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准备活动以“巧”为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体育课准备活动以“巧”为妙

冯春英吴学增

冯春英吴学增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道一中262700

为了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准备活动安排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堂课的效率。

准备活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而且对学生尽快掌握动作技术有积极的作用。

一、以主教材的运动负荷为依据,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运动形式。像篮球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它属于运动负荷较大、形式活泼的教学内容,为该类项目选编准备活动内容时,应考虑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量,与主教材内容衔接较为密切的运动形式:如熟悉球性的练习,趣味运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等。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在各种辅助练习的时候,既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又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做了铺垫。而在进行太极拳教学时则应有所不同,其运动负荷较小,运动形式属于“静”的一类。该教学准备部分的内容宜选编安排一些以跑为主要形式的游戏,一方面可以使身体尽快进入运动状态,另一方面又适当增加了运动量。

二、充分发挥情感的增力性。在教学过程中常伴有强烈而鲜明的情绪体验,由于活动的形式和运动条件的变化,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复杂的情绪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影响着教学效果。

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做过一次测试比较,同一组学生分期进行两次800米测验,第一次由学生自行做准备活动;第二次由我自己带队做准备活动,其内容为趣味慢跑后做5分钟韵律操。测验结果表明:第二次比第一次评价成绩提高了7秒。很显然,学员们从怕跑到情绪调动起来,为主教材的顺利完成起到了增力作用。

三、将竞技性和娱乐性巧妙结合。活动形式单调且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容易使学生产生心里上的疲劳,从而导致机体上的疲劳。因此,教师要安排一些形式轻松、活泼、娱乐性较强的内容进行调节。如在推铅球教学中,可用一根短绳做教具,依据铅球投掷练习的专门性动作并结合艺术体操中绳操的动作特点。编排一组简单易学、美观实用,又能体现投掷技术特点的绳操,将上肢抛、接、绕和脚下的摆、滑、瞪、转等相结合。这样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一般练习加专门性练习的老套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巧妙发挥准备活动的调节动效。准备活动在完成热身的同时,还应对练习者的心理进行调节。使其身心进入最佳运动状态。当我们在进行支撑跳跃教学时,心中想到的首先是安全问题,该项目危险性大,学员虽然感兴趣,但因怕摔而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例如:选用双人操,除必要的关节活动外,还可以让学员互相做人体“山羊”,以有效的形式,在低要求的基础上练习,循序渐进,从心里上慢慢适应。有了这样一个铺垫,对完成主教材将有裨益。

体育课准备活动突出一个“巧”字,贵在体育教师做“有心人”,钻研教材,精心构思,方能“以巧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