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过程中电价及电费风险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电力营销过程中电价及电费风险控制措施

刘茜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供电局贵州省、六盘水市553001

摘要: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生产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营销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风险。本文对供电企业电力营销过程中存在的电价和电费风险以及造成风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电力营销过程中电价和电费的风险管控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价;电费;风险控制

0引言

在电力营销工作中,电价的制定与执行直接关系着用电客户的切身利益,也密切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发展,是营销环节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由于牵涉的因素的广泛,导致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在电价和电费上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对供电企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供电企业就必须要通过采取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来降低相关影响,为企业的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1.电力营销过程中存在的电价和电费风险

1.1电价码设定错误

根据电力用途及用电量的不同,其电价代码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生活用电、农业用电与工商业用电根据其电压等级、所属区域均可细分为多种电价代码,执行着不同的电价。如果供电企业对于电力使用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就可能会导致电价代码设定不合理,电价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给用电客户带来影响,给企业造成电费风险。

1.2计量自动化信息采集系统异常

供电企业对于各区域用电情况相关数据的采集,以及对用户用电行为的监控和分析都离不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即计量自动化信息采集系统。然而在该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计量装置、系统终端故障或者人工操作错误、疏漏等情况,导致用电信息出现异常,数据采集有误,从而造成电量电费计算有误,数据分析误差扩大等问题,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

1.3用户侧用电性质改变

由于用电客户的用电性质、电力用途和用电量存在差异,从而电价代码的不同决定了其整体的电价执行。然而当用户的用电性质发生变化时,电价代码未及时进行调整或者价费执行不到位,就会导致电费计量核算出现异常,用户使用了较多电量,电费却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

1.4政府政策

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发布,对于电力营销工作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环保政策、三去一降一补政策、企业的关、停、并、转等都会导致该区域的电量电费发生较大波动,电费计量不准确,电量分析误差大,造成电力营销风险频繁发生。

1.5供电企业营销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效果。例如,遗留的人工抄表方式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极有可能因人为的抄表误差而引起电费风险;抄表人员风险管控意识不强,业务水平较低,对现场的异常情况不能发现或及时上报,导致用电客户的用电性质发生变化或现场计量发生异常情况时,不能及时解决,造成风险;业扩人员在办理用电变更业务时错误维护档案,造成计费出现错误,从而引起电费风险;电费核算人员在审核工作中管控意识不强,工作能力不足,对存在疑问的电费电价不能较好地分析与处理,也会造成供电企业的电费风险和电能浪费。

2.电价及电费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2.1主观原因

多数用电客户在日常用电中并不习惯关注电表情况,无视电费额度。贵州地区,目前大量使用的仍然是传统老式电表,这种先用电后付费的情况导致电费催收工作存在很大压力,很多用电客户存在着忽略短信提示缴费信息的情况。而目前提倡的智能化电表改造,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因这种智能化电表与传统老式电表不同,当用电客户电费用完时就进行自动断电。这种断电方式与用电客户长期以来的用电习惯存在着冲突,导致用电客户会面临无准备的断电,从而引起供用电矛盾,甚至对供电企业进行投诉,给企业的社会声誉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供电企业的营销工作人员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风险管控意识有待提高,岗位职责的界定不清晰也会导致抄、核、收工作中出现一人包办的情况,导致电费风险的增加。

2.2客观原因

我国电价的制定通常会以公告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发布,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以及用电客户市场意识的增强,用电客户会对不同城市、供电企业的电价进行横向比较,从而使得供电企业在电价的制定上面临着较大的社会、政治和舆论压力。其次,供电企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植入了在线电费缴纳系统,在城区设置了电费缴纳网点,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策略的反响并不好,例如老年人不会使用在线电费缴纳系统,电费缴纳网点较少,贵州部分山区交通不便、通讯缺失等问题。

3.控制电力营销过程中存在风险的措施

3.1抄核收智能一体化

传统的抄表、核算、收费等流程都需要人工来进行完成,这种方式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工作效率也并不高。想要使电力营销工作能够的良好的发展,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就必须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对电费抄核收环节进行改造和创新。通过完善电力营销计量自动化系统,将业务流程与业务内容进行融合,实现自动抄表闭环管理和抄核收智能一体化,从而使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切实的提高。

3.2推广购电制

购电制能够有效的改善传统缴费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预付电费、实时计费的电费管理模式能够帮助用电客户缴费意识的形成,从而降低电费回收的风险。对于部分用电量较大的企业用户则可以通过对其实行全费制,从而保证能够及时的回收电费。

3.3缴费业务线上转移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费缴费业务向线上进行转移是未来电费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完善线上缴费模块和智能电表人性化提醒,使用户可以多种平台进行电费缴纳,大大降低了电费回收风险。

3.4运用大数据分析用电情况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当期的用电、售电情况进行分析对电力、电费管理有着非常良好的作用。例如通过对某处线损率较高的线路进行均值计算、数据分类、归一化处理、评价函数值计算等大数据分析,可较好的排查该处是否存在窃电、违约现象;通过分析某区域的用电情况为该区域电价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进行电费风险评价等。

3.5合理制定电价

供电企业在进行电价制度的制定时,要综合分析考虑各地区的用电情况,可以通过使用阶梯电价的方式让利于民,使企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均能获得良好的成果。其次,供电企业还要加强电价制度的宣传,防止电价矛盾的产生。此外,供电企业还要对供、用电和电费收取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重视电费回收,使企业供电与电费回收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

3.6提高电力营销人员业务能力

加强电力营销人员的业务能力是提高企业电力营销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通过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监督,对其在电价、电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电力营销缝隙。其次,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充分了解用电客户需求,对电价、电费等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并通过分析导致风险的因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风险预控策略,从而为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中存在的电价和电费风险,电力企业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合理制定电价、实现抄核收智能一体化、推广购电制、提高营销人员的业务能力、运用大数据等方式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规避,从而使供电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忠炜,石小花,沈晓倩.电力营销过程中电价及电费风险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4).

[2]王雅琳,滕秀昆,于海燕,等.电力营销过程中电价及电费风险控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17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