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舒适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郭霞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江苏金坛213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我科收治的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肺癌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肺癌;化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208-02

肺癌又叫做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该病的发病率及患者的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肺癌已成为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由于早期诊断肺癌较为困难,因此绝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其病情就已进入晚期阶段,须接受手术治疗和化疗[2]。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副反应,因此,如何做好肺癌化疗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保证化疗的顺利实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舒适护理应运而生,此护理模式是通过对患者进行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多角度的护理,使其能够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层面均维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3]。笔者为了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仔细观察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07月至2016年04月我科收治的60例肺癌化疗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8.9岁。肺癌类型:腺癌18例,鳞癌34例,小细胞肺癌8例;第一次化疗的患者44例,非第一次化疗的患者16例;癌症分期:I期2例,Ⅱ期8例,Ⅲ期44例,Ⅳ期6例;化疗方案:鳞癌(紫杉醇+顺铂或吉西他滨+顺铂),腺癌(培美曲噻+顺铂),小细胞肺癌(vp16+顺铂)。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知识、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时间都是10天,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的需求分别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给予舒适的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舒适的护理。化疗前护士要仔细的倾听患者的感受和建议,做好亲朋好友的思想工作,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详细解释化疗的相关知识、目的和要求,客观实际的给患者提供有益信息,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的心理和对化疗的疑虑,请同种化疗成功患者现身说法,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去配合化疗。(2)生理舒适的护理。首先病房的温、湿度要适宜,让患者感到很惬意。其次保证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光线柔和,床上用品清洁、干燥、柔软;再次护士要有过硬的技术,在操作时要沉着、稳健,静脉穿刺做到稳、准、快,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保证患者卧位舒适,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各种躯体变化,输液前后加强对患者的血管实施保护措施;最后加强对化疗中不良反应的护理,要第一时间告诉患者在化疗前后l~2h内不要饮水和吃任何东西,而且化疗前30min还要及时静脉给予患者止吐药物,及时清理呕吐物。此外还要加强患者在癌因性疲乏方面的护理,癌因性疲乏是一种主观感受。疲乏程度与生存质量、日常生活呈负相关,化疗前进行预见性宣教,指导患者进行适宜适度的有氧运动,多听舒缓音乐,看娱乐节目、和病友及家人谈心、分散注意力,转移不良情绪[4]。(3)社会环境舒适的护理。向患者提供良好的医护支持,从各方面帮助患者建立回归社会的良好心理素质,切实的尊重患者知情权和隐私权,鼓励患者间相互交流,与患者的家庭成员、亲朋好友沟通,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满足患者物质、经济、精神的需求,为患者创造和谐的气氛。

1.3观察指标

及判定标准(1)比较两组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2)比较两组化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由本院统一制定,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水平等。包括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表2。

3.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患者减少和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使其在心理、生理、社会、精神各方面达到最舒适的状态,它顺应整体护理的发展,补充完善了整体护理的内涵。舒适护理渗透于每一项具体的护理临床工作中并贯穿于整体护理程序始末,以最大限度的促进疾病康复。把舒适护理模式引入肺癌患者化疗过程,让其参与每一项具体的护理工作并贯穿始终,减少化疗带来的紧张感和惧怕心理等负面情绪,让患者乐观配合医护工作,降低不良反应,满足患者需求,从而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和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舒适护理强调患者在享受医疗服务期,护理人员除了做好治疗性护理外,还应以患者的舒适为考虑重点[5]。舒适护理是人文关怀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同时也是对整体护理模式的进一步升华。本研究中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80%,差异显著(P<0.05)。实践证明舒适护理让患者身心达到最佳状况,使化疗过程顺利、舒适,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社会适应与调节自控能力,进而使生活质量提高。目前,舒适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雷宇新.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5):226-227.

[2]刘银芳,张春玲,牛瑞兰,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健康管理学,2014,8(2):116-119.

[3]李玉菊,赵艾君,郑贸根.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8):119-120.

[4]万光明,陶路宁,王懿,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63-65.

[5]周芹,唐婉璋,甘妙玲.舒适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12,12(9):85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