘膜下子宫肌瘤。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有齿卵圆钳夹持瘤体按同一方向缓慢旋转直至瘤体脱落。结果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中术后无不适反应。结论0型粘膜下子宫肌瘤经阴道摘除,操作简单,无疤痕,手术时间短,患者无痛苦,效果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阴式摘除粘膜下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333-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子宫肌瘤,粘膜下子宫肌瘤,主要症状为长期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导致继发性贫血,尤以粘膜下肌瘤出血较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我科自2008.2—2012.3共收治粘膜下子宫肌瘤12例,所有病例瘤体均带蒂从宫颈脱出至阴道,采用不开刀,在局部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下行阴式粘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我科选自2008年2月—2012.3月期间收治0型粘膜下子宫肌瘤住院患者12例,所有病例妇检时见瘤体带蒂从宫颈脱出至阴道,最小2*3cm,最大6*7cm,未合并感染。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49岁,平均年龄41.26岁,其中,单纯性0型粘膜下子宫肌瘤7例,合并轻度失血性贫血4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例。

1.2诊断依据,根据荷兰国际宫腔镜中心的分类标准,子宫粘膜下肌瘤又分为3。0型肌瘤,有蒂粘膜下肌瘤未向肌层扩展。Ⅰ型肌瘤,无蒂粘膜下肌瘤向肌层扩展小于40%。Ⅱ型肌瘤,无蒂粘膜下肌瘤向肌层扩展大于50%。

1.3手术方法,患者排空小便,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敷,采用2%的利多卡因5ml会阴阻塞麻醉,或用盐酸哌替啶0.1g+0.9%NS100ml静滴静脉复合麻醉,扩开阴道,碘伏消毒,用有齿卵圆钳夹持阴道内瘤体,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根据肌瘤蒂的长短,宽窄程度历时5—15分钟,见瘤体渐变苍白,变软,缺血明显后考虑根部血栓已形成,轻轻外牵旋转至瘤体脱落。瘤体脱落后若有明显出血,用碘伏纱布送入宫腔深部以压迫止血。术后复查B超,若患者肌瘤基地部未脱落完全,再采用诊刮术清除基底部组织。术后标本送病理活检。

1.4术中注意事项,钳夹瘤体旋转时不宜过快,要待瘤体变软,发白,瘤体根部血栓形成后再缓慢按同一方向旋转直至瘤体脱落。

1.5观察术中出血情况,采用称重法,术后敷料(湿重)‐术前敷料(干重)=失血量。(血液比重1.05g=1ml)

1.6不良反应,观察术中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不适。

2.结果

12例患者手术成功。术中出血,最少约10ml,最多约35ml,平均18.35ml。所有患者无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不适反应。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提示子宫粘膜下肌瘤。术后一个月复查B照,无肌瘤存在,宫腔内无肌瘤基底部组织残留。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子宫肌瘤是类固醇激素依赖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子宫肌瘤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组织中雌二醇含量叫正常子宫肌组织高。因此孕期生长速度较快,绝经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降低而停止生长,甚至萎缩。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以40—50为多见,20岁以下少见。我科收治12例0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最小31岁,最大49岁,平均年龄41.26岁,与肌瘤好发年龄相符。12例患者经阴式摘除取得满意效果,手术均成功。术后送病检均为子宫粘膜下平滑肌瘤,同术中术后诊断相符。此手术操着简单,无疤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无痛苦,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住院时间最短5天,最长9天,平均6.5天。值得注意的是此手术要在有开腹手术条件下进行,以防手术失败时中转开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