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周运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周运珍

周运珍

周运珍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中医医院妇产科666123

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方法:选取28例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对其出血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给予对症护理。结果: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占75%,胎盘因素占12.5%,软产道裂伤占10%,凝血功能障碍占2.5%。结论:产后出血可能危及产妇的生命,产科医护人员均应重视产妇的产后出血预防及护理工作,最大程度降低产后出血几率。

关键词:分娩;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经阴道分娩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过于紧张、产前未行孕期检查等,都可能导致产妇出现大出血,因此,加强对产妇的产后观察,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症状。本次我们将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01月-2014年12月所接收的产妇中随机挑选28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在产后出血量达500ml以上,年龄在16-38岁,平均年龄(26.3±3.4)岁。其中19例为初产妇,9例为经产妇,28例产妇均为单胎分娩。

1.2方法

收集2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几个方面,我们针对28例产妇加强临床护理:

1.2.1宫缩乏力护理

胎儿娩出后,产妇若出现子宫肌松弛症状,应立即对其子宫底部给予适当按摩,将尿液导出排空膀胱,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10U缩宫素+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进行静脉滴注,必要时直接宫底注射10U缩宫素,若仍未能有效止血,则于宫腔填塞纱布、压迫产妇腹部主动脉、结扎子宫动脉等[1],产妇生命受到威胁时应切除子宫。

1.2.2胎盘因素护理

分娩后半小时胎盘仍未排除,则可能影响剥离面血窦关闭而引发产后出血,所以产后应对阴道及宫腔进行检查,及时取出胎盘,若出现胎盘粘连则行剥离术,残留胎盘或胎膜者则行刮宫术。

1.2.3软产道裂伤护理

软产道出现裂伤应立即按解剖层次缝合,注意不留死腔,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如有产道血肿,持续增大的应切开清除,必要时放置引流条。

1.2.4凝血功能障碍护理

若产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应给予抗凝及抗纤溶处理,产妇出现生命危险时应立即通知检验科,保证血源,综合内外科及麻醉科力量,及时控制局部出血,采取手压迫止血和宫腔内填塞纱布条的方式,全力抢救产妇。

1.2.5基础护理

产妇分娩后在产房接受2小时观察,监测其生命体征,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心率等,时刻关注其宫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阴侧切口缝合情况。鼓励产妇产后多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补充蛋白质、能量,少食多餐,失血过多的产妇在产后应多补铁补血,有效改善贫血症状。针对患者进行适当心理疏导,防止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2结果

本组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21例,占75%,胎盘因素导致的有3例,占11.25%,软产道裂伤导致的有3例,占11.25%,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有1例,占2.5%。经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后,28例产妇均痊愈。

3讨论

产妇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娩出胎儿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这是产妇分娩期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导致产妇死亡。宫缩乏力是临床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70%-90%,一般是由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过于紧张、产程过长、胎儿巨大或者羊水过多等导致的[2],所以产妇在第一产程应注意休息,第二产程时,护理人员应保证规范的助产操作,指导产妇适时科学使用腹压,正确引导胎儿分娩,分娩后立即注射缩宫素,促进产妇子宫收缩。新生儿早期吸吮产妇乳头可对子宫收缩产生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应正确指导。加强产后观察,时刻注意产妇临床表现,预防产后出血。

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所占几率较大,所以在第三产程中,护理人员应准确测量产妇出血量,出现胎盘剥离征象后立即协助产妇娩出胎盘,并检查其完整情况。积极的产程监控有利于护理人员了解产妇的全身及阴道流血性质,可以对症采取措施改善产妇的凝血机制[3],对产妇的软产道进行及时的检查也能够尽早发现裂伤及血肿,以便找准出血部位快速缝合,有效减少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可能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产科医护人员均应秉承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重视产妇的产后出血预防及护理工作,最大程度降低产后出血几率。

参考文献:

[1]颜新.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9):269-270.

[2]韩树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358-358.

[3]高振臻.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7):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