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线损故障排查关键技术郭彩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同期线损故障排查关键技术郭彩云

郭彩云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产生线损问题,这对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发展造成一定困扰。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同期线损进行相应的分析,从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具体的故障排查关键技术,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同期线损管理水平,降低电力能源传输过程中存在的线损问题,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同期线损;故障排查;关键技术;线损故障

引言

电网线损率主要通过关口电量和电力用户的抄表发行量得出,目前线损率主要是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是由于电网整体架构、设备参数以及运行状态造成的,这是无法避免的,这部分线损通过计算理论线损可以的出来。在当前电网技术逐渐成熟,电网规划日趋合理的情况下,技术线损的下降空间比较小;管理线损指的是因为供电公司管理造成的线损,主要是由于用户窃电、抄表错误、电流表计量不准确、管理不善等管理因素造成的。其中由于供售电统计不同期,导致整个统计线损出现很大的波动,这样的线损数据无法对供电公司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及时调整供电公司的线损率。

1线损管理与同期分析的必要性

线损主要是指在电力输送过程中所消耗的功率,其对电网企业而言是影响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效益的重要评估指标。影响电网线损的因素较多,所以电网线损管理内容繁琐,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具体内容涉及电网负荷、运行模式、电网调度、网架结构等。当前产生电网线损的原因较多,包括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漏电、跑电、冒电,计算装置反应慢等现象;同时,繁杂的网架结构、电网设备、负荷变化也会给电能计量统计带来诸多问题;此外,电能计算装置是统计电量的重要设备,对电量检测具有重要作用,不过由于线路分支较多,很多区域没有及时安装这种设备,所以无法对线损进行有效的统计。除外部因素影响外,内部管理不完善也是线损超标的重要原因,比如分工不细、监管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

2同期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web版系统设计功能较多,没有针对日常的档案异动、模型异动、采集电量异常、线损异常等相关功能,因此无法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有效的异动处理,只能在月末集中处理,不能满足日常管理需求。以上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方面。第一,设备档案异动无法校核。日常档案发生异动时,线损系统无法有效给予异动信息展示,并无法校核异动是否正常,导致线损系统设备档案及模型、线变关系、台户关系与现场不一致,线损异常原因难以精准定位。第二,模型异动无法判断是否正常。当前线损Web系统中,日常的模型异动需要人工维护,人工维护的及时、准确及正确性无法保证。第三,采集及电量异动无法校核。目前每日采集表底的完整性、正确性,换表记录的完整性,用户电量的完整性、准确性,在线损系统无法有效监控,不能有效及时地将采集及电量异常处理。第四,线损异动无法有效展示及分析。目前线损系统中每日线损都在进行计算,但缺少相应的日线损分析功能,对于每日、每周的线损监控分析,尤其缺少线损突变的信息展示,不能针对性地解决线损异常。第五,Web系统针对性、及时性较差。Web版系统涉及线损方面太广,模块较多,缺少针对性的数据异动、线损治理模块,无法将异动信息推送到相关异动管理人员,并反馈异动处理情况。

3同期线损故障排查关键技术分析

3.110kV及以下线损工作

由营销部牵头,运检及调控专业配合,负责10kV线路及低压台区数据核查与治理,并确保系统数据准确、完整及分线分同期线损合格。建立了10kV线路线损管理协同工作机制,推进关口管理与专业协同相结合。发展策划部门负责根据上级电压等级供电量、线损率及专线用户电量等信息核定各市、县公司10kV总供电量水平;运检部门负责电网模型的建立及变更维护,负责根据电网运行方式将存在互供关系的线路组合为考核单元,负责根据线损率计算结果进行高损分析、制定降损措施及计划,落实技术降损措施;营销部门负责关口及用户计量点的设置及变更维护,负责用户新装、变更及销户,负责抄表(含自动采集及异常人工补抄)及线损的统计计算,负责反窃电工作。明确的职责分工避免了过去责任不清、质量不一、推诿扯皮等现象,同时建立了工作小组内部横向协同平台以及健全纵向管理“说清楚”制度,确保了工作协同顺畅开展。

3.2数据架构

发展建设部负责开展基础数据收集、更新、校验、质量监督管理等,协调专业部门开展数据维护与更新;调控中心负责D5000系统主网结构数据的管理与维护;运检部负责PMS、GIS平台公变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基础数据的管理和维护,配合营销部开展营配调贯通工作;营销部负责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GIS平中的用户档案、计量档案及用户电量信息的管理与维护,负责组织开展营配调贯通工作;通讯部负责从各个系统推送线损基础数据至数据中心;发展部会同通讯部组织各业务部门按照职责要求,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性、完整性等。

3.3做好技术降损措施

配电网是我国电网体系的主要环节,也是连接终端客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配电网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而且分布广泛,因此其升级改造过程比较繁琐。想要有效降低电能损耗,就必须从技术层面入手,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认为,在配电网技术降损过程中,应注重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合理布局网架结构;增强谐波管理、提升导线截流效率、优化变压器结构、提升运行效率等。同时,在具体降损过程中,还要根据地方电网结构特点、设备运行状况、负荷情况来对其线损进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技术,实现线损的有效管理。

3.4建章立制推进同期线损管理措施有效落地

完善同期线损治理组织机构,成立以分管副总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同期线损治理领导小组,同时设置以相关部门专业人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每月定期召开同期线损治理月度例会,每周定期召开同期线损周管控例会,分析和总结同期线损治理工作进展,谋划和布置下一步工作内容。供电所层面成立以供电所长为组长的同期线损治理实施小组,主要负责对同期线损指标的管控、分析以及具体措施的推进。加强台区同期线损治理考核力度,分所、分段并细化到月度制定相应考核指标,实施精准降损、精细考核。同时制定同期线损治理月度里程碑计划,针对高损台区制定具体降损措施与降损计划,有序推进高损台区治理工作。

3.5加强用电抄核稽查

在电力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偷电、乱接、抄表不准等现象,这些因素会影响到线损的统计分析,所以要加强用电抄核稽查工作,做好全面核查,杜绝以上现象的出现,切实提高线损管理效率。首先,要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通过专业培训、不定期检测来增强一线人员的责任心,使其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线损考核指标,并将考核与管理人员、一线人员的业绩进行直接挂钩,制定奖罚机制,通过这种方式让员工真正地参与到线损管理当中,为用电抄核稽查提供坚实保障。

结语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智能电网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具有信息化、智能化、互动化等特点,有效提高了我国电网管理的整体水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诸多问题,这就需要不断优化电网体系,提升电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为我国电网体系的升级优化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铁峰,吕欣,吕越颖,等.配电网非完全量测同期线损计算方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5(01):91-96.

[2]王卉,张丽娜,王冠.电力企业同期线损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17(24):273-274.

[3]王超,张丽丽.基于同期线损系统的低压线损管理研究[J].大科技,2017(18):119-120.

[4]常智华.基于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建设[J].机电信息,2018(12):15-16.