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系统审计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信息化系统审计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探析

罗锡娟

麻栗坡县审计局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663600

摘要: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作为信息化系统审计工作开展的关键,同时也作为当前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研究项目之一。为此,本文就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审计工作的工作原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审计数据预处理、审计数据分析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而为我国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审计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审计;审计数据分析;数据库技术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查账为目的的审计工作也在这样的形式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顺应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审计中逐渐出现了信息化系统审计,其中计算机数据库的技术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导致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将会推动着信息化系统审计向动态化方向发展[1]。并且有相关学者就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确定了相应的配套软件、外部信息和数据等,使用特定支持系统和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完成被审计系统的监视工作。因此,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是信息化系统审计中的重要技术支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一、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概述

我国经济在持续的发展,对审计的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并且就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希望找寻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法。同时,为了进一步研究计算机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为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审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国家开展了相应的“863”计算审计的相关工作,并且通过近几年的研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更加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审计模式,在各个部门的努力下,符合我国国情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就当前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化系统审计中的步骤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有效的手段收集和处理审计对象的各种数据。然后,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有效手段转化审计工作中所需要的信息类型,也就是审计数据的预处理。最后,通过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对预处理的数据进行更加全面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这一个步骤能够将数据转化为电子数据,也就是数据分析,方便审计工作的开展。以上这种数据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化系统审计中的原理由图1所示。

二、信息系统对审计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较高,促进了我国一些部门的发展进程。审计人员通过合理的利用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但是,信息系统在为审计人员提供便利的同时还对审计工作有了新要求,其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必须学会审计“电子帐”,由于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大多数部门逐渐将传统的纸质记账模式转变为电子记账模式。在信息系统中,纸质的凭证消失,数据的收集以及整理都是在计算机中完成,这对于审计人员的信息采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审计人员应该注重审计工作的各项需求,并且自动的保留必要的审计线索,同时,还应该利用各种信息软件详细的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另一方面,对信息中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因为信息系统中大量的数据都是在预定的程序中进行加工汇总,但是不排除一些不法的软件供应商向用户提供不规范的软件,更改用户的程序,从而为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三、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审计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审计数据的预处理是信息化系统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处理信息的来源范围较广,并且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的收集不完全、数据的质量不高等因素,严重影响数据后期的处理和分析。同时,如果审计数据的预处理不到位,也会严重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收集完成后,审计人员应该就被审计单位的原始数据进行进行预处理,以确保收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满足审计工作中对数据的要求[2]。通常情况下,审计数据的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数据名称的转变、代码的转变、数据合并等,其中,在数据的预处理过程中应该严格注意将数据的名称进行转变,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促使审计工作人员快速的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又能够防止各种信息杂乱,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应用于审计数据的预处理的相关软件,并且适用与审计工作中的各种环节。因此,审计工作人员应该根据自身工作的需求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软件。

四、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审计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审计数据分析是信息化系统审计中的重要环节,审计人员通过对审计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能够及时的发现其中的可疑数据,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一般情况下,审计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审计抽样、账表分析、数值分析等,其中,数据的查询在整个信息化系统审计中应用频率最高的。

数据查询作为审计工作中较为常见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整理的方法,在整个审计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据查询主要是指审计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专业化知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审计分析模型,并且通过在审计人员的需求下,运行各种命令,最终达到检测被审计单位数据的目的。通过这几种有效的数据查询方式,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正确性和效率性,同时,由于使用了各种先进的审计软件,将审计人员从传统复杂的审计工作中解救出来,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3]。

运用SQL命令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当前的数据查询中较为常见,SQL命令一方面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另一方面还能可以完成各种模糊数据以及数据和表格交叉存在的数据查询功能。这种数据查询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就当前的数据查询软件来看,市场中逐渐出现了各种类似的软件,比如:审计数据采集和分析2.0、现场数据分析系统等,但是,由于审计工作为各个被审计单位所服务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并不是所有的审计软件对能够适用于各种审计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相应的审计工作人员依据自己的工作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且,直接使用数据库中的查询软件进行查询,能够有效的提高数据查询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在当前的审计工作中受到较多人的青睐。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出现给信息化系统统计工作提供了较多的便利,但是该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各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审计人员依据自己工作的需求,选用审计工作中适用的软件以及技术,并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渐完善我国的审计系统,推动我国审计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建生,王福民.应用Hadoop提升数据库审计系统检索性能的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6,25(12):30-34.

[2]翟丛民.探索应用数据库技术开展医疗保险基金审计[J].科研,2015(42):26-27.

[3]吴彬彬.数据库审计技术在电力营销系统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